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新風尚篇1(1 / 3)

近年來,伴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呈現出迅速發展的勢頭,農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農村的麵貌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是,與此同時,部分農村地區的社會風氣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不良社會風氣又開始死灰複燃:大操大辦之風重新抬頭,人情消費膨脹升級,生活消費盲目攀比,賭博現象屢禁不止,封建迷信出現蔓延的趨勢。諸多不良社會風氣,不僅造成了物質財富被吞噬,還嚴重汙染農村社會風氣,阻礙了新型農民的培養和整個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因此,我們應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從轉變自身觀念開始,崇尚科學、抵製迷信、移風易俗,樹立先進的思想觀念,在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中建設美好的家園,最終實現“新農村、新風尚、新農民”。

1 什麼是鄉風文明?

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鄉風文明與新農村建設的其他內容密切相關,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願景。

2 我國的傳統美德有哪些?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內容博大而精深,“仁、義、禮、智、信”是其核心。

“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這樣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這樣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這樣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己識人這樣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這樣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趣味閱讀

種子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賢明而受人愛戴的國王。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且年邁的國王沒有孩子。有一天,國王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給全國的孩子分發了一些種子,並且說誰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誰便是他的繼承人。所有的孩子都種下了那些花種子,護理得非常精心。

有個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種,但是一月過去了,花盆裏的種子依然不見發芽……

國王決定觀花的日子來到了。無數個孩子擁上街頭,他們都捧著盛開著鮮花的花盆,都想成為繼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為什麼,國王臉上沒有一絲高興的影子。

忽然,國王看見了正在流淚的雄日,他端著空花盆站在那裏。

雄日把種花的經過告訴給國王,並說,這可能是報應,因為他在別人的果園裏偷摘過一個蘋果。

國王聽了雄日的回答,大聲地說:“你就是我忠實的兒子!其實我發給你們的花種子都是煮熟了的種子。”

3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儀容儀態上應養成哪些好習慣?

儀容,通常是指人的外觀、外貌;儀態,指的是人的姿勢、舉止和動作。儀容優美的秘訣有:

(1)幹淨要勤洗澡、勤洗臉,並注意去除眼角、口角及鼻孔、耳孔的分泌物。

(2)整潔即整齊、潔淨、清爽。要使儀容整潔,重在重視與持之以恒。

(3)簡約儀容既要修飾,又忌諱標新立異,簡練、樸素最好。

(4)端正儀容莊重大方,斯文雅氣,不僅會給人以美感,而且易使自己贏得他人的信任。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好習慣有助於我們實現儀容儀表的美好。例如,頭發要常洗常梳理,不染異色頭發,發型要大方;麵部要注意清潔與適當的修飾,保持容光煥發,女士應淡妝為宜,男士胡須要剃淨;鞋襪要保持幹淨、光亮,適宜穿與褲子、鞋同類顏色或較深色的襪子;穿衣整齊、清潔、挺括、大方、美觀、得體;指甲要經常修剪並保持清潔等。

講文明、講禮貌除了關注儀容,還要注意儀態文明、自然、美觀、敬人。儀態文明,是要求儀態要顯得有修養、講禮貌。儀態自然,是要求儀態既要規則、莊重,又要表現得大方實在;不要虛張聲勢,裝腔作勢,也不要臉譜化、戲劇化,言行不一。儀態美觀,要求儀態要優雅脫俗,美觀耐看。比如說,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手勢要文雅,腿位要適當等。儀態敬人,是要求力戒失敬於人的儀態,同時努力注意使儀態體現敬人之意。

溫馨提醒

你有過下麵的舉動嗎?

在他人麵前抓癢癢、掏耳朵、脫鞋子。

在異性麵前雙腿叉開而坐,或雙腿叉開而蹲。

在與人交談時,以手指點對方,蹺起“二郎腿”並以腳尖指向對方亂晃悠。

公共場合抖腿,在坐著時會有意無意地雙腿顫動不停。

當眾打哈欠。

公共場合旁若無人地大聲喧嘩,或大聲接聽手機。

從現在起,改掉這些壞習慣,做個文明人。

4 如何培養我們的儀態和風度?

