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伯特戰役結束後,尼米茲把注意力轉向馬紹爾群島的西北方向。美軍做好了進攻的準備。
在馬紹爾群島戰役開始前的準備階段,尼米茲給美軍登陸部隊提供了更多的戰艦,使艦隻總數增加到300艘,包括12艘航空母艦(715架艦載機),還有475架岸基飛機。
中太平洋聯合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決定,為了避免美軍進攻時遭受重大傷亡,對重要島嶼采取了占領的策略,跳過不重要的島嶼。
尼米茲製定了1944年1月攻占馬紹爾群島的初步計劃。尼米茲提出同時攻占誇賈林、沃傑和馬洛埃拉普等環礁。
可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馬紹爾群島作為大規模的反攻基地來說顯得太小。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要求尼米茲兵分兩路,一路進攻馬紹爾群島,另一路進攻東加羅林群島的威克島和庫賽埃島、波納佩島、特魯克島以及其他島嶼。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命令很難讓尼米茲接受,因為它提出的任務太重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要求進攻威克島的理由是用來進行照相偵察,但吉爾伯特群島能夠滿足這個要求。
日軍隻把威克島用於補給和運輸,美軍攻占威克島也隻是用於補給和運輸;如果攻下威克島,尼米茲需要投入一個步兵師或者一個海軍陸戰旅。
加羅林東部的庫賽埃島容易攻下,但庫賽埃島的氣候潮濕,不能作為大型的空軍基地。而埃尼威托克適宜建立臨時的海空軍基地,能夠通往加羅林群島、馬裏亞納群島和日本本土。
經過尼米茲的反複要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經過研究後,采納尼米茲的建議,美軍不用進攻威克島和庫賽埃島了。
1943年11月30日,尼米茲認為日軍在誇賈林的防禦得到了加強。日軍有足夠的時間對各灘頭和水道布設水雷,在島上修築更多的火力點,部署更多的火炮和者增調更多的防禦兵力。
尼米茲認為,美軍登陸艦隊需要更好的空中支援,潛艇支援,更多的艦艇和登陸船隻,特別是需要驅逐艦、護衛艦、履帶登陸車和搭載登陸部隊炮艇,機動靈活的炮艇在壓製島上日軍的炮火方麵作用很大。
尼米茲提出,為保證美軍登陸成功,並降低傷亡,美軍的火力準備所需的彈藥至少是塔拉瓦環礁登陸時的3倍。
尼米茲還提出,用岸基飛機對島上的日軍兵營、人員和軍事設施進行持續的轟炸;出動航空母艦的艦載機進行幾天的轟炸;再用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進行幾天的轟擊。
所有的艦載機和艦艇都要加強訓練,如果訓練有素,攻擊時的效果會大大增強。
尼米茲將進攻日期定為1945年1月31日。馬紹爾群島登陸作戰的代號為“燧發槍”計劃。
根據經驗美軍應該先攻占有機場的島嶼,美軍在先攻占哪個島嶼上出現了分歧。有些軍官主張跳過東馬紹爾群島進攻誇賈林;有些軍官認為應該先占領沃傑和馬洛埃拉普。
1943年12月4日,鮑納爾少將指揮快速航空母艦編隊空襲了馬紹爾群島,一架艦載機在誇賈林環礁的上空對誇賈林拍了照片。原來,誇賈林環礁建有一座轟炸機簡易機場。
得到報告後,尼米茲決定不進攻馬紹爾群島最東端和離吉爾伯特群島最近的島嶼,而是繞過這些島嶼,直接進攻誇賈林環礁。
尼米茲製定了具體的計劃:先進攻沒有設防的馬朱羅島,馬朱羅島的礁湖能夠為美軍的勤務大隊提供錨地;第二天,同時在埃尼威托克環礁的誇賈林島的南北兩端登陸;登陸部隊應盡快占領埃尼威托克環礁。這一次,尼米茲又采用了“跳島”戰術,直接進攻誇賈林島,越過了4個日軍建有機場而且防禦體係完備的環礁,即越過沃傑島、馬洛埃拉普島、米利島和賈盧伊特島。
斯普魯恩斯、特納和史密斯強烈要求進攻沃傑和馬洛埃拉普兩個環礁,但尼米茲仍然堅持自己的決定。尼米茲解釋說,在誇賈林戰鬥開始前,快速航空母艦、馬金環礁、塔拉瓦環礁和阿貝馬馬島的飛機都能夠壓製住4個日軍機場的飛機。事後證明,尼米茲的決定是正確的,使太平洋戰爭縮短了幾個月。
根據“燧發槍”計劃,攻島之戰的總指揮是第5兩棲編隊司令特納;美國陸軍步兵第7師組成在誇賈林島登陸的南部登陸部隊,由特納指揮;第4海軍陸戰師組成北部登陸部隊,由康諾利指揮,負責攻占羅伊一那穆爾島;希爾指揮預備隊和美陸軍第27師的1個營,美陸軍第27師的1個營將進駐馬朱羅島。
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的任務是把5.3萬人的登陸部隊護送到3個島上。第58航空母艦特混編隊是第5艦隊的主力,擁有12艘航空母艦、8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和36艘驅逐艦,任務是包圍3個島嶼,同時迎擊從特魯克基地出征的日軍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