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沉默者——他的眼神猶如尋寶者找到寶物一樣。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發現了別人隱藏於靈魂深處的秘密。從中,他獲悉了以往從未聆聽過的知識。就某些事情而言,他對於生者或死者認識得過於清楚,他知道這兩者之間的秘密之後,便保持沉默,不再言語,即使別人間他,得到的也隻是輕率的回答罷了!——我似乎可以想見,為何那些著名的曆史學家,會突然沉默下來。
我們的萌發——有許多東西在早期即存在於人性中。由於是在萌芽時期,尚很微弱,以致沒人注意到它們的存在。經過一段很長的時日後,才會突然綻放開來。這也許需要長達數世紀的光陰,然而那些東西卻也因此變得強壯而成熟。對某些人而言,似乎在某個時期會嚴重缺乏某種天賦或某種德性,不過——讓我們耐心地等待吧!若是我們有時間等待,就等到他們的孫子或曾孫那一輩吧!總有一天,他們會將其祖父的思想或祖父本人也未曾察覺的本性表現出來。
K91光》
《知識》
作家寫東西時,不隻是要讓人了解,同時更要讓人無法了解。無疑的,一本書的目的,就是要人百思不得其解——也許這就是作者的真正意圖——作者並不期望他作品的含意,簡單到不用大腦就可理解。
一個高貴的靈魂,總是要審慎地選擇對象來傳達它的理想,同時也樹立藩籬以隔絕“其他的人”。
《知識》
一無所知,比對許多東西都一知半解為好!
《查拉圖斯拉如是說》
“你們最喜歡的不是那些將你們帶出險境的人,而是將你們引離正路的誘惑者。倘若你們果真有這種企望的話,我認為那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恐懼乃是人類原始而基本的感覺。透過恐懼,一切事情都可得到解釋,包括原罪與道德。。恐懼也造就了我的道德——也就是我的學問。
對野獸(包括潛伏在人類內心的野獸——‘內在之獸’)的恐懼,乃是人類最早便具有的感覺。
這種長久以來之古老的恐懼最後變得十分靈敏,而又富於精神性和知識性——我想這就是現在所謂的學問。”
常常有些做兒子的會背叛自己的父親。有趣的是,在有了兒子之後,做父親的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都隱藏著一座花園和耕地。用另一種譬喻來說,我們都是一座活火山,終會有爆發的時刻。
求道者如是說著,而查拉圖斯特拉正好在這個時候回到洞裏來,而且也聽到了後麵的這一段話。他將一把玫瑰擲給求道者,並對其所說的“真理”莞爾一笑。“啊呀!”他叫道,“我剛聽到了什麼呢?真的,我覺得你瘋了,不然就是我瘋了。我要立即將你的真理倒過來。
恐懼感不過是我們的殊例,而勇敢、冒險與對未知事物的熱情中——總之,就是勇氣,我覺得這才是人類整個原始的曆史。
人類曾經嫉羨過最野蠻與最勇敢的動物,繼而乃將他們的一切精神據為己有。就這樣,他們成了人。
這種勇氣最後變得十分靈敏而又富於精神性和知識性。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何時告別才好呢?——你對於自己想要認識的東西,最好暫時與它告別吧!即使是短暫的片刻也好。當你要離開一個城鎮時,方知那些高塔都是聳立在那本來就高聳的屋頂上的。
如果不是在通向認識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恥要被克服,那麼,認識的吸引力是微不足道的。
“凡有認識之樹的地方,總是有天堂。”最古老的和最現代的蛇都這麼說。
《人性的》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由於自身遭遇而受苦極深的人,比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能夠知道更多的東西,他知道他的道路,並曾經對遙遠的、可怕的“你一無所知的”世界“了如指掌”:受難者這種精神上默默無言的崇高,作為知識的選民、“直接真傳的”和幾乎被犧牲了的人的驕傲,找到了各種必要的裝飾,來保護自己,不接觸他人伸出的憐憫之手,並且徹底反對在苦難上不相等的一切。深深的苦難使人崇高;它使人有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