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績效管理體係,需要在策略、指標和執行三大要素上下足功夫,這三大要素可由績效管理的定義中推導而來。

績效管理定義的第一句話“明確企業的目標”,指明了績效管理體係建設的第一要義——解決領導者的意識問題,正對應著績效管理的三大要素之首“策略”。明確企業目標是績效管理的首要前提,也是績效管理體係建設的基礎。如果企業領導者對公司存在的問題沒有清醒地認識,對績效管理的功能和作用缺乏基本了解,沒有下定決心推廣績效管理體係或隻是隨波逐流,那麼無論HR多麼專業,怎麼努力,都難以達成企業領導者的要求,在推進績效管理體係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反複。隻有領導者清醒地認識到,企業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出現這些問題,了解績效管理工具是什麼,能解決企業中的哪些問題,才能準確製定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讓HR合理地設計整套績效管理體係,從而達成企業目標。

績效管理定義的第二句話“找到衡量目標完成情況的標準,通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互動溝通,將目標層層傳遞”,對應著績效管理的第二大要素“指標”。指標是確保績效管理體係準確傳達企業經營目標的載體和紐帶,是保證員工齊心協力向同一個目標努力的最關鍵部分,可以說指標設計和分解得是否科學、合理,直接決定了績效管理體係的有效性。當然,指標的分解能力也是衡量HR專業能力的重要標準,要求HR即懂業務,又能以最佳方式向非專業人員展示指標,讓全公司員工清楚地理解並認同這些指標的設計邏輯和提取方法,同時將所有指標進行係統化的收集和管理。

績效管理定義的第三句話“對做得好的員工進行鼓勵,對做不好的員工了解情況並進行指導或處罰,通過分析找到問題所在,從而進行改正。”對應著績效管理的第三大要素“執行”。再好的績效策略和指標,如果離開強有力的執行體係作保障,都形同虛設。古人常以“得人心者的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論及帝王治國之道,經營企業與之道理相通,沒有員工鼎力支持,企業成長將步履維艱。績效體係如何執行才能做到“得人心”,這裏的學問比較深奧,涉及的領域也很廣泛,簡單概括五大原則:宣傳到位、導向積極、過程公開、結果公正、機製健全。每一個環節出現漏洞、每級員工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績效執行出現問題。除了依靠HR的引導和推動之外,公司中基層管理者對績效的理解力和執行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策略、指標和執行是企業績效管理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所有績效管理實踐中出現的誤區,都可以歸結為沒有處理好三大要素而引發出來的問題,所以對於績效管理的三大要素,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換句話說,隻要將這三大要素把握住,那麼績效管理體係建設的問題基本上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