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合施工任務特點,宣傳勞動衛生知識:近年來,先後擔任大秦線陽張段、遵郭段寶中線、南昆線等路內外施工任務,僅隧道就達100多座,其中寶中線六盤山隧道最長達6千餘米,位於煤層瓦斯隧道有的為高有毒有害氣體隧道。為此,我們針對不同時候不同任務的性質,積極做好衛生防護知識的教育。1985年初大秦線陽張段有幾座3千米以上的隧道,為了避免打幹風槍,把風鑽工組織起來,辦了為期1周的防塵學習班。把職業病的危害,發病原因,病理和臨床症狀進行了係統的教育,使風鑽工們深受啟發。有人不懂什麼是矽肺病。現在明白了粉塵吸到肺裏是出不來的。凝結在肺裏就會患職業病,會終身致殘。
1993年秋我局施工六盤山隧道掘進進入高潮,曾發生一起施作業人員和司機都出現頭昏腦脹、惡心嘔吐、個別昏倒的現象。對此在抓緊改善通風設備的同時,充分利用工地廣播、黑板報將有害氣體的危害、中毒的前驅症狀以及如何預防、急救等知識做了為期1周的現場宣傳。同時對通風困難的作業場所改用有軋運輸出渣,減輕了塵毒汙染。由於教育深刻、宣傳及時,因勢利導、措施得力,有效地改善了勞動衛生環境。1993年寶中線長達6千米的六盤山高原隧道勝利貫通。
(3)結合疫情、抓準時機宣傳普及衛生防病知識:1992年春,我局大部分人員都進入了京九線,駐江西太和縣上甫鎮與當地村民接觸頻繁。當地肝炎、痢疾、肺結核、傷寒等傳染病發病較髙,髒亂差衛生的現象嚴重威脅著職工身體的健康。對此,我們利用當地有線廣播,在群眾聚會看電影等有利時抓向群眾宣傳衛生知識。動員當地群眾和職工行動起來,開展群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創建文明衛生村鎮活動。我們還分別深入到各隊職工住房,通報、宣傳當地傳染病的預防知識和措施,使全局近來2000多名職工在施工期間未發生一起傳染病流行,有效地保障了施工任務的順利寒成。
(4)結合隊伍素質,聯係實際加強衛生教育,強化職工衛生意識:在基層,廣大職工之所以對衛生知識、防病治病、膳食營養衛生等方麵的知識迫切需求,說明職工的衛生意識的增強和我們對健康教育不夠造成的。
普及衛生知識,關鍵在於如何增強衛生意識。要從宏觀的角度去宣傳,去認識,移風易俗,改造環境的意義。把衛生宣傳教育工作引向製度化、普及化、目標化。隻有讓群眾掌握了衛生知識,學會了自我保健,才能有效地改變環境衛生,克服飲食衛生中的不良習慣,引導向營養衛生、身體需求方向發展,最終提高職工生命質量。
運用多種形式,開展衛生科普宣傳開展衛生科普宣傳,方法各有千秋,如:首先是辦好牆報、黑板報和各種衛生小報,使三報內容實在,主題鮮明突出、簡明扼要,語言通俗,畫麵新穎,具有藝術感染力。同時宣傳形式靈活,運用小知識,小評論詩歌、搜畫、順口溜、衛生宣傳畫等形式,以便使刊載的科普小知識能給人以美感,激起大家的興趣,引發求知欲和好奇心,滿足衛生知識渴求。並且做到職工在那裏,我們就把“三報”辦到那裏。
總之,衛生科普宣傳是一項長期性、群眾性的工作,不單是衛生人員的事,各級領導,全社會都有責任。是關係到民族盛衰,國家強盛。講衛生不光是為了個人,也是為了集體,為了社會。衛生科普是造福人類的美德、社會文明、人類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後我們要把衛生宣傳同改善社會風氣結合起來,移風易俗。個人衛生同公共衛生結合起來,把身體健康同完成施工任務結合起來,通過廣泛的衛生宣傳教育,攻變職工精神麵貌提高職工健康水平。鐵路工地給水衛生鐵十六工程局防疫站陳春生於國書水是生物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人的一切生理功能都離不開水。因此飲水是人體生理的必然要求。同樣,我們在施工生產生活中也離不開水,有了水各項施工任務才能順利完成。
但是生活飲用水選擇、管理和使用不符合衛生要求時,往往會造成水媒傳染病的流行,如霍亂、傷寒、痢疾和病毒性肝炎等。其次由自然地質因素的影響水中某些礦物質發生變化也可引起某些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和軟骨病,其次各種水源容易被工農業及居民點汙水汙染,飲用被汙染的水源,可能造成施工隊伍疾病的流行,嚴重影響施工生產任務的完成。為此,隻有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做好給水衛生,保證施工隊伍有足夠安全衛生的飲用水源,才能不斷提高隊伍的健康水平,為施工生產任務完成提供保障。
1.鐵路施工隊伍的水源衛生情況鐵路施工隊伍的特點是點多線長,高度分散,流動性大。所以飲用水源很難固定,常常是就地取水,由於選擇餘地極少故水質衛生都比較差。根據我局兵改工後施工隊伍飲用水統計看,飲用水源主要有以下三種:
地麵水:暴露於地表的各種水體都為地麵水。施工隊伍在南方一般使用的有江河、湖泊、池塘、水庫以及泉水等。這些水源的時點都是露天水源,隨季節變化和流經地域環境的影響,水質和水量都不穩定。根據我局南北方南昆及寶中線的飲用水統計,主要問題有:
水質和水量隨季節變化,雨季水質都會受到輕度泥沙、雜物的汙染,水質混濁。
水源常受工農業生產中廢水汙染,有時出現化肥農藥、汞、鉛有毒害物質。
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都比較高,尤其是受到居民點和廠礦汙染的水源更為嚴重。
地下水:所謂地下水是由天然水和地麵經過土壤滲入地下形成,依據地質結構可分為淺層地下水(淺井)深層地下水(深井)和自然流井(泉水)三種。其特點:地下水一般經過地層的自過濾:①物理性狀較好;②除淺層外不易受地表汙染;③水質受地質的影響,可能出現高氯、低碘、高鐵等有害物質;④相對密封易於保護;⑤水源周圍群眾中沒有腸道傳染病流行及水源性地方病。
天然水:所謂天然水係指大氣中水蒸氣遇冷凝集,形成雨、雪水,一般屬於軟水,無機鹽含量極少。由於收集時常受汙染,所以飲用天然水都需經消毒後方能飲用。我局除在西北黃土高原及華北大同工點等工地偶有使用外,一般用得極少。
根據我局的實際我們認為,建設工地生活飲用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汙染,分別采用物理過濾、消毒和淨化等方法,使之符合國家飲用水的衛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