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的結構和其他文體的文章一樣,是“定體則無”,“大體須有”。“定體則無”,是說文章的結構沒有固定的“程式”;“大體須有”,是說它有一般的規律。議論文的結構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開展論述步驟的,表現在文章中是序論、本論和結論部分。
由於申論考試中的議論文考試實質上是材料作文,因此,在安排議論文的這三部分時,一般采用以下結構:
序論。也叫引論,主要任務是把要議論的問題和闡述的中心論點介紹給讀者,使人們對文章所要闡明的事物有一概括的了解。序論寫在文章之首,是文章的開頭。開頭寫好寫壞,寫深寫淺,直接影響到全文。寫作上要概括材料,略做分析,提出論點。
本論。文章的主體,是議論文分析問題的部分。它的任務是對文章的中心論點展開深入的分析,組織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或反駁謬論的錯誤;擺事實,講道理,進行正麵論證或反駁。有些是要提出解決問題措施的,要逐條列出。
本論的結構方式一般有如下幾種:
①並列式。即對所論述的中心分幾個方麵來論證。
②推進式。即對論點論述層次或反駁論點批駁層次形成一個層層深入、步步發展的“階梯式”的論證安排方式。
③分總式。即文章說理層次是先逐次展開論述,之後再綜合分析歸納中心論點。
④總分式。即首先提出中心論點,再根據中心論點,或用幾個分論點,或用幾個論據分別闡述這個中心論點。
⑤總分總式。即文章的說理層次是:先總提,後分述,最後總論。
結論:是議論文解決問題的部分,是在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後所做出的答案。結論的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①綜合全篇,“卒章顯誌”。
②展示未來,鼓舞鬥誌。
③提出問題,引起注意。
④對症下藥,提出辦法。
⑤前後照應,首尾相連。
五、申論考試的答題技巧
申論考試的基本內容和主要形式是,在試卷上提供一組資料,要求應試者在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的基礎上,理解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會現象)的性質和本質,經過對資料的整理、分析、歸納後,準確地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一般要求字數在150字以內然後針對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可行性方案,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內在完成上述兩項程序的基礎上,緊緊扣住給定資料及其反映的主要問題,申明、闡述、論證應試者對問題的基本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要求1200字左右下麵對三個部分的答題要求、答題方法和答題技巧作一闡述。
第一部分: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1.答題要求
字數限定:150字。彈性限度隻能在過高或過低原則上都要扣分。
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蓋全文主要內容,但表述要求語句精煉,簡明扼要,不冗長,不囉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體事例或數字。
範圍限定:隻能在給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內容,旁征博引或隨意發揮。
輕重權衡:反映的主要問題,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實或觀念。答題時不要圃於細枝末節,要統觀全局,高瞻遠矚,從宏觀的範圍來把握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在文中帶有傾向性的問題,它在文中決定或支配著思路的走向或觀念的變遷。
2.答題方法
在閱讀的過程中勾劃出文中的主要詞句。主要詞句一般不包括具體事例或數字,也不包括闡述的內容。
將勾劃出的句子再進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語句,隻留下其主幹成分。
用通順的語言把留下的語句組織起來,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3.答題技巧
一個完整的答案一般應該包括三個部分:提示句十表述句十結論句。
提示句是開頭的第一句話,一般情況下是對所給全部材料的主要問題或問題主要原因的高度概括,也有的隻是一句警示性的話。表述句是將問題在實際生活中的主要表現或主要原因十分簡要地表述出來。結論句是對問題存在的原因或需采取措施的高度總結和概括。比如:
該材料反映了目前我國一個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提示句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穩定增長,但是同時,國內高低收入的差距也日益擴大,貧富分化的問題也日益突出(表述句),因此調整、控製貧富差距,保持社會安定,已勢在必行(結論句在實際應試中,比較實用和常用的是以下兩種模式。
這是一個票價禁不住的典型案例(總述句)。反映的問題是:用政府主管部門這“看得見的手”去指揮市場供求規律這“看不見的手”,其結果是徒勞無功的。企業間的價格同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製止惡性競爭,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分述句)。根本出路在於,按照市場規律通過競爭來實現優勝劣汰(結論句)。
總述句是提示句的一種,對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進行高度概括。句式模型為“這是一篇關於主語十事件。”其中,主語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務的主題詞或所涉及主要單位(或行業)名稱。文體是指所給材料的文章體裁,如新聞報道、調查報告、工作總結、講話、案例等,多數時候是案例。個別材料中隻有一個核心事件,隻需要事件就夠了。
分述句就是要把總述句裏涉及的內容,分條列項地表達出來。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①環節分析法。對於那些以縱式結構寫的給定材料,也就是以時間階段性為序或邏輯上的逐層深入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例如:
這是一篇反映醫藥行業藥價虛高情況的報道(總述句)。生產廠家自己定價,中間商層加價,醫生或醫院為了自身利益給病人開高價藥(分述句),病人購買高價藥品。
這是按醫藥流通的四個環節來分析的。
②參與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幾方參與。在分述句裏,我們可以就各方的行為進行分述答題。例如:
這是一篇關於中國的國家蘋果汁生產企業應對美方反傾銷起訴取得成功的案例(總述句)成本低廉的中國的蘋果汁進入美國市場,引起美方不滿,美方提出反傾銷調查起訴。中方積極應訴,充分發揮有利因素,贏得了訴訟勝利(分述句),保護了中方蘋果汁生產企業的利益。
③鏈式分析法。有時候,一則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環扣一環的,各個事件之間有明顯的關係,這時就適用鏈式分析法。例如:
這是一篇關於我國家彩電企業結盟限價銷售彩電的報道(總述句9家彩電企業深圳結盟之後,國家有關部門對此提出了質疑,專家認為價格聯盟是變相壟斷,消費者對此無動於衷,結盟商家內部意見也不統一,最終導致彩電限價失敗。
④類型分析法。對於一則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類別的人、事、物,則可以進行分類表述。例如:
這是一篇關於我國玩具市場的調查報告(總述句)。調查表明:我國的玩具消費擁有難以估量的發展潛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願意為孩子買更多的玩具。但調查還表明,我國的成人玩具市場基本是一片空白,到目前為止,還未出現專門生產成人玩具的企業,存在著巨大的商機(分述句玩具的開發和銷售麵向成人,是世界玩具市場的新熱點。原因句十問題句十結論句。例如: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的時間短(原因句),市場經濟的機製正處在建立過程中,市場秩序還缺乏規範(問題句),在這種情況下對市場的管理、商品價格的管理還必須在學會使用經濟杠杆的同時,適當地運用“行政幹預”的手段來管理市場,管理商品價格。不僅如此,而且在特定的條件下,“行政幹預”對某些商品的高價暴利還能起“殺手鐧”的作用也有的直接表述問題,例如:
材料反映了近年來,一些不法企業和商販貪利忘義、製售假冒偽劣食品,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問題句),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成,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已成為當務之急(結論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