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債券市場行情預測

我們預計2010年,經濟複蘇、供給增加等因素將使得債券市場逐步趨弱。據我們分析,2009年國民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整體表現好於預期,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經濟增長將保持比較平穩的態勢,在央行貨幣政策微調的情況下第四季度貨幣信貸將會有所放慢。2010年的債券市場在很大程度將取決於通脹、擴容、資金這幾個關鍵因素。

央行實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受長期債券供給及長期通貨膨脹預期上升影響,國債收益率曲線則有可能出現上升的情況。近期商業銀行債券投資規模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從而帶動長期債券需求的增加,並引發長期收益率向下調整。從利差走勢上看,中長期企債、金融債相比國債較具投資優勢。從資金麵的角度看,信貸增量回落使得商業銀行資金配置需求增加,銀行體係資金充裕,債市存在較強支撐。

但我們也應客觀地看到債市尚有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幹擾。

首先,存在通貨膨脹的壓力。2009年年初以來巨大信貸投放,如果新的信貸開始流通,將會有更大的恐慌,這種貨幣的大量投放給市場帶來了強烈的通脹預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市場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將會主導債券市場的整個發展趨勢。

其次,一旦出現大盤股IPO或股市二級市場價格企穩,交易型機構資金就會立刻流出,債市下調風險依然存在。

因此債券市場長期穩定的趨勢不變,但短期內仍有防範利率風險的必要。

(三)中國債券市場運行特點預測

1.發行者行為預測

2009年國家財政支出加大,年財政赤字有可能超過3%。這種情況下,我們估計2010年國債發行規模將會繼續加大。與此同時,中國對於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放寬也可以加大債券的發行主體,從根本上增加了供給量。

除此以外,為避免或減少債券市場流動性危機的出現,可采取增加市場穩健性的政策措施,包括:通過確立清晰的債券發行和債務管理目標,建立安全而高效的債券銷售渠道,並逐步擴大債券的期限範圍,增加債券供應;減少對利率的扭曲及對主要投資者的直接控製,增加對債券的需求;發行標準化的基準債券,並將其作為貨幣政策穩定性的輔助,減輕利率的不穩定性。這些措施都將有助於增強市場的穩定性,而適當的法規框架和市場設施是前提條件。

2.投資者行為預測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部分投資者轉投風險相對較低的固定收益投資,其中信用風險較低的政府債券備受追捧。投資品種上,我們預測機構將會選擇3年期央行票據作為組合的主要配置,同時增持企業債券。選擇央行票據的原因是因為央行票據從信用等級上與國債幾乎等同,而收益高於國債,流動性好,從收益率曲線測算,3年期央行票據兼顧收益與防守。我國目前除了國債和金融債外,債市創新的所有品種都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流通,包括企業短期融資券、商業銀行普通金融債和外幣債券等。這些品種普遍具有較高的收益,在高收益的驅動下個人投資者將會通過儲蓄存款、購買債券基金、委托理財等渠道,把資金集中到機構投資者手裏,間接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