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之外》
今天,一個認識者很容易認為自己是上帝的動物化。
《善惡彼岸》
“為了認識本身的緣故而認識。”一一這是道德設下的最後的圈套,這樣,人們再一次完全地陷入道德中。
《善惡彼岸》
誰從根本上是教師,誰就隻在與他的學生的關係中嚴肅對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
《善惡彼岸》
一旦人們把其認識告訴了別人,人們就不再熱愛其認
《善惡彼岸》
人們必須對好和糟作出回敬,但為什麼恰恰向給我們造成好或糟的人?
《善惡彼岸》
憐憫在一個進行認識的人那裏有一種幾乎發笑的作用,正像細嫩的手在一個獨眼巨人那裏的作用一樣。
關於自己談得很多,這可能也是自身隱蔽的一個手段。
在讚揚中比在譴責中有更多的糾纏不休。
麵對任何的派別。——一個牧人總是還需要一隻帶頭羊,——或者他本身必須有時是閹過的公綿羊。
在嚴厲的人那裏,親密是羞恥的一件事——和某種寶貴的東西。
與心理學和意識要素的評論(所謂的非自然科學)相比較,自然科學的最大可靠性正是建立在把陌生之物當做研究對象的基礎上,而且這研究對象充滿著矛盾和荒謬。自然科學不把熟悉的事物當做研究對象??
《“認識”的起源》
隻要人們還輕視,人們並不仇恨,而是隻有當人們相等地或更好地評價時。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哈姆雷特——深深地看到事物的真正本質。他覺悟,卻不願采取行動。因為他知道,他的任何行動,都不能對事物的永恒狀況有任何改變。同時,如果你說他應把紛亂的狀態恢複正常,他會把這種責難看成滑稽、可笑或貶低這種責難的價值。Wl悟扼殺了活動,因為要行動就需要一種幻象的帳幕——這便是哈姆雷特的智慧。
《誕生》
證明他們的存在,並非由於他們的行為——行為往往有著暖昧不明的定義,並不可信——當然也不是因為他們的“職業”,因為它隻代表一個階段——而應是以新的意識形態,來解釋昔日的那種宗教“信仰”。高貴存在那深具自信,且自行追求高貴靈魂的人身上,並非庸俗的人所能求,也非庸俗的肉眼所能見,更不是庸俗者所能否定的。-——所謂高貴的靈魂,即是對自己抱持敬畏之心。
《彼岸》
在一團和氣中沒有什麼人的仇恨,但正是因此有太多的人的鄙視。
《善惡彼岸》
當人們訓練其良心時,良心就咬和吻我們。
《善惡彼岸》
“高貴”是什麼呢?“貴”這個形容詞,對於今日的我們,又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這個統禦世上賤民的天空——日益變成不透明的鉛白色。高貴的人又如何出現,又如何為人所知呢?
我在街頭巷尾聽到這一解釋,我聽到民眾中有人說:“他認識我。”於是自問:民眾到底是怎樣理解“認識”的呢?當民眾需要“認識”時,他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他們需要的無非是把某種陌生的東西還原為某種熟悉的東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