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個時期(1999-),智利政府和進行自我管理的自治性高校都表現出加強合作的姿態。通過開展自願性的認證活動,各參與方一致認為,為真正實現質量改進,高校必須建立內部評估和質量提升機製(如設立自我評估機構或院校研究機構)。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通過提供補助款和競爭性撥款來支持和激勵高校的質量改進。
從主管機構來看,近期的舉措推動了高校戰略規劃的製訂和信息體係的建立,也促使高校在借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決策。這種舉措也促進了高等教育課程的發展,加強了參與和合作的氛圍。同時,它還使各方參與到推動變革的進程之中。〔17〕
從高等教育係統來看,現行的質量評估與提升的方式考慮到了高校的多樣性,從而避免了高校遵循單一的綜合大學模式,促進了高校的創造性和自主發展。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要堅持最低標準,保證公眾對高等教育係統的信心。教學和院校管理是任何一所高校的最基本的兩個方麵。因此,無論高校是否申請開展其他一些方麵的認證(科研、研究生教學、與外界的聯係、終身培訓),都要對高校符合這兩個基本方麵要求的情況進行評估。
從高校來看,高校要服務於不同的學生群體,更加關注教學問題而且應著重強調學生的學習。同時,高校要以持續的質量改進取代彼此間的競爭。
盡管人們認識到大學應服務於不同的學生群體,但是人們也認為,應盡可能地采取措施保證低入學標準的學生與高入學標準的學生在畢業時能夠達到相似的水平。由於學生及其家庭已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因此任何完成高等教育的學生,無論其修習課程的類型、總學時以及就讀的院校,畢業時都應達到相當的知識水平。正如本文前麵所指出的,市場本身並沒有對高等教育的供應進行管理,也很少對課程類型、院校和畢業所需的總學時進行區分,因此學生能夠以其專業技能獲得某種水平的收入從而進行社會流動。
2002年3月,全國本科教育認證委員會在其提出的一份建議中表示,應加強現行的模式,並在組織方麵進行小的調整。該建議隱隱預見到教育部將停止技術培訓中心的審查和認證。實際上這種管理職能正逐步從政府轉移到議會,而其他一些管理職能已通過立法進行了調整,例如以法律形式對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員會和提議新設的國家認證署的權力的協調。
在此框架下,近期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建立具有標準化信息和一致性指標的國家信息體係以服務於高等教育管理。專業性和技術性畢業生求職和就業過程中尤其需要這種最新信息。同時,信息體係對於技術資格認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人們還逐步認識到,學生要想獲得某個領域的資格必須參加含有社會責任內容的專業性考試(例如國家醫學考試),事實上這種考試也是一種衡量學生基本技能和知識的最低質量標準。此外,人們對《教育組織基本法》中沒有涉及的遠程課程(尤其是由外國機構開設並頒發證書的遠程課程)的快速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國際認證協議和國家資格考試不失為質量保證的有效形式。
本文闡述的很多措施都存在著缺陷,有關方麵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麵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要滿足當前的要求還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注釋:
〔1〕20世紀80年代智利通過立法建立起分層而多樣的中學後教育體係,其中高校可分為三個層次:“大學”有權向持有學士學位並修完學業的學生授予研究生學位和專業資格證書;“職業學院”可向沒有學士學位的學生頒發專業資格證書;而“技術培訓中心”則可頒發各種技術資格證書。目前,智利共有64所大學,其中有16所國家舉辦的大學以及9所1980前成立的私立大學可獲得國家的直接撥款,另有3所不享受國家撥款的私立大學。這64所大學擁有100個辦學點。阿根廷還有80餘所私立專業學院,它們擁有110個辦學點,以及116所私立技術培訓中心,它們擁有190個辦學點。阿根廷另有10所軍事院校。
〔2〕即1980年12月的3541號法令。
〔3〕私有化主要體現為政府削減高等教育經費,以及由私營部門開辦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私有化的基本假設是市場信息和透明度是調節學術和勞動力市場上具有專業和技術資格畢業生的供求關係的充分且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