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團隊決定分三步逐步建立問責製。第一步,建立工作標準和相應的獎罰的標準,最初的獎罰標準比較粗略,以便抓大放小,隨著管理製度的不斷出台再逐步細化。第二步,引進新的管理人才,目的在於為公司人員調整提供充足的後備人員,還將老板的夫人請進公司,美其名曰“舉賢不避親”,實際是想讓她通過觀察,了解弟弟的真實能力。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開始問責。

首先從供應問題的根源——三廠開始,老板夫人通過一個月的觀察,發現弟弟管理能力確實有限,很難完成谘詢團隊定的各項管理準,主動提出換人,谘詢團隊先前招聘的工程師代管三天就達到了各項管理標準的要求,接下來對二廠進行整改,二廠廠長不但不把谘詢團隊放在眼裏,還無視各項管理標準,老板找他談心也無濟於事,就是不接受新的管理思路,隻好把他調到技術部做負責人,二廠由谘詢團隊先前招聘的兩個工程師和PMC經理接管聯合負責,三個人嚴格執行新的標準和要求,經過一個月的時間,二廠產量上升了近40%,一廠廠長看到前兩個廠的整改經曆,主動提出配合變革,保證每一項工作落地,通過倉庫整理、工作流程和參數標準化的一係列整改,一廠的生產效率提高了近20%,成本下降了15%,當然在問責過程中也有部分人受到了一定的處罰。

[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總共曆時四個月才全部完成,並初見成效,敘述過程看似簡單,但著實不易,裏麵的學問不小。其一,一定要有堅定的追責態度,不能隻管追究,不問結果,必須把每個問題查透,讓責任無處可藏,讓責任人確認,並將事情的詳細過程、處罰的原因和處罰結果公布出來,以便於全公司的人從思想根源上,對類似問題有一個全麵、深入的認識,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其二,對發現問題並主動改進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在這裏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責任人也可以是改進人,出現問題了要懲罰,能夠改進要獎勵,對事不對人是最重要的原則,其三,務必確保整個過程的透明性,事情處理的經過透明、獎罰賬目透明,把所有罰款都作為獎勵基金,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千萬不可罰多獎少,甚至讓員工覺得問責任製就是扣錢的借口。

在績效管理體係建設和執行的過程中,少不了問責製的保駕護航。它可以幫助HR分析,績效管理體係推行不下去的具體原因,如果是人為的幹預,就去解決人的思想,實在解決不了,隻能換人,如果是體係本身存在問題,可以追究到底哪有問題,問題的裉源是什麼,解決的辦法是什麼。相信如此一來,績效體係的落地問題將迎刃而解。

本節介紹了績效結果應用的五個方麵,分別是利益分配、崗位配置、培訓發展、榮譽稱號和績效改進,並對五個方麵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解決了第一章中提到的績效管理誤區之七——績效結果應用不合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