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他的敵人?我相信,這一點很好地被學習過,它今天在大小範圍內千百次地發生;確實,有時已經發生較高的東西和較崇高的東西——當我們愛時,恰恰當我們最好地愛時,我們學習鄙視——但是,這一切是無意識地,無喧鬧地,無華麗地,帶著善之那種羞恥和隱蔽地進行著的,而這羞恥和隱蔽禁止嘴的莊嚴的言詞和德行形式。道德作為態度——今天在我們看來違背趣味。這也是一個進步,像我們的父親們的進步一樣:宗教作為態度最終違背了他們的趣味,包括敵視和伏爾泰學派的怨恨宗教(而一切東西從前都屬於自由精神的表情語言)。這是在我們的良心中的音樂,在我們的精神中的舞蹈,一切清教徒的祈禱,一切道德的說教和偽善,都不願與之調和。
正像在眾星的領域中有時有兩個太陽,它們規定了一顆行星的軌道,正像在某些情況下不同顏色的兩個太陽圍繞一顆惟一的行星而發光,時而以紅的光,時而以綠的光,然而又同時照亮這行星,並且用彩色的光把它淹沒,我們現代的人也如此地——由於我們的“星空”的複雜的機械學——由不同的道德所規定;我們的行動交替地以不同的顏色而發光,它們很少是明確的,——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做出彩色的行動。
《善惡彼岸》
我們在講述一幅我們看到的新畫時,會立即搬出自己過去所有的體驗。當然在講述體驗時,人們的誠實程度是有區別的。除道德體驗外,不存在別的體驗,即使在感知範圍也是這樣。
《快樂的科學》
一個道德主義者的學究和打小算盤的人說,有時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我尊敬和表揚一個無私的人,但是不是因為他是無私的,而是因為在我看來他有權利於另一個人而花費他自己的費用。夠了,總有這樣的問題:他是誰,那個人是誰。例如,在一個為了下命令而被規定和造就的人那裏,自我否定和謙虛的退讓不是一種德行,而是濫用德行,在我看來是如此。任何非自私自利的道德,——它無條件地對待自己,並且向每個人呼籲——不僅違反趣味,它煽動人犯玩忽職守罪,它是在博愛的假麵具下的一種附加的引誘,——而且恰恰引誘和損害較高級的人、較少見的人、有特權的人。人們必須強迫道德首先在等級秩序的麵前屈服,/k們必須把這些道德的蠻橫推人到良心中去,一一直到它們最後彼此清楚地知道,說“對一個人是正當的東西對另一個來說是合理的”,這種說法是不道德的。——因此,我的道德主義的學究和bonhomme(老好人),他是否也許理應得到人們的嘲笑,當他把道德(Moralen)如此這般地勸告為道德(Moralittit)?但是,當人們想靠說一個笑話博得聽眾喝彩和支持時,人們不應該有太多的權利;一點點的錯誤甚至屬於好的趣味。
我至今尚未碰到有誰(書本裏也沒有碰到)是作為人在看待道德並把道德當成一個問題,當做自己的痛苦、折磨、至樂和激情,這究竟是何緣故呢?顯然,道德至今根本不算一個問題,毋寧說是人們在經曆猜疑、不和、矛盾之後而達成一致的東西,是思想家在其中歇息、鬆弛繼而重新振奮的處所。我至今尚未發現任何人敢做道德的價值評估;我甚至發覺人們對科學嚐試的好奇心也滅絕了,心理學家和曆史學家那種被嬌慣的嚐試性的想象力也沒有了,本來,這想象力可隨便飛快捕捉到一個問題,又勿需費勁知道到底捕住了什麼。我幾乎沒有搜集到什麼資料,可供撰寫一本價值評估史(還想寫點有關價值評估的論文及倫理學史),以便激勵人們對這一曆史的愛好,增長這方麵的才能。不過我的努力全是枉然,今天我才意識到。那些道德史學家(尤其是英國人)的確無足輕重,連他們自己通常也很輕信地服從某種道德的命令,充當替這道德扛招牌的侍從而不自知;仍在重複基督教統治下的歐洲那至今一直被人忠誠傳誦的民間迷信:道德行為的本質特征就在於無私、否定自我、犧牲自我呀,就在於同情呀。
《善惡彼岸》
《快樂的科學》
你歡樂地度過這時代吧!
讓時代的不幸與你遠離!
你的光輝屬於遙遠的世界,
在你,同情無異於罪孽!
適合於你的信條隻是:
保持純潔!
