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46(3 / 3)

(六)圍繞區域中心城市定位,加快城鎮化步伐

按照“創建發展活力、人文魅力、黃土生態、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加快慶陽市新區擴容和舊城提質,擴大市區規模,優化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塑造文明城市形象。統籌中心城市、縣城、重點小城鎮和小康村良性互動發展,促進設施配套與產業開發聯動,增強城鎮服務功能,優化人居環境,提升產業聚集能力。

(七)大力發展服務業,擴大市場消費需求

積極倡導適合市情實際的文明、節約、綠色、低碳、可持續消費方式,努力拓展消費空間,擴大消費需求,提高消費水平。超前探索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新業態,拓展新領域,催生新市場,推進服務業向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發展。繼續落實國家鼓勵消費的政策措施,擴大城鄉消費需求,增強經濟增長的內在拉動力。繼續大力爭取“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等政策支持,加快城鄉市場設施建設,打造便捷、順暢的物流服務業平台。

(八)嚴格落實控價措施,確保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一是全麵貫徹執行各項控價措施,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進一步落實

“米袋子”、“菜籃子”領導負責製;監督落實各項涉農、惠農價格政策。二是嚴格貫徹執行價格政策,強化價格監管。進一步完善市場商品供應和價格動態監測預警機製,做好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情況下的價格應急工作;審慎出台政府調定價政策;開展涉農、教育、醫療、資源性價格和公共服務收費專項整治。三是堅持抓好價格調節基金征收工作,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價格調節基金製度,增強政府調控價格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市場價格新聞發布製度,積極主動闡釋價格政策,正確引導輿論導向。

(九)全麵推進社會事業和基本公共服務體係建設,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

一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切實抓好教育布局調整和資源整合,落實普惠教育政策;深化課程改革、創新大學區管理體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解決“大班額”和“擇校熱”問題,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均衡發展;提高素質教育,鞏固義務教育,擴大學前和高中階段教育;推進職業教育向規模化、集團化、集約化發展;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二是深入實施科技興市戰略。加強與科研院校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先進科技成果,加快高新技術向資源開發、重大產業發展等領域普及、延伸和轉化,大力推廣“十大農業實用技術”,創辦中小企業孵化基地,進一步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三是大力推進衛生、就業、社保等民生工程建設,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係。全麵落實新型合作醫療、城鄉低保、創業促就業、社會保障等惠民政策,加快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和社會救助全覆蓋,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麵。繼續為民辦實事,著力改善城鄉弱勢群體生產生活條件。解決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住房難等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切身利益問題,維護社會安定與和諧。四是大力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積極傳承和弘揚紅色革命文化、歧黃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交流和創新現代文化,推動傳統優秀文化和現代先進文化的交融互促。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繁榮,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開發,增強文化發展軟實力。五是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步伐。統籌紅色革命遊、黃土風情遊和子午嶺生態遊,加快實施南梁紅色旅遊景區、山城堡戰役舊址、太白起義紀念館、正寧調令關、合水夏家溝等旅遊項目,壯大旅遊產業。

(十)擴大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繼續推進農村土地流轉、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教育文化等體製改革。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製改革步伐。穩步推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全力推進稅製、財政體製和資源價格改革,著力化解製約經濟發展的體製性、機製性障礙。繼續加大市縣(區)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引進一批大企業駐慶開發。

(十一)切實抓好“十二五”規劃宣傳和組織實施工作

“十二五”規劃是未來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要采取有效形式,宣傳動員廣大幹部群眾把思想統一到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凝聚各方麵的智慧和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周密部署,精心組織,齊心協力抓好規劃實施。另外,今年我們還要高度重視,加強彙報銜接,積極爭取,促使《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和《蒙陝甘寧“金三角”能源綜合開發規劃》盡快出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