20世紀80年代,拉美各國經過深思熟慮後把教育質量與公平擺在了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上。各國首先關注的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實行了各種測量學生學業表現的措施;而後才將重點轉移到大學教育上來,采取了在美國和加拿大已實施多年而且近年來歐盟在歐洲地區廣泛開展的評估和認證活動。
20世紀80年代晚期,阿根廷新政府上台後開始考慮實施新的大學政策和管理標準。在1993-1994年,有16所大學與教育部簽署了實施院校評估的協議。1993年12月,教育部還與國立大學校際委員會簽署了為建立大學評估管理機構製定標準的協議。1995年《高等教育法》通過後,該協議開始實施,由此建立了負責大學評估和認證事務的國家大學評估與認證委員會(CONEAU)。
國家大學評估與認證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
●協調和實施由獲得認可的學術同行所參與的大學外部評估;
●開展大學本科學位認證並使之與國家對職業的管理相適應;
●開展研究生學位認證,其中包括各種專門課程、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在議會通過建立新國立大學的法律或作出同意開辦新省立大學的決定後,對教育部授權建立新大學所要求的院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提出意見;
●撰寫報告同意或否決省級行政主管部門對私立大學作出的最終認可意見,同時作出私立大學試運行期的年度評估報告;
●為教育部批準建立大學評估與認證的私人機構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
由於現有的機構沒能做到統籌處理高校評估、公私立高校的認證以及本科和研究生學位等事務,而是由多個部門各司其職,因此肩負多重使命的國家大學評估與認證委員會與其他機構相比有著不小的差別。
1995年的《高等教育法》還提出建立從事評估和認證事務的私人機構。這些機構首先要獲得教育部的認可,然後再由國家大學評估與認證委員會進行審批。
1996年8月,國家大學評估與認證委員會正式開展活動,到現在已運轉了10年。在這段時期,委員會開展了47項外部評估活動(其中僅一半是針對現有的大學),對24個醫學學位項目、301個工程學位項目、30個農學學位項目進行了認證,同時還對2378個研究生學位項目(包括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專門課程)進行了認證,其中有1465個通過了認證(占61.6%);此外,委員會還評審並批準了5項新設國立大學的院校方案,評審了5項新設省立大學的院校方案並有1項獲得批準。
國家大學評估與認證委員會在審批新設私立大學方麵的工作尤其值得強調。該委員會已評審了88個新設私立大學方案,其中僅11個獲得批準,而在委員會成立以前的1990-1996年卻有22個新設私立大學方案獲得批準。如果繼續沿用以前的標準,那麼1996年後遭委員會否決的私立大學都會建立起來並開展辦學活動,這樣的話,現在私立大學的數量將會翻一番。而這種情況的確發生在很多拉美國家之中,這些國家出現了大量劣質的私立高校(例如,哥倫比亞的蓋拉傑大學和墨西哥的帕蒂羅大學)。
為考察工程和農學專業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國家大學評估與認證委員會還有針對性地舉辦了分析性測驗。該測驗叫做“ACCEDE”,主要麵向剛畢業的學生和畢業年級學生。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輪認證的3個本科學位項目(醫學、工程和農學)與南方共同市場“學位認證試驗機製”(MEXA)中所包含的學位項目是一致的。目前,“學位認證試驗機製”正在全麵推進,它對開展國際學位認證活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阿根廷卻很少開展非大學部門的高校和教師培訓項目的認證。技術-職業培訓院校至今未經過任何認證。因此,當前應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推動所有非大學高校的評估和認證工作,改善和加強非大學高校與大學的聯係。密切兩類高校的合作主要是為了加強非大學部門高校和課程的評估和認證,並提高大學在非大學高校評估和認證活動中的參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