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紮實推進“一特四化”建設,農牧業發展水平得到新提升。一是加大“一特四化”項目投入力度。加快實施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的牛羊育肥小區、奶牛養殖小區、農牧戶養殖設施建設項目,到年底共建成17個小區及農牧戶養殖暖棚646座。二是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安排中央預算內資金、省經建資金扶持了甘南州伊豐源公司等全州“一特四化”重點龍頭企業建設項目5項。三是防疫設施不斷完善。甘南州動物防疫檢疫監督設施竣工,草原防火指揮中心項目建設順利,安排扶持瑪曲等三縣擴建8個鄉鎮獸醫站。四是特色種植業順利推進。積極推進日光節能溫棚建設,扶持建成日光溫棚2000座;青稞基地建設項目已完成種植基地10萬畝,其中高產示範田1萬畝,建成種子曬場、種子庫房等設施,購置設備60台(套)、種子10萬斤;全年各類牲畜總增率達到30.05%,出欄率36.93%,商品率31.64%,分別比上年提高1.52、2.31和1.93個百分點,各類牲畜年末存欄達到396.14萬頭(隻),
比上年下降0.3%;肉類產量5.62萬噸,奶產量8.39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9.1%和4.9%;全年糧食總產量8.55萬噸,比上年下降1.5%;油料總產量2.14萬噸,比上年增長2.4%。
(六)切實轉變發展方式,特色產業開發邁上新台階。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及技術改造專項等資金扶持企業發展,爭取到國家補助資金2186萬元,安排特色產業發展項目14個,對瑪曲雪原等13家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進行了支持,華羚公司萬噸幹酪素技術改造等項目已竣工投產,夏河安多公司日產25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基地(帶4.5MW餘熱發電)項目及100萬噸水泥粉磨站等項目開工建設,合作市早子溝金礦技改項目順利實施;全州工業保持較好發展勢頭,年生產黃金4445千克,增長9.0%,水泥73.15萬噸,增長19.3%,發電量達到29.58億千瓦時,增長5.5%,乳製品5845噸,增長26.2%,鮮凍畜肉1.48萬噸,增長4.3%,生產藏中藥95.3噸,增長89.6%,全年工業實現增加值14.45億元,增長18.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95億元,增長9.7%,每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至0.8噸標準煤;全力推進旅遊“二次創業”,在深圳舉行了“甘南香巴拉風情節”,各類旅遊推介活動成功舉辦,合作市米拉日巴佛閣景區主幹道等13個旅遊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旅遊業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近19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4%,旅遊總收入6.7億元,比上年增長116.1%。
(七)社會事業建設步伐加快,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碌曲、瑪曲“兩基”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全州整體實現“兩基”目標,全州教育布局調整工作進展順利,夏河縣中學教學樓等一批重點教育項目竣工,甘南州特殊教育學校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實施了校舍安全工程,排除256所學校危險校舍40萬平方米;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建設,碌曲縣人民醫院住院部樓等項目已經竣工,州人民醫院製劑樓等項目進展順利,44所鄉鎮衛生院、251個村級衛生室基本建成;卓尼等三個縣級計劃生育服務站和五縣市12個鄉鎮計劃生育服務站已完工,臨潭縣計劃生育服務站已完成主體工程;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26249戶任務,已全部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和驗收;“西新工程”新建、擴建的夏河等四縣市中波、短波實驗台工程開工建設,廣播、電視覆蓋率各提高了4個百分點,分別達到88.31%和93.82%;臨潭、夏河15個鄉鎮文化站和220個農牧民書屋建成,2010年爭取社會事業項目129個,落實國家和省上建設資金3.27億元。
(八)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和諧社會建設進一步加強。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國家2010年安排我州廉租住房10862套,下達國家建設資金4.35億元,補助標準由原來的每平方米400元提高到800元,累計安排廉租住房建設已達15486套,2008年1077套全部入住,2009年3551套基本建成,2010年10862套全部開工;農村危舊房改造13750戶、農牧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570戶任務全部完成,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程2536套已全麵開工建設,林區棚戶區改造工程安排迭部縣林業總場450戶已完成建設任務。二是農牧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2010年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在八縣市共修建供水工程225項,解決了農牧村4萬人飲水不安全的問題,其中108座寺院僧侶的飲水問題全部安排投資解決;全麵完成了2009年安排的1720口和2010年安排的3300口沼氣池建設任務;新建農牧村護村護田河堤25公裏,落實了卓尼縣巴都河、舟曲峰迭、迭部縣電尕三個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2009年以工代賑安排的卓尼縣大峪河木耳鎮防洪工程、夏河縣大夏河拉卜楞段堤防工程等6個骨幹項目和臨潭石門鄉三旦村村道等34個小型項目全麵建成,2008年和2009年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除舟曲之外五縣市基本完成了建設任務,瑪曲、碌曲等縣2004-2007年安排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部完成收尾並通過州級驗收。三是就業工作和社會保障得到加強。通過“三支一扶”、公開招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措施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城鎮新增就業424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4%;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加快推進,基本養老、失業、職工基本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新增參保人數4.1萬人,新型農牧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全麵啟動實施,參保26.6萬人,提高了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和新農合醫療衛生補助標準;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力度,全年培訓1.12萬人次,輸轉農村勞動力12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7億元;提高了全州幹部職工取暖費、冬裝費、體檢費補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