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友情(2 / 3)

《快樂的科學》

當然,在世界上到處存在一種愛的延續。在延續中,兩個人的渴求指向另一種新的渴求,指向共同的更高的目標,即位於他們上空的理想。可是,誰熟悉這種愛情呢?誰經曆過這種愛情呢?它的正確名字叫友情。

《快樂的科學》

盡管我對一夫一妻製的成見做過讓步,但我絕不承認人們的這一觀點:這種婚姻的男女雙方是平等的。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平等。男女雙方對愛情的理解是不同的,對愛情的前提條件,即一方不應要求另一方的情感及愛情觀與自己雷同,理解也有差異。

《男女對愛情的偏見》

女人的愛情觀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徹底的靈與肉的奉獻,毫無保留,毫無顧忌,甚至一想到奉獻如若帶上附加條件就感到羞愧、惶然。在這種無條件奉獻的情況下,男人的愛情便隻是一種信念:女人沒有別的信念。男人一旦愛上一個女人,他就要從女人那裏得到愛。這樣,他與女人之愛的前提條件就相距十萬八千裏。除非世上也存在要求自己完全奉獻的男人,果如此,他們也就不是男人了。男人如果像女人那樣去愛,他就會淪為奴隸;但女人如果像女人那樣去愛,她就會成為更加完美的女人??

《男女對愛情的偏見》

“瘋狂的惡魔”,然而,愛神厄洛斯隨時都在笑話這類讀神者—恰恰是他們,一向是愛神最偉大的寵兒。

《快樂的科學》

女人無條件放棄自己的權利,這激情的先決條件是男人不要有同樣的激情,不要有同樣的放棄、。倘若雙方都為愛情而放棄自我,我真的不知道會出現何種結果,也許是人去樓空吧?女人希望男人把她當做占有物接受,希望完全獻身於“被占有”,故而期盼得到一個接受她的男人,而這男人又不付出什麼,相反隻應使他變得更豐富,亦即經由女人的奉獻使他的力量、幸福和信念不斷增強。我想,“女人奉獻男人接受”這一理所當然的矛盾,人們是不可能通過任何社會契約、也不可能經由要求平等的良好意願而超越的,那麼,符合心願的倒是,不要老是把這一矛盾的冷酷、可怕、難於理喻、不道德等屬性置於眼前,因為從全麵考慮,愛情乃是天性,大凡天性總是有點“不道德”的。

《男女對愛情的偏見》

隻愛一個人是一種野蠻的行為。因為,其他的人將因此被犧牲。對於上帝的愛也是這樣。

人很不容易把自己看作一個上帝,下身就是理由。

女人的愛情還包括忠誠,它是從愛情定義中派生出來的;而在男人,忠誠很容易被當做愛情的後果,比如當做謝意、特殊的情趣、所謂的心靈親睦等,但從不屬於男人之愛的本質。所以人們有理由說,在男人身上,愛情和忠誠是天然對立的,他們的愛情即為占有的願望,而非奉獻和放棄,《男女對愛情的偏見》

男人創造了女人—從何而創呢?

從他的神—他“理想”中的肋骨

(N像。a言和M)

臉——就隻有一張臉的女人,除臉之外,她身上再也找不到絲毫的內涵;而那些明知她與魔鬼沒有兩樣,且有著永無止境的欲望,卻依然和她交往的男性,也未免太可憐了。但是,能夠滿足男性的願望,給予男人最大刺激的,卻又非這種女性莫屬。男人為她尋找靈魂——且一直地找下去。

《人性的》

能夠承諾的東西—行動可以承諾,感情則無法加以承諾。

畢竟感情這種東西太複雜了。一個人如果向誰承諾要永遠愛他、永遠恨他,或永遠對他忠實,這明明是在虛應別人一項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

但是,如果另有別的企圖時,表麵上,他依然可以終生地愛你、恨你和對你忠誠,因為在同一種行動當中,可能包占有的願望每次又以占有為結局??

男人絕少承認正是“占有”才維持了他的愛情,事實上,這正是他的占有欲更巧妙、更令人懷疑之處。他不輕易承認,一個女人對他已經沒有什麼好“奉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