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提出解決給定資料所反映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地說明,要體現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1.答題要求
字數限定:350字。彈性限度隻能在10%以內。過高或過低原則上都要扣分。
解題對象:針對給定材料,提出解決方案。問題在給定材料之內,一般是近涉關係,很少是遠涉關係。
適用性。由於招考的是公務員或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須站在政府或管理者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論事,可以執行,不能大而空,要切實可行。
2.答題方法
根據前邊所述的方法,勾劃出文中反映的主要問題。這是保證對策是否具有針對性的重要依據。
尋找問題發生的環境和條件。這是保證解決問題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據。
根據環境和條件,從不同角度或層麵提出解決方案。
3.答題技巧
分層法:有些問題,可以從觀念、製度、具體行為三個層麵來提出解決辦法。轉變觀念,改變現有的……觀念,通過……,樹立……觀念。”怳“建立……製度(體製)……”“加強……管理,(實際行動)。
針對現代社會生活中的誠信危機,我們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化解種種欺詐與無信,以建立一個以愛換愛、以誠信換誠信的社會環境。主要措施有:
①強化誠信意識。要使公民確立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的誠信意識。開展相應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全社會的人們都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強化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觀念,形成誠信者受尊重、不誠信者遭鄙視的社會氛圍,對那些不講誠信的人進行道德鞭撻、輿論健責,漸漸確立人人講誠信的良好社會風氣。
②建立特種約束懲罰機製,使不誠信的企業和個人受到相應懲罰。要建立個人和企業的信譽檔案,對企業的納稅狀況、守法狀況、財務管理狀況等進行嚴格的登記,守信者受鼓勵,不守信者受懲罰。鼓勵媒介披露不講誠信的人和事,嚴禁有不誠信記錄者擔任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管理人員,對不守信用而造成嚴重後果者,不僅要在經濟上追究其責任,還要在法律上追究相關責任。
⑤各級領導要率先垂範。作為一種道德要求,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而必煩落實到行動中。誠信教育不隻是對百姓進行教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各級領導千部要率先垂範,做好“官德建設”。隻有這樣,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政令才能順利推行,才能在全社會形成講誠信的風氣。
職能分類法:各機構、行業按照不同的職能各司其職。方案可以是按政府(管理部門)、行業(企業或單位)、“法律”、“個人”四方來分。通常情況都是“政府應當做些什麼”、“行業(或企業、單位)應當做些什麼”,“法律做些什麼”、“個人應當做什麼”。例如:
①政府有關部門要完善市場監管體製,建立食品安全的定期發布製,讓有害食品沒有散、生存的場所;
②各級工商管理機關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加強對假冒偽劣商品的查處力度;
⑤食品行業要提高自律能力,食品生產和經營企業必須完善“從原料進貨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係統控製體係,把住原輔材料的初始生產環節、加工環節和流通環節;
④完善法製,用法律規範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行為,依靠法律治理製售假冒偽劣商品。
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關於人的解決問題上,一般都需要從觀念和行動兩個方麵來提出解決方案。如:
①提高路人的安全意識,監督路人的行動(要列舉一些具體辦法,如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設置交通路口安全監督崗等)。
②車主必須尊重路人生命,不能因為法律授權就任意作為,在可能避免的情況下要盡量避免撞人事件發生。
⑤路的問題主要靠政府解決,政府要多修路、修好路。也要列舉一些具體方法,如拓寬主要街道,在交通要道架設天橋,修地下通道,或封閉一些事故多發路口等。
參與分析法:就是一個事件的雙方或多方,各有什麼問題分別解決什麼問題。這種題要忌諱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據具體情況提出解決辦法。這種辦法也是應試者最易接受的,平時可多演練此法。
①各級司法、質檢、物價、工商等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對借機生產、銷售偽劣的傳染病防治用品、製售假(劣)藥、假借防治傳染病發布虛假廣告、推銷商品、詐騙財物,借機壟斷貨源、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行為要依法予以相應處罰,直至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②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對借機生產、銷售偽劣的傳染病防治用品、製售假(劣)藥、假借防治傳染病發布虛假廣告、推銷商品、詐騙財物,借機壟斷貨源、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行為予以公開曝光。
⑤各級藥監部門要提醒醫療機構和廣大群眾提高防假識假的能力,不購買和使用該偽劣產品,正在使用的要立即停用。
焦點問題分析法:找出矛盾鬥爭的焦點,解決它,就如解開爭鬥的死結一樣。可以從宏觀的、微觀的兩個方麵來思考提出解決方案。
作為西部地區首屈一指的高等師範學府陝西師範大學,其畢業生大都被外省市挖走,作為教育大省的陝西,“如何挽留西部的教育人才”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①國家應製定優惠政策,在經濟待遇上給予落後地區更多的特殊扶持,使西部人才不外流。
②借鑒青年誌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的形式,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西部偏遠地區工作3~5年,國家予以表彰、獎勵並保證其再就業。“不求常在,但求所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⑤用人單位、學校、教育主管部門一同來努力,讓陝西的“孔雀,留在陝西。如地方用人單位在引進入才的意識、做法上更加積極主動,力所能及地為人才創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條件;學校方麵平時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人生觀,鼓勵非師範類大學生從事教育工作;教育主管部門應製定出更加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用人政策,從根本上予以保證。
第三部分:就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擬標題進行論述。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1.答題要求
文體:議論文。
論述內容:《申論》考試時都要求考生抓主要問題,考慮問題時主次分明,對於輕重利弊能較好地權衡。
中心明確:就是觀點鮮明,肯定或否定,讚揚或貶斥,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辭。在文中最好使用段旨句,也就是將各個段落的中心思想或主要議題概括為一個主題句放在開頭。換句話說就是每一段的第一句都概括表明本段的大意。一是方便評卷者迅速獲知文章主要信息,二是方便應試者自己寫作時緊緊圍繞中心來寫,使文章思路清晰,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無論從評卷者的反映還是從機關工作作風來衡量,這種簡潔快速的作文方式都是應當和值得提倡的。
內容充實:就是要求論述過程中理論與事實要能很好地結合,既要講道理,又要擺事實。事實與道理緊密相連,互相支持,為中心論點服務。《申論》考試中,論證部分所用事例,一般要求來自於給定資料,理論觀點可以從給定資料中來,也可從中引發。
論述深刻:論述時要能看到事物的本質而不是隻看到現象,不能囿於事物的表麵,應深入事物的核心,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實質並旗幟鮮明地表明觀點。對一件事,不隻是看到其操作層麵存在的問題,更需要從體製、觀念、政策、文化背景等方麵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當然,深刻性的前提是必須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當前實際。
說服力強:這是對文章的論點、論據、論證提出的要求。論點要鮮明,論握要有力,論證要合邏輯。三者就像屋頂、牆壁、結構一樣密不可分。
規範性強:申論考試總的來說,規範性比較強,因此,應試者在答題時雖然有一定的發揮餘地,但不可忽視其規範性,要從標題、結構、語言、文風等方麵表現出規範性來,這樣才有利於寫作與評卷。
2.答題方法
通讀全文,抓住主要問題。
思考資料提出的主要問題,提煉出中心論點。注意要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管理者的角度,為國家或集體利益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