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當公司的戰略目標和計劃被清晰、直觀的描繪出來時,才更容易被員工理解和記住。戰略地圖是一個描繪公司戰略目標和計劃的有效工具,是用來揭示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和學習與創新四個維度之間因果聯係的可視化導圖。
步驟八 尋找財務層麵的主題
財務主題及詳細內容介紹
財務目標是平衡計分卡其他層麵目標和指標的核心,也是起點和最終目標。
通常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賺到更多的錢,一是更多地銷售,二是更少地開支。對應的,公司的財務目標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得到改善:一是收入增長,二是生產率提高。
收入增長可以通過增加收入機會和提高客戶價值兩種途徑實現。增加收入機會很容易理解,通過向客戶提供新產品、新服務來增加收入,比如當當是以賣書起家的,現在不隻賣書,還賣很多其他產品。通過開辟新市場或拓展新渠道,也可以增加收入機會,比如華為,以前主要市場在國內,現在已經成功地開辟國際市場。提高客戶價值是指通過與現有客戶關係的加深,來改善現有客戶贏利性,比如各大銀行,都會鼓勵現有儲戶開通本行信用卡,電信運營商辦寬帶綁定手機號等。
生產率提高戰略是財務戰略的另一個主題,它也可以通過改善成本結構和提高資產利用率兩種途徑來實現。改善成本結構可以從降低直接/間接成本和提高質量方麵入手,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不贅述了,提高資產利用率是通過減少既定業務量下所必需的勞動和固定資本來更加有效的利用財務和實物資產。比如,零庫存,再比如減少計劃內的設備停工時間等。
一般來說,收入增長比生產率提高更為容易,或者說改進起來,花費的時間比較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比較小。因為收入增長是一種短期行為,它是經營層出於對股東顯示財務成果的日常壓力而產生的行為,而生產率提高是一種長期行為,它體現了股東對資產價值長期且穩定增長的要求。當企業在收入增長和生產率提高這對矛盾的力量之間進行權衡時,就引發了財務層麵戰略的一係列平衡問題,同時也影響了戰略地圖其餘部分的組織框架。
企業生命周期對財務主題的影響
第二節中提到過,企業所在的生命周期階段會影響財務目標的選擇。
由此可見,在選擇財務層麵戰略主題時,要充分考慮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企業發展和人的成長一樣,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吸收營養和知識,學有所成以後,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有了財富積累才能安享晚年。回歸到企業管理上來,一定要根據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針對性的平衡長期與短期的財務目標,讓企業在創業時關注生存的問題,在成長時關注投入的問題,在產出時關注效率問題,在應得回報時關注收益率問題。
步驟九 尋找客戶層麵的主題
客戶主題及詳細內容介紹
客戶主題主要包括五類,它們分別是市場份額、客戶保持率、客戶增長率、客戶滿意度和客戶獲利率。
市場份額是客戶指標的起點,也可以叫做“計劃開始的地方”,計劃有了,還要用一些指標去衡量計劃在實現過程中的進展程度,而客戶增長率和客戶保持率就是這樣的指標,它們是確保實現市場份額的手段;實現客戶增長率和客戶保持率的終極目地,在於從客戶那裏,獲利更大的利潤,這也是客戶層麵與財務層麵接壤的地方!與此同時,不要忘記一個不爭的事實,即無論是客戶獲利率、客戶保持率還是客戶獲利率,都是建立在客戶滿意度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較高的客戶滿意度的支持,其他四類指標很難被實現。
經過大量的市場數據證明,客戶滿意度包含的最主要的三個指標分別是產品/服務特征、關係和形象。其中,產品/服務特征主要是指產品的價格、質量、可用性、可選擇性以及功能,關係主要是指服務和夥伴關係,形象主要指品牌。不同類型的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差異很大,對關係和形象的需求差異相對來說比較小。客戶的這種需求即是第二節中提到的四種客戶價值主張,也是企業的競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