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公德篇1(1 / 3)

我們常說,社會是由無數個體組成的,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一個體都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公共生活準則和道德準則,這就是社會公德。社會公德是人們一切言行的倫理基礎和社會文明的表現,它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我們的行為,同時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處理好人際關係。隻有遵守社會公德的人,才會被人們所尊重。

當前,在農村還存在著各種違背社會公德的現象,如損公肥私、損人利己,隨意損壞公物;虐待老人、婦女兒童;在公共場所為所欲為;粗野庸俗、待人不恭、見死不救等,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村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因此,我們要增強社會責任感,自覺拋棄不道德的觀念和行為,做有道德的新型農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告別不良陋習,既愛護小“家”,又愛護大“家”,使自己成為具有較高文明水平和素質的新農民。

1 什麼是社會公德?

社會公德簡稱公德,是指在人類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要求每個公民在履行社會義務或涉及社會公眾利益的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如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講禮貌、誠實守信、救死扶傷等,它對維係社會公共生活和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社會公德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第一,基礎性。社會公德是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第二,全民性。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性和適用範圍。

第三,相對穩定性。社會公德是人類世世代代調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關係的經驗結晶。這種最一般的關係,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形態裏都存在,具有更多的穩定性。而且社會公德總是隨著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保存和發揚其進步的、合理的方麵,剔除其落後的、不合理的部分。

“請問誰是最後一位?”

在莫斯科街頭的理發館裏,每位新進來的顧客都會主動詢問:“誰是最後一位?”在弄清自己前麵的顧客後就坐下來靜心等待。

俄羅斯良好的社會風尚不僅體現在理發館,在商店、超市、餐館、售票處和所有營業場所,同樣是秩序井然,排隊“加塞兒”被看做是極其缺乏教養的表現。

俄羅斯曆來重視道德和文化素質教育,無論是幼兒園、學校,還是家庭,都把德育和智力開發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俄羅斯人從小養成了遵守社會公德的好習慣,信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他們看來,規矩是不可缺少的,是大家應該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

2 社會公德的內容有哪些?

(1)文明禮貌社會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和諧相處,舉止文明,以禮相待,杜絕說髒話、隨便猜疑、欺騙他人等惡習。這是處世做人最起碼的要求。

(2)助人為樂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是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調整相互關係的最一般的行為規範之一。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時時快樂、事事順心,難免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人幫助、救濟的時候。這就需要人們之間互相幫助,扶危濟困,樂善好施,助人為樂。對不法行為,每個公民都應當分清是非,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都有責任和義務自覺維護社會治安。

(3)愛護公物愛護公共財物是社會公德極其重要的內容。

(4)保護環境每個公民都應當講究公共衛生、保護生活環境,這也是社會公共生活中人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規範。

(5)遵紀守法法律是對公民行為的必要約束及規範,是對道德的補充。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紀律,是社會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每個社會成員既要遵守國家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場所的有關規定。

3 當前社會生活中缺乏公德的表現有哪些?

我國當前社會公德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甚至令人憂慮的現象,主要表現為:

第一,少數人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識。如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旁若無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公交車上不給老人、孕婦讓座等。

第二,一些人對社會醜惡現象聽之任之。看到有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現象,隻要與自己的利益沒有關係,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第三,“知”“行”脫節。一些人了解相應的公德規範,但在實踐中卻不肯作為,說一套做一套,常常為圖一時方便或一己私利而違背公德。

不文明旅遊行為一覽

◎隨處拋丟垃圾、廢棄物,隨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廁所不衝水。

◎無視禁煙標誌想吸就吸。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購物、參觀時插隊加塞,排隊等候時跨越黃線。

◎在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呼朋喚友、猜拳行令、紮堆吵鬧。

◎在宗教場所嬉戲、玩笑,不尊重當地居民風俗。

◎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把褲腿卷到膝蓋以上、蹺“二郎腿”,酒足飯飽後毫不掩飾地剔牙,臥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

◎說話髒字連篇,舉止粗魯專橫。

◎在不打折扣的店鋪討價還價,強行拉外國人拍照、合影。

◎不消費卻長時間占據消費區域,吃自助餐時多拿浪費,離開賓館飯店時帶走非贈品,享受服務後不付小費,貪占小便宜。

4 在公共場合使用手機應注意什麼?

使用手機時,必須有相應的“機德”:在安靜的會場裏,總會有刺耳的鈴聲不合時宜地響起,有些人幹脆在會場裏接打電話,使會場秩序和氣氛大受影響;一些人在公共場合一邊拿著手機一邊旁若無人般嬉笑怒罵;自帶音樂和視頻播放功能的手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一些人不分場合大聲播放音樂,給別人帶來了幹擾;此外還有開車打手機、手機鈴聲音量過大等現象更是常見。使用手機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卻反映了使用者的素質。以上這些現象你有嗎?

溫馨提醒

使用手機要遵守必要的文明禮儀

不在特殊場合如飛機上、加油站使用手機;個性化手機鈴聲要注意掌握分寸;在公共場合接打電話要盡量壓低聲音,縮短通話時間;接聽電話不使用粗口;用手機拍照先征得對方的同意;凡遇重要的公開活動,要做到盡量不開手機,起碼要將手機調至震動位置;盡量不在重要場合如會場、劇場接聽電話,或離開座位到室外或其他場所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