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其庸先生:
江蘇台電視劇《秦淮夢》已在全國播出,影響可知。其中定芳卿為“歌兒翠”,並以霑口雲,她即是“脂硯”。作為該劇的“紅學顧問”,按理您和吳新雷同誌自然是持這種觀點的。
但長期以來,你們一直否定周汝昌先生的“史湘雲說”,倡導畸脂是兩個人,是兩個老頭雲雲,周先生的“史湘雲說”已被“事實否定”,更不承認本人的脂硯為女伶。今又突然一變,說脂硯即是“芳卿”,芳青是“歌兒”等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說這自是“文學創作”,是編導的設想或虛擬,那就根本不需要什麼紅學顧問,如果要講“紅學”就必須要有充分的根據,而紅學顧問就是在學術上負責,保證這種觀點的科學性。現在你們的大名既然列在了連續劇的篇頭,你們就應該對此作出適當的交代。否則,那就不是一個小問題了。
本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作者和批者的生平曆史及該書的寫作和評注過程是一個極重要的課題,廣大讀者、學者迫切求之而不得,本人由於刻苦鑽研,在前人(胡、周兩先生)思想的啟發下,積三十多年的苦功,終於初步弄清了這一切,並多次向您主編的《紅樓夢學刊》投寄稿件,但總被以各種借口予以否決,你們仍在那裏宣揚這“不可知”,那“已湮沒”雲雲。你們到底是真的想搞學問呢,還是為了其他什麼目的呢?我希望你們不是後一種人,但事情的本身,卻令人不能不疑。
從我的第一篇研究報告《甄家紅樓引論》寄給你們已經整整六個年頭了。對此,你們仍不理睬,這能說的過去嗎?和您的所長身份能符嗎?
為今之計,我要求你們專門召開一個真的學會學術會議,邀請海內外名家和研究者一塊兒認真地討論一下這一專題,早日把“一芹一脂”身世弄清,把他們的文集挖掘出來,這樣才不辜負您的所長使命及廣大讀者、研究者的信托。
此致
敬禮!
閻肅林
1986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