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城市化進程中的治安防控體係建設(3 / 3)

動態環境下治安防控體係建設涉及麵很廣,內容很豐富,筆者認為,首先應抓住五個重點實施突破。1.加強快速反應機製建設。要以提高公安機關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對違法犯罪嫌疑人的現場捕獲能力為目標,建好接處警網絡,強化快速反應機製。建好遍布社會麵的報警設施,凡有報警站(亭、點)的地方,要規範設置統一樣式的報警提示牌。建好高度權威的指揮中心。對指揮中心的處警指令,任何警種、任何單位、任何民警必須無條件執行,不得拒絕或推諉。建好快速反應的接處警隊伍。就近處警,確保“快”字。專職110要堅持“有警處警、無警巡邏”的工作原則,並采取定人、定點、定時、定線、定責的“五定”措施,以點(車)為中心,以線為半徑,點、線、麵相結合,這樣既能節省警力和時間,又能占領空間,控製社會麵。2.加強卡口堵控網絡建設。要從現實鬥爭需要出發,設立省際卡口和市際民警值班室。凡與外省、市水路主幹道交界處,都要選擇合適的位置建設省際治安卡口和市際民警值班室;要在各縣(市)、區之間的重要連接點布建區際治安卡口,有的可將出租車查報站與區際卡口合二為一,發揮綜合效能;要根據城市派出所轄區治安特點布設區域卡點。省際卡口和市際民警值班室由市局統一規劃,其他卡口(點)方案報市局備案,統籌掌握。3.加強巡邏防控網絡建設。交巡警部門要結合創建“平安大道”和實施“暢通工程”活動,把警力最大限度地推向路麵,要科學地布置警力,將巡邏的觸角向治安情況複雜、案件高發路段延伸。水警部門要增加水上巡邏力量,嚴厲打擊水匪船霸。公安派出所要充分發揮社區巡邏防控的骨幹作用,組織民警、保安人員、聯防隊員,有針對性地確定巡邏時間、區域和密度,增強防控的打擊犯罪的有效性。4.加強群防群治網絡建設,進一步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製。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金融要害部門和單位,要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創建安全單位;街道、居委會、鄉村要積極建設安全小區、安全村,提高群眾自防、自衛能力。明確醫院、賓館、飯店、物業管理、加油站、收費站、車輛修理廠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發現、防範、控製和揭發違示犯罪的職責。要推動群防群治市場化,動員和激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防控體係建設,使有償的服務無限延伸。5.加強科技設施網絡建設。要增強“向科技要警力”意識,切實提高動態環境下治安防控體係建設的科技含量。要建成公安互聯網,使各類信息網上傳輸、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要建成專用通訊網,便於集中指揮、調度和一線民警現場查驗。要建成省際治安卡口、市際民警值班室和出租車查報係統,加大電子監控等器警械方麵的科技投入,使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人口管理、際地控製等基礎防範工作。

(四)要建設一支適應動態環境下治安防控體係建設的民警隊伍

民警隊伍建設不僅是治安防控體係建設的基礎,也是城市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堅持政治建警和依法從嚴治警,廣泛開展素質教育,提高民警投身治安防控體係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民警服務於城市化進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練兵,使一線民警掌握轄區內的地形地貌、交通狀況、人員情況、地理區位等,不斷提高治安防控實戰能力。要抓住城市化建設的大好時機,建立健全隊伍管理規章製度,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高素質民警隊伍,樹立公安機關和城市窗口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