古來素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說法,可見站、坐、走姿勢都有一定的規矩。標準的站姿要求是“站如鬆”:上半身挺胸收腹,腰直、雙肩平齊、舒展,精神飽滿,雙臂自然下垂。

溫馨提醒

“丁”字形站姿更適合女性。雙腳成“丁”字形,一腳在前方,一腳在後(身體重心)斜放,膝蓋靠攏,兩腿靠緊直立,肌肉略有收縮感,優美的站姿看上去有點像漢字“丁”,給人以“亭亭玉立”的印象。

坐姿文雅的基本要求是“坐如鍾”,即坐相要像鍾那樣端正。基本要領是:上體自然坐直,兩腿自然彎曲,雙腳平落地上,雙膝並攏。

對走姿的要求是“走如風”,即走起路來要像風一樣輕盈、穩健。起步時,上身略向前傾,身體重心放在前腳掌上。行走時,應目視前方,上體正直,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向前傾,雙肩平穩,雙臂以肩關節為軸前後自然擺動。走路時不可彎腰駝背,不可大搖大擺或左右搖晃,腳尖外八字或內八字,腳拖在地麵上等不良習慣都要糾正,走路時也不能把雙手插在褲袋內。

舉止中應避免的不雅動作:在他人麵前打噴嚏、伸懶腰、剔牙、修指甲、抹口紅、照鏡子、整理衣服等。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手帕蓋住口鼻,臉轉向一側;不要隨地吐痰,丟紙屑、果皮、煙頭等。

隻要注意培養和鍛煉,優雅的儀態和風度將屬於你。

5 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文明用語有哪些?

與人相見說“您好”,問人姓氏說“貴姓”,問人住址說“府上”;

仰慕已久說“久仰”,長期未見說“久違”,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詢問說“請問”,請人協助說“費心”,請人解答說“請教”;

求人辦事說“拜托”,麻煩別人說“打擾”,求人方便說“借光”;

請改文章說“斧正”,接受好意說“領情”,求人指點說“賜教”;

得人幫助說“謝謝”,祝人健康說“保重”,向人祝賀說“恭喜”;

老人年齡說“高壽”,身體不適說“欠安”,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接受說“笑納”,送人照片說“惠存”,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讚人見解說“高見”,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對方來信說“惠書”,自己住家說“寒舍”;

需要考慮說“斟酌”,無法滿足說“抱歉”,請人諒解說“包涵”;

言行不妥說“對不起”,慰問他人說“辛苦”,迎接客人說“歡迎”;

賓客來到說“光臨”,等候別人說“恭候”,沒能迎接說“失迎”;

客人入座說“請坐”,陪伴朋友說“奉陪”,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請人勿送說“留步”,送人遠行說“平安”;

初次見麵說“幸會”,等候別人說“恭候”,請人幫忙說“煩請”;

歡迎顧客叫“光顧”,好久不見說“久違”,中途先走說“失陪”。

趣味閱讀

說話的藝術

在一家茶餐廳,顧客們正在用餐,突然傳來“小姐,過來!你過來!”的喊聲,有一位顧客指著麵前的杯子滿臉怒氣地說:“看看,你們的牛奶是壞的,把我一杯紅茶都糟蹋了!”

“真對不起!”服務小姐抱歉地說道,“我立刻給您換一杯。”

新紅茶很快就準備好了,旁邊放著新鮮的檸檬和牛奶。小姐又輕聲地說:“我是不是能建議您,如果放檸檬,就不要加牛奶,因為有時候檸檬酸會造成牛奶結塊。”

顧客的臉一下子紅了,匆匆喝完茶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待粗魯可以用婉轉的方式,道理一說就明白,所以用不著大聲,吵架不是服務的宗旨。

6 與人交往時應注意的禮儀?

與他人交往時的禮儀稱為社交禮儀,正確而優雅的見麵禮,會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時也顯示出你優雅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