《快樂的科學》
法國的心理學家們——此外今天何處還有心理學家?——總是還沒有備嚐他們在betisebeoise(市民的傻事情)方麵辛酸的和多種多樣的娛樂,簡直仿佛??夠了,他們因而顯示了某種東西。例如,福樓拜,魯昂市的正直的公民,最終既沒有看到、聽到也沒有嚐到別的什麼東西:這是他的自我煩惱和更高雅的殘酷之方式。現在,為了替換——因為它已成為無聊的——我推薦另一件事情供大家取樂。這是無意識的狡猾,靠這種狡猾,中等的一切善良的、豐滿的、正直的精神與較高的精神及其任務處在某關係中,那種精巧的帶刺的耶穌式的狡猾,這種狡猾比在自己的最好的時刻中的這個中間等級的理智和趣味要一千倍地更精巧,——再一次地證明了本能在迄今所發現的一切種類的才智中是最有才智的。簡言之,你們心理學家們研·究在與“例外”鬥爭中的“規則”的哲學:在這裏你們所有的這個活動你被預定在星的軌道上,
黑暗與你星星何幹?
我們(是)不道德主義者!——這個世界它和我們相關,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不得不恐懼和去愛,這個出色的命令和出色的服從(構成的)幾乎看不見聽不到的世界,這個在任何考察中都“差不多”的世界,這個吹毛求疵的、棘手的、尖刻的、脆弱的世界:是的,針對著愚蠢的觀眾和眾所周知的好奇心,這個世界得到了很好的捍衛!我們已被編織進有關義務的一個嚴密的網和織物中去了,而且無法從中自拔——,恰好在這裏,我們是“有職責的人”,甚至連我們(也在內)!有時,我們在我們的“鎖鏈”中而且在我們的“劍”之間很好地跳著舞,這是真的;常常,這簡直也是真的:我們對此咬牙切齒,並且對我們的命運的一切嚴酷的秘密無法容忍。但是,我們應該做我們所希望的事情:針對我們,蠢才和觀察說:“這是沒有責任的人。”——我們總是有反對我們的蠢才和觀察!
他們在這個前提條件下所犯的普遍錯誤,就是堅持認為各國人民、至少是順民在道德原則上具有共通性,並且從中推導出對你我的絕對約束力;要麼反其道而行之,當他們明白民族不同、道德迥異的這一真理後,又做出所有的道德均無約束力的結論。這兩種做法皆等同兒戲。他們之中的較為高明者也是犯有錯誤的,他們發現並批判一個民族對該民族舞台,對神靈和神的惡毒是充分夠了!或者,還更清楚地說,在“好人”那裏,在“homobois"(善良意誌的人)那裏,??在你們那裏,去作活體解剖!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快樂的科學》
要小b某些人,他們非常重視人們指望他們在道德的區分中有道德的機智和精細!當他們一旦在我們麵前(或甚至在我們身旁)犯錯誤時,他們決不請我們加以原諒,——他們不可避免地成為我們的本能的誹謗者和損害者,甚至當他們還仍是我們的朋友時。——健忘的人是極幸福的,因為他們也“了結了”他們的愚事。
《善惡彼岸》
為了教導人養成符合道德的習慣,就必須掃除美德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的可能性。可事實上的確存在著這樣的結合!比如,盲目的勤奮既是甘當工具的人的典型美德,也是發財和成名的途徑、醫治無聊和情欲的療效顯著的毒劑,然而,人們對於勤奮那極大的危害則晦莫如深。所謂對人的教育,就是試圖通過一係列的吸引和好處而形成個人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這方式一旦成了習慣、本能和激情,就必然反對個人的根本利益,必然“有益於大眾”。我常常看到,盲目地一味勤奮,的確導致名利雙收,但也奪去肌體器官的敏銳與靈巧;它使人享受名利,也是抗禦無聊和情欲的主要手段,但同時使感官遲鈍,使心靈麵對新的刺激而失控。(在所有時代中,我們這個時代最為忙碌,它知道以現有的勤奮和財力將無所進展,故而隻能更加勤奮,獲取更多的金的道德的種種看法、人對人的普遍道德的種種看法,也就是發現並批判關於道德的起源、宗教製裁、自由意誌的種種偏見(也不排除是愚見),就誤以為這樣做是對道德本身進行批判了。
不僅我們的理性,而且我們的良心,都服從我們的最強大的欲望,都服從在我們心中的這個專製君主。
違背習俗地進行思考,這早已不是什麼優秀的智力行為,而是強烈、擺脫羈絆、自我孤立、倔強、幸災樂禍、邪惡的習性行為。異端邪說是巫術的側麵,它同巫術一樣,自然是不足稱道的,但也無害,或者說,本身還是值得尊重的。
《快樂的科學》
對內心衝動加以克服的那種意誌,最終卻隻是另一個或其他許多的內心衝動的意誌。
為了掙錢而找工作,這在文明國度幾乎人人都是這樣。工作是手段而非目的,所以,人們對工作並不精心挑選,隻要它能帶來豐厚的酬金就行。
《快樂的科學》
你們所能體驗到的最偉大事情是什麼呢?那便是非凡的輕蔑。是時,你們甚至會對自己的幸福感到厭惡,而理智與道德亦然!
