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政府正在采取一係列擴大內需的措施,使經濟增長的重點從重工業和出口向消費和服務轉移,其中《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是我國關於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一項重要措施,在商務部和地方各級政府的狠抓落實下已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協調緊密的工作機製已經形成、市場調控力度不斷加大、市場流通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家電下鄉政策全麵實施、以舊換新工作正式實施、消費模式創新取得進展。這一係列成效為我國消費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全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開始上升,尼爾森7月底公布的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在第一季度77點的基礎上上升了5點,達到82點,全球消費信心明顯增強,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6點,指數排名全球第六位。
我們預測,在2010年全球經濟複蘇的環境下,隨著消費信貸和教育融資不斷擴大、社保體係逐步完善、中國消費環境不斷改善和家庭收入不斷增加,中國消費市場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消費市場的積極發展將有力推動經濟的複蘇,有利於企業消化存貨,促使企業進入擴大生產投資的階段,從而對信貸資金產生較大的需求。
2.房地產價格企穩回升有望持續,房地產信貸需求增加
2009年以來,利好的政策、剛性的需求和投資者作用等多個因素共同推動房地產業的發展。3-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分別為94.74、94.76、95、94、96.55和98.01,指數顯示房地產業仍處於不景氣階段,但不景氣狀態正在改善。
2009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額逐步提高,全國商品房銷售迅速增長,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豐富,房價止跌回升,房地產行業企穩回升。1-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為17720億元,同比增長11.6%;商品房銷售麵積417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1%;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28639億元,同比增長28.7%。2009年一、二季度房地產價格指數分別為98.7和100.2,房地產價格開始回升。
由於房地產的主要生產要素土地是政府壟斷的,房地產市場並不是完全競爭市場,其價格並不隻是由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麵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響。從政府層麵來看,繁榮的房地產市場不僅會帶動鋼筋、水泥等建築行業的發展,而且會促進就業和帶動銀行等金融行業的發展,對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影響都很大,能為中國經濟的增長做出巨大的貢獻,但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繁榮,高漲的房價也會不利於刺激消費和拉動內需,因此要求房價適度,與經濟的增長以及人民的收入水平相協調。從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房地產市場的有效供給不足,而寬鬆的貨幣政策、2008年以來的儲蓄增長以及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特殊性使我國房地產市場需求依舊剛勁,上半年房地產業呈現開發冷和銷售熱並存的局麵。總之,綜合考慮到房地產行業受到宏觀經濟形勢和信貸、利率、交易稅費等政策的影響,在宏觀經濟形勢企穩回升和上述相關政策穩定的情況下,我們預計2010年房地產價格將回升,並帶來居民房地產信貸需求的增加。
3.政府投資增速放緩,民間投資走強
本次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快速走出低穀,主要是受到政府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刺激。在國家一係列經濟刺激政策的綜合作用下,加之政府巨額的投資拉動,中國經濟下滑勢頭得到了有效遏製並企穩回升,不僅實現了保增長的目標,而且上半年的GDP增長率達到7.1%。目前,正在建設的投資項目需要大量的後續貸款,而新建項目也將陸續下達,這些都構成了對信貸資金的旺盛需求。
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當前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實現的經濟增長是不能持續的。大量信貸資金進入了國家壟斷的鐵路、工程、基礎設施領域,導致這些行業產能過剩,而民營企業貸款不足新增貸款的10%,麵臨著融資難和稅負重等問題,對經濟複蘇的貢獻較小,存在著嚴重的國進民退現象。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民間投資的投資空間大,發展潛力高,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強,民間投資的發展不僅可以實現保增長的現實目標,而且符合經濟發展的長遠要求。
我們預測2010年,政府投資增速將放緩,民間投資將走強,因此民間投資帶來的資金需求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民間投資將走強的預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是相關促進民間投資政策的出台。2005年國務院出台的《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簡稱“非公36條”)明確提出“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行業和領域,加快進行改革,引入市場競爭機製”,該“非公36條”掃除了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的製度上障礙。2009年5月出台的《2009年深化經濟體製改革工作意見》首次提出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渠道,加快研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石油、鐵路、電力、電信、市政公用設施等重要領域的相關政策,帶動社會投資。目前,《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幹意見》(簡稱“中小企業29條”)已經出台,“中小企業29條”的內容涉及進一步營造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扶持力度、加快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市場、努力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等方麵。
二是民間投資信心漸趨恢複。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3月以來隨著經濟的企穩回升,民間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私營企業投資也呈走強的趨勢: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私營企業投資增速分別為27.7%、28.9%、32.8%、34.2%和34.3%,私營企業數也呈現出近兩年來少有的高增長速度。私營企業數和私營投資的這種走勢表明,民間投資信心正在逐漸恢複,民間投資即將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