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體檢進行結核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的報告
我廠分別於1990和1991年對10年以上工齡和3-9年工齡職工進行了體檢,結合體檢我們再次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現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和工作體會兩次體檢調查範圍總人數3031人,占同期全廠在冊職工總數4080人的74%,符合流行病學調查的基本要求。在調查範圍內應檢人數2939人,應檢率達96%,實檢人數2813人,實檢率為95.71%,符合全紡協工作組製定的流行病學調查細則的要求。同期本廠同一範圍內,門診及住院病人中發現活動性肺結核病人14名,患病率為497.68/10萬,菌陽病人1名,菌陽患病率35.54/10萬,空洞病人1名,空洞患病率35~54/10萬。
結合體檢進行結核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有這樣幾個特點:①體檢不像單搞結核流行病學調查那樣單純,體檢資料項目很多,而與流行病學調查相關的主要是胸透,這就要求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人員對體檢表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需要進行整理,得出相關結果;②流行病學調查結合體檢進行,不用另起爐灶,組織專門班子,隻要在體檢開始時,按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需要提出要求,保證原始資料的完整,就可達到目的,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心中有數,同時也要求體檢人員心中有防癆意識;③體檢中不可能發現所有病人,這就要求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在平時注意疫情動態,掌握活動期病人的動態資料,否則體檢後仍然難以得出完整的調查結果。
1.資料分析
(1)活動性病人發現情況“988年流行病學調查後除做好已知病人的治療及管理工作外,我們一直注意門診和住院病人中新發現病人和疫情監測。14名病人中體檢時已知的8名,體檢期間發現的4名,其中廠外就診發現3名,廠內發現1名,體檢後發現2名。
從病人發現情況看說明以下兩點:
1)應注意平時的發現工作:14例病人中有近60%的病人是體檢時已知的,說明平時發現的重要,如果僅靠幾年1次的體檢或調查來發現病人勢必漏掉多數病人,而且即使是體檢期間發現的4例病人也有3例是在廠外醫院就診時發現,仍屬日常工作的範圍。真正在體檢中發現的病人僅1例占,說明流行病學調查後工作的重點應放在日常工作中的疫情監測上。
2)要提高本廠胸透的陽性率:兩年體檢實檢人數2813人,僅發現1例活動性病人,占14例活動性病的7%,14例病人中僅5例在本廠發現占36%,體檢時已知8例病人中有4例在本廠發現占50%,而體檢後新發現的2名病人全部在廠外發現。這些數字說明本廠胸透陽性率低而體檢發現率更低,這是在今後工作中要努力提高的。
3)新登記率:在結核病防治統計中目前常以發病新登記率(簡稱新登記率)來表示發病趨勢:
說明:本廣1988年6月流行病學調查,流行病學調查後1988年下半年新發現病人1例,1989-1991年新發現13例,共14例,本表中1988年新發現2例病人中有1例係上半年發現不在本文14例之中。
4)患病率:與1988年全國結核病監測資料、廣西紡織係統1988年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桂林紡織係統1988-1990年資料相比,患病率與全國水平接近,而比廣西、桂林紡織係統高,也高於1988年本廠流行病學調查時患病率。
2.討論
對調查工作的探討:結核調查工作雖然對發現新病人、掌握疫情動態有一定意義,但畢竟是一項耗費較大人力、物力的工作,本次調查結合我廠體檢進行未另起爐灶,但這樣的機會畢竟不是每個單位都經常有的,而且資料整理和總結仍需專人進行耗費時日,所以不宜做為常規工作。有條件的單位3-5年進行一次為宜,平時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對病人的治療、隨訪管理上。
要重視傳染源的控製:我廠兩次流行病學調查均發現菌陽病人,雖對本人重視了治療,但在其周圍人群中是否還有潛在傳染源並未能掌握。雖然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如將菌陽患者周圍接觸較密切的職工召來體檢,但不能說就控製了傳染源。從患病率與年齡、性別、工種關係的分析中看,動力男青年發病率高,而菌陽患者恰在其中,提示我們必須重視傳染源控製。
要重視統計學知識的運用和疫情的動態觀察:在調查資料的分析中必須重視統計學知識的運用,一組資料數據如果不經統計學處理就急於下結論,往往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例如我廠疫情判斷如果僅從兩次流行病學調查的絕對數字上看很容易得出疫情上升嚴重的結論,但經過統計學處理,分析了群體差異帶來差異的因素,同時又看到動態發展呈上升趨勢,就不難得出我廠疫情穩中有升的結論。提高了警惕性,加強了責任感。
加強基層隊伍的健康教育
基層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千頭萬緒,多年來我們在基層衛生工作中始終把對職工的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在注意提高職工自我保健能力上受益匪淺。幾年來,我局基層菌痢、肝炎、結核等常見傳染病發病率穩定,職業病近年來無發病。我局已連續3年被北京市愛衛會評為愛國衛生運動先進單位,我們具體做法是:
1.領導重視,黨政工衛齊抓共管加強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是提高職工自我保健能力的基礎。是深化初級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做好基層衛生宜傳教育工作,經常給黨委和行政領導彙報職工需求,宣傳健康教育的意義,使黨委和領導從口頭重視轉變為行動上的積極支持,主動並親自抓落實。對健康教育做到“三保”即保人員落實、保活動有經費、保黨政工團緊密配合齊抓共管,把健康教育作為隊伍管理的經常性內容。每年初定期召開衛生工作宣傳教育會議,製定當年衛生宣傳的計劃,做到月有安排、旬有活動、季有檢查、年終有總結。由於局黨委和行政領導重視支持,1994年上級有關業務部門來我局檢查基層健康教育普及率達80%以上。現在我局基層人人講衛生、愛清潔蔚然成風,職工隊伍素質逐年提高,各種疾病明顯減少。
靈活機動搞宣傳,堅持做到四個結合:
(1)結合季節變化進行衛生宣傳:這主要是針對季節性傳染病傳播流行的特點來宣傳,如冬春季節我們就提前宣傳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知識,學會如何防止受涼,注意洞內施工與洞外的溫差大的保暖要領。做到勤曬被褥,經常到室外鍛煉增強抗病能力。夏秋兩季提前重點宣傳腸道傳染病的知訪,積極防治菌痢和傳染性肝炎,防止食物中毒,搞好飲食衛生和五大場所的管理,教育職工講究個人衛生,養成“四洗手”的好習慣(飯前、便後、下班後、回家洗手1985年我局在剛進入大秦線陽張段時疥瘡皮膚病在部分段隊的職工中流行,局防疫站得知情況後立即在全工地開展了防治疥瘡的宣傳教育活動,讓職工們了解疥瘡皮膚病的病因和傳播方式,同時加強了個人衛生管理,及時將防治藥品發到職工手裏。由於宣傳教育與防治結合及時,不到10天的時間就有效地控製了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