錢;同樣,許多天才人物也是付出多,收獲少!我們的孫子輩也將會是這樣!)
《快樂的科學》
《善惡彼岸》
《查拉·序》
《快樂的科學》
具有一種才能是不夠的,人們必須還得到你們對具有才能的允許,——怎麼回事!我的朋友們?
《善惡彼岸》
想方設法把無聊從自己身上驅逐,這是人情之常,正如沒有興趣也幹活一樣普遍。相對歐洲人來說,亞洲人更能忍受長久而深沉的寧靜,顯示出他們的優勢。亞洲人的麻醉劑也作用緩慢,要求人們忍耐,與歐洲的毒劑和烈酒那突發的效力迥異,這效力令人不怎麼舒服。
《快樂的科學》
每天的經曆——你每天的經曆是由什麼構成的?看看你經曆中的那些生活習慣——它們是不是由無數懦弱與怠惰所產生的結果?或者是你的英勇與卓越理性的產物?
即使兩者有極顯著的不同,這並不影響別人對你的賞賜,或你施予別人實際利益的價值。
但是這種賞賜、利益、名聲,或許可以滿足那些隻求心安理得的人,卻無法滿足你這“a繩的試驗者’‘,、有“良知自覺”的人!
《知識》
對於思想家和極富創意的奇才而言,無聊意味著靈魂“靜若止水”,這自然十分討厭,這靈魂本是幸福旅程和快樂之風的前導啊。可他們不得不忍受無聊,任憑它在自己身上施予影響。而這恰恰是下等人做不到的。
自己的意見——當別人問及你所不熟知的事,你們所說出的每一句話,事實上不能算是你自己的意見。這些隻是你為了順應自己的階級、地位和個性,所說出的一些外交辭令罷了!
“自己的意見”這種東西,一般是不會輕易表達出來的。
把輿論當真的人,就是那種把雙眼遮蓋住又戴上耳塞的人。
我喜歡短期的習慣,把它看做一種無價法寶,即認識許多事物直至它們酸甜苦辣之底蘊的無價法寶。我的本性完全是為短期習慣而安排的,包括身體健康的需要以及我能看見的大小事物。我總認為,這樣的安排使我永遠滿意。短期的習慣也相信熱情,即相信永恒。我發現和認識了這個道理,真值得別人羨慕呢。短期的習慣在白天和晚上向我靠攏,散播著深深的滿足感,以至於我不再有別的企求,也勿需比較、輕蔑和憎惡什麼了。
《快樂的科學》
在一個人被咒罵時進行祝福,這是不人道的。
有一種好意的傲慢,這傲慢顯得像惡意。
必須勸說德國人拋棄靡非斯特和浮士德,這二者代表著道德偏見,即反知識價值的道德偏見。
《快樂的科學》
《人性的》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對我們來說,從我們最好地做的東西中,我們的虛榮希望它恰恰被看作最困難的東西。涉及有些道德的起源。
《善惡彼岸》
你每天的曆史是個什麼樣子呢?瞧瞧你的習慣吧,每天的曆史就是由你的習慣寫成的呀。這些習慣到底是無數小怯懦和怠惰的產物呢還是你的勇敢之產物、你那富於創意的理性之產物呢?這兩種情況徑渭分明,但是你可能會得到人們同樣的讚美,你也可能給人們帶來同樣的功利。
不過,讚美、功利和尊敬大抵隻能滿足那些隻求有良心的人,卻不能滿足你這類考察人的人,這類人知道何謂良心。
《快樂的科學》
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感到羞愧,這是在階梯上的一級,在階梯的終點處人們也對自己的道德行為感到羞愧。
《善惡彼岸》
想報仇以及報仇之事——抱著滿腔複仇之心,想把它付之實現的事,恰有如激烈的熱病在發作,在等待發作過去的程序一般。至於懷抱著複仇心,卻沒有勇氣把‘它付之實施者,等於是患了慢性的疾病,或者是身心中毒症。因為,所謂的道德隻看意圖。是故,對兩方都給予相同的評價。一般一個人把自己的學識告訴別人時,他對那些學識的愛便不如往昔了。
《彼岸》
現代人的焦慮——愈往西方走,現代人的焦慮愈趨嚴重。是以,在美國人的眼裏,歐洲人都是喜歡寧靜並且有條不紊的。事實上,歐洲人的生活猶如蜜蜂或蜂鳥一般繁忙。在繁忙的生活壓力下,高等文化的果實,猶如季節的轉換般過於迅速,以致無法開花結果。活躍者,也就是那群一直無法靜下來的人,他們的高聲疾呼,並未能使情況穩定下來。所以我說——靜觀乃現代人最必要的修養。
