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分權化過程中,阿根廷拆分了2所最大的大學,並將其分布在各省的23個校區整合成11所地方大學和5所專業學院(現已升格為大學)。政府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使地方高校更自由地調配資源,加強高校間的競爭,從而激發整個高等教育係統的活力,並在專業人員培養上獲得質的提升。

〔5〕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阿根廷,也發生拉美很多國家。

〔6〕民主和解是一個由反對軍事獨裁和要求軍人退出政治的各政治派別所結成的聯盟。該聯盟中的政黨包括基督教民主黨、民主黨、激進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黨。

〔7〕民主和解政府在1990、1994和1997年試圖修改《教育組織基本法》,但都未獲成功。

〔8〕高等教育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包括:教育部長,召開會議時由其主持;由公立大學校長指派的1名學者;由享有學術自治權的私立大學指派的1名學者;由享有學術自治權的專業學院院長指派的1名學者;智利科學院的2名代表;最高法院指派的1名學者;高等科學委員會和高等技術開發委員會共同指派的1名學者;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警察總長指派的1名代表。同時,委員會還設有作為公證人而且不具投票權的執行秘書1名。委員會簽訂協議時執行秘書也必須在場。委員會從其成員中選舉副主席1名,副主席在教育部長缺席時主持委員會會議。

〔9〕這裏存在著一種特殊的情況,即傳統大學(1981年以前成立的大學)雖然也頒發資格證書,但它們不開展教學活動,隻是充當考試機構的角色。教育部未經檢查就認可了這些大學。但事實上,它們從未達到前5屆畢業班須有50%的學生通過測驗的條件。因此,這個法律漏洞使得一些大學和專業學院無法獲得自主權。

〔10〕雖然《教育組織基本法》規定要進行認證,但實際上則采取了許可的方法。

〔11〕到該時期結束時,學生考試僅在當時42所大學中的10所和74所專業學院中的47所有所應用。而在118所技術培訓中心中有109所接受了審查。此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有11所可頒發資格證書的專業學院是通過法律機製建立起來的,它們的學生不必參與考試;而這些院校該如何獲得完全自主權還是個不甚明了的問題。

〔12〕我們應尤其注意自願參與的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在國家和高校間存在分歧並仍在討論中的問題。對於政府來說,如果高校能夠決定是否參與認證活動的話,將會製約政府作為管理機構對高等教育的幹預,對由政府直接控製的高校來說更是如此。對高校而言,即使是自願參與(尤其是在認證單個培養項目的情況下)也要進行仔細的檢查,因為高校自身(通過內部質量機構--院校分析辦公室,或類似的機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實施了管理,並向全國本科教育認證委員會提交了最終的自我評估報告。盡管院校認證活動的自願性質在初期是明確的(至少在全國本科教育認證委員會對13所高校開展的第一輪認證上是這樣),但在其他一些管理機製(例如經過認證的私立大學的學生可以申請政府支持的學費貸款,這使得幾乎所有的私立大學都自願地參與到認證活動中)出台後,自願逐漸喪失了這種明確性。

〔13〕下麵幾段用到建議修改稿中的一些內容。

〔14〕有些人甚至認為,技術培訓中心因其具有明顯的成本收益將來可能會取代中等學校技術教育。的確,作為一種補充性的措施,政府已縮減了對就讀於兩年製中等技術和專業培養項目的學生的補助。

〔15〕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阿根廷已通過這種方式建立了16所大學,其中有14所大學雖然改了名稱,但出於法律原因它們開展的仍是專業學院的辦學活動。即使1993年政府將另外2所專業學院重組為大學,但情況依然如此。

〔16〕在某些情況下,過去幾年獲得資格證書的畢業生比預期雇員的人數多出2倍.

〔17〕政府部門代表在高等教育資格研討會上表達了這種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