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延伸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語。好事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了大事。小和大是相對的,但善與惡卻是絕對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惡也是惡。所以,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
知識延伸
文明禮貌格言
禮貌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梅裏美
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高爾斯華綏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馬南
真正的禮貌就是克己,就是千方百計地使周圍的人都像自己一樣平心靜氣。——蒲柏
良好的禮貌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有兩種和平的強大力量,那就是法律和禮貌。——德國諺語
講禮貌不會失去什麼,卻能得到一切。——瑪·沃·蒙塔古
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麼都值錢。——西班牙諺語
5 怎樣才有文明禮貌的言行?
一個人的文明禮貌,是由自身的言談舉止來體現的;一個社會的文明禮貌,是由每個公民的言行舉止來體現的。文明禮貌是一種持久的魅力,是一種自覺行為,是一種美好的習慣。習慣不是天生的,而要靠後天養成。
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發揮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常說,行為變成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複,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讓文明禮貌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習慣,習慣成自然,我們將終身受益。
古時候有一個人,他從洛陽到杭州,因為迷失方向,就向路旁的一位老者問路,他開口直呼:“老頭兒,到杭州怎麼走?還有多少裏?”老者見這人無禮,心中不悅,順口答道:“到杭州走中間那條路,裏程大約七八千丈。”這人感到很奇怪,大惑不解地問:“老頭兒,你們這裏真奇怪,路程講‘丈’而不講‘裏’?”老人冷冷地回答:“我們這地方一向講禮(裏),因為來了一個不講禮(裏)的人之後,就再也不講禮(裏)了。”這人聽了之後,十分羞愧,無言以對。
一個微笑便可以驅散寒意,一聲問候便可以拉近距離。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講文明、有禮貌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和諧、更融洽,要做到與人友好交往,文明禮貌是非常重要的通行證。
6 如何做到助人為樂?
當一個人身處困境時,大家樂於相助,把別人的困難當做自己的困難,給予熱情和真誠的幫助與關懷,這就是助人為樂。如果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能主動關心、幫助他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使助人為樂在社會上蔚然成風,那麼,你就能隨時隨地得到他人的幫助,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從這個意義上說,“助人”也就是“助己”。
具體來說應做到:一是“我為人人”。每個人都應該從乘車讓座、幫助殘疾人過馬路等小事做起,養成關心他人的習慣。二是“遇難相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他人發生不幸、出現困難時,熱情幫助,為其分憂解難。三是“見危相救”。比如,在遇到歹徒行凶時,遇到有人恃強淩弱時,遇到意外險情等危急情況時,每個公民都應該挺身而出、弘揚正氣。四是熱心公益。每個公民都要關注和支持社會公益,多獻一點愛心,多添一份真情,在社會生活中做一個熱心人。
寓言一則
一頭馱著沉重貨物的驢,氣喘籲籲地請求隻馱了一點貨物的馬:“幫我馱一點東西吧,對你來說,這不算什麼;可對我來說,卻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馬不高興地回答:“你憑什麼讓我幫你馱東西,我樂得輕鬆呢。”
不久,驢累死了。主人將驢背上的所有貨物全部加在馬背上,這時候馬才後悔了。
這則寓言給我們這樣的啟示,那就是:我們同生活在這條大船上,別人的好壞與我們休戚相關,別人的不幸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相反,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7 我們為什麼要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是指我們在生活中遵守有關紀律,遵守憲法、法律法規,依照法律規定行動。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一個公民來說,是否自覺遵守有關紀律,有沒有法律觀念,能不能做到依法辦事,體現著他的精神道德風貌。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人人守法紀,凡事依法紀,則社會安寧,經濟發展。倘若沒有法紀的規範,失去法度的控製,各項秩序就無從保證,人們生存、發展的環境就會遭到破壞,人民群眾就不可能安居樂業。
遵紀守法還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一個國家即使經濟實力再強,假如沒有健全的法製,沒有遵紀守法的國民,仍然不能算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有人似乎覺得違法亂紀可以撿便宜、撈好處,所以不惜以身試法,鋌而走險,甚至沾沾自喜於鑽法紀的空子,到最後隻能遭到法律的製裁。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做到多一點遵紀守法的光榮感,少一點違法不遵的行為;多一點違法亂紀的恥辱感,少一點違法亂紀的僥幸心,讓遵紀守法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遵紀守法是遵從規律的表現,是聰明睿智的表現。逆法而動,越規而行,不是勇敢的舉動,恰恰是無知和愚昧的表現。
8 我們應該如何做到遵紀守法?
要做到遵紀守法,我們必須做到三個方麵:首先,要注意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學習與自己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隻有知道了按照法律規定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才能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其次,要樹立牢固的守法意識。法律無情,要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做違法的事情,否則會受到法律的製裁。最後,要注意養成遵守法律法規的良好習慣。要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使遵守法律法規成為自己自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