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45(2 / 3)

(六)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基本完成,確權到戶率達到9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穩步實施,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穩步推進,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工作已全麵實施,市、縣政府機構改革順利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進一步增強。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先後與國電、大唐、中石油、中冶等大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52項,到位資金85億元,同比增長21%。

二、2011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工作重點

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外貿出口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4.5%左右;節能減排控製在省上下達控製目標以內。

201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和主要任務

(一)圍繞“六個集中突破”,全力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促進經濟增長。一是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西平鐵路、天平鐵路、西長鳳高速、312國道過境段改線及靜寧至莊浪、涇川至滲水坡、韓店至張家川二級公路建設進度,爭取開工建設平天高速,促使寶中鐵路二線完成前期,積極實施通鄉油路項目,力爭開工建設平涼客運樞紐站、快速客運站暨公交車站和旅遊客運站3個客運站點建設。二是壯大能源基礎產業。開工建設平涼天然氣綜合利用、中煦20萬噸聚丙烯、2.8兆瓦光伏發電和100MW單晶矽片、電池片及組件生產項目,啟動實施酒鋼集團平涼煤電化循環經濟、低鎳生鐵等項目,積極推進崇信百貫溝煤礦改擴建和東華鎮等4家地方煤礦安全改造項目。三是抓好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崇信電廠二期、平涼電廠三期、華亭電廠二期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二)圍繞解決“三農”問題,切實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一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發展基礎。繼續抓好農村飲水安全、沼氣、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15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完成1.1萬戶沼氣建設任務;開工建設5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涇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白廟電力提灌泵站更新改造、平涼涇河城區段城防工程等一批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實施易地扶貧搬遷8158人。二是大力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積極促進糧食增產。穩定糧食播種麵積,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旱作農業、高效節水農業,加強農產品安全體係建設,推廣全膜雙壟溝播麵積114萬畝,新修梯田26萬畝,力爭糧食總產量達到100萬噸。三是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著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加快平涼紅牛、平涼金果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年末全市牛飼養量穩定在100萬頭以上,果品總產量達到85萬噸。

(三)圍繞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一是加快建設能源化工基地。積極論證建設華亭、崇信、涇川、崆峒、靈台5個能源化工基地項目區。加快涇川北部、崆峒區北部塬區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完成涇川南部、赤城南煤炭資源普查和靈台北部煤炭資源詳查。按照“四三二一”發展戰略和建設隴東國家級能源基地的戰略定位,謀劃一批能源化工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度,靠項目推動全市工業的持續發展。二是加快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虹光毫米波磁控管研發生產線、3.3KV真空接觸器生產線、紅峰蒸汽換熱係統凝結水閉式回收裝置、房美麗年產300萬平方米中高檔陶瓷磚生產線、恒達紙箱生產線等技術改造項目。三是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積極培育和發展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努力做好平涼工業園區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聚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