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啟動的高等教育多樣化進程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加速。非大學高校在校生人數的顯著增長以及職能不同、質量各異的高校的大量湧現,使得大學和非大學高等教育的多樣性得到顯著的增強。長期以來,非大學高校主要麵向中等教育的教師培訓。在20世紀80~90年代,阿根廷成立了很多第三級高等教育院校,由其提供大學沒有覆蓋到的服務部門的培訓活動。其培訓活動主要包括設計、電腦、旅遊、餐飲、工商管理、商務等。這些高校提供了大量修業期限不同和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的課程。

在大學方麵,20世紀90年代初期大學的建立標準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結果,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的數量有了顯著的增長。在1958-1990年期間,阿根廷開辦了23所私立大學,而在1990-1996年期間,阿根廷新成立了22所私立大學,也就是說,短短6年間新建的大學就使此前32年的私立大學數量翻了一倍,這也導致了院校和學術計劃以及質量水平上的巨大差異。同一時期,阿根廷還新建立了12所國立大學,其中大部分是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而這些新大學進一步擴大了國立大學在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管理和課程分類上的多樣化。

①“tecnicaturs”是一種經過2~3年學習由非大學高校頒發的中學後技術資格。這類課程主要是培養谘詢師、技師、分析師、專業助理、記者、演員、品酒師、理療師等。這種培訓已成為阿根廷高等教育的一個特色。目前,阿根廷大學約有4250項大學學士學位和文憑項目,以及6960項非大學高校“tecnicaturs”項目。

因此,阿根廷以前的同質化的高校(大學和非大學高校)框架發生了改變,逐步朝向多樣化發展。在幾年之內,阿根廷新成立了35所國立和私立大學,其數量占現有大學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還湧現了很多提供新的職業性本科教育學位和“tecnicaturs”①的非大學高校。近年來,阿根廷研究生培養項目的數量也得到迅猛發展,研究生培養項目數量從1957年的150個猛增到目前的2500多個。

高等教育多樣化的加速以及標準上的巨大差異,使得社會、教育政策製定者和高校自身更加關注高等教育質量及評估和認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