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於2002年開始對認證機構進行認可。截至2006年2月,委員會已對設計、建築、化學、旅遊、社會科學、護理、醫學、牙醫、會計與管理、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學、獸醫學與畜牧學、心理學、工程、經濟學和航海科學等16個學科和知識領域的認證機構予以了認可。
目前,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正在對藥學、營養學、通信、生物學、法律、教育、藝術、人文、體育和英語等12個專業認證組織進行認可。
此舉意味著,不久以後,28個專業認證組織將能夠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標準分類》(ISCED,1997)所確定的全部知識領域的培養項目進行認證。
引言
智利高等教育係統自1981年進行改革以來,質量逐步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原有公立高校的基礎上,智利政府授權建立了很多私立高校,此舉導致了高校培養項目數量的激增以及提供方式的多樣化。以前,智利總共隻有8所主要由國家提供辦學經費的大學,這些大學都是具有高度選拔性的,招收精英學生並招聘高水平學者。如今,智利高等教育係統已擁有包括大學、專業學院和技術培訓中心在內的各類高校224所。這意味著具有高度選拔性的高校僅限於那些少數對高等教育係統質量舉足輕重的高水平大學。同時,高校越來越需要由自己來籌集辦學經費(其中包括公立高校),這一方麵促使高校開設大量的傳統課程,另一方麵也激發高校開辦很多對勞動力市場有吸引力的新課程。此外智利全國範圍內還出現了大批其他類型的教育機構。〔1〕
由於教育項目目標以及學生、高校和國家利益的多樣性,因此很難明確教育質量的含義(AyarzaandGonzalez,1990,pp.31-37and1994,pp.55-64)。但是,可行的辦法是,確定某些基本的質量要素,並以此來衡量高校或課程的特色,判斷高校是否達到了其業已確定的目標。同時,還可以根據預先確定的規格、變量和指標建立最低質量標準,從而向社會保證教育質量,尤其是要保證一些可能對社會造成風險的專業領域的質量。因此,高校和課程的質量可以通過檢驗高校或課程實現目標的程度和滿足社會需求的情況來衡量。高等教育質量改進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來理解:
●高等教育質量的發展是一個通過政策、資金、獎懲等手段加以推進的持續的過程,並從持續改進過程獲得積極的成果。在這種情況下,質量標準是自我施加和不斷提高的,這表明質量改進是無止境的。
●質量保證的目的是確保公認的最低標準符合某些規格和指標的要求。質量保證要求公平而客觀地檢查辦學活動符合標準的程度。由於質量保證是一個保證公眾信心的社會確認過程,因此它需要外部評估人員的參與。
高等教育質量改進往往會牽涉到管理的問題,它是一種由高校、政府以及高等教育係統的用戶所開展的長期性活動。其目的是實現高等教育的最優化和協調化發展,從而完成社會賦予高等教育係統的使命以及高校根據其教育計劃而設定的目標。高等教育係統的管理主要有如下四種形式:
●評估(assessment)是根據一套理想的標準進行衡量和檢查,形成評估決定,進而作出改善的過程。評估可針對整個高等教育係統、高校、校內學術單位、培養項目以及有關人員展開。
●監督(supervision)的目的是確保現有的規章製度得到落實和遵循,保護高等教育用戶的利益。
●證明(certification)是使有關機構實施正式評估的結果得到社會的認可,維護公眾對高等教育的信心。
●公開信息(publicinformation)是編輯、整理、確認和發布評估的結果。
我們可以從基礎(foundation)、初步運行(provisionaloperation)和自主運行(autonomousoperation)這三個質量保證的階段來辨別上述四種管理形式。呈現了與各個階段和管理形式相對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