這就是我的靈感經驗。“我也有這種經驗??”為了找到向我說這一句話的人,我相信我得倒溯回幾千年以前。
《有關查拉這個人》
迷失自己——當你發現自己的時候,也就是迷失自己之時了——這隻是對那些思想家而言。換句說,一個思想家如果一生隻有一個自己,那就未免太可憐了。
一個人傾向於允許自己被貶低、被偷竊、被欺騙和被剝削,這或許會是一個上帝在人之中的羞恥。
兩個人之間最大的隔閡,在於他們純潔的心靈無法相互的情形之下,前者受到的評價比較壞(因為,所謂的複仇者,時常會招致惡劣的結果之故),這種評價都有點短視。
《人性的》
《人性的》
《人性的》
《善惡彼岸》
溝通。不妨抱持和他是同誌的心情結識他。當你無法和他溝通時——告訴自己:“不要將他的臭味拿到鼻前來聞吧!”純潔的最高本能,便是將那些與你背道而馳的人,當成聖人,帶他們到奇幻、危險且孤立的境地。因為人類精神化的最高境界——除了神聖化,別無其他。隻要你能像沐浴時對自身肉體的坦誠相見似的,把對方當成高貴的靈魂來與他交往,那將再也不會有隔閡的。
《彼岸》
人和物——為何人類無法見到那些東西呢?那是人自己阻礙了自己,他把東西都給遮蓋起來了。
《曙光》
善是什麼?——所有能增強感情權力:權力的意誌和生命本身的權力的都是善。
惡是什麼?——所有削弱這一切的都是惡。
《反基督》
對優勝的東西的熟悉激怒人,因為它不可以被歸還。
《善惡彼岸》
你希望擁有一般人所謂的“公正眼光”嗎?那麼你要多觀察別人,並學習前人的人格修養,來激勵自己,並將這些修養表達出來。
《知識時代遺稿》
“你想給他留下好印象?那麼,你在他麵前就窘迫困惑逸,你應該追求竹子的道德,它長得愈高,就愈美麗而飄而內部則愈堅實強勁。
《查拉n 偉人》
當我們必須改變對某人的看法時,我們因而嚴厲地把他對我們所造成的不愉快記人他的賬下。
人們最好為其德行而受懲罰。
一個人為他的思想尋找一個助產醫士,另一個人尋找他對之能夠進行幫助的人,這樣,就產生出一次很好的談話。
孤獨的人說他要將自己從世上那些疲倦、情緒不佳、無聊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重返自然的懷抱。殊不知那些建築完全封閉住內心堡壘的人,卻往往是心靈的破壞者。他將永遠無法享用湧自心靈的生命之泉。
詩人們無羞恥地對待他們的經曆;他們剝削他們的經曆。
吧。”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人性的》
《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人隻能在不得不說時,才可以開口說話,而且隻能說那些必須說的話——其他的一定要閉口不談。
《人性的》
無選擇的求知行動,猶如無選擇的性行動一樣——都是一種下賤的本能!
《初期遺稿·哲學家》
我們的道德也應邁開雙腳,
且步履輕鬆,
須似荷馬之詩,
縱橫馳騁!
《快樂的科學》
完全沒有道德的現象,而隻有對現象的一個道德的解釋。
《善惡彼岸》
最重要的操守——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你今天沒有一件事是可以忍著不去做的,那麼今天將是失敗的一天,而且很可能危及明天。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名支配者,這種操守是不可或缺的!
《人性的》
在我們之間,連那些最有勇氣的人,也鮮有勇氣去認識真正的自己!
《偶像·a言和箭》
從一個人的談話中,可以明了一個人的內涵。因為,言語通常代表一個人心中的想法。當一個人說盡他心中的每一句話時,換來的卻常隻是無所謂的輕蔑罷了。有智慧的人往往都緊閉著嘴唇,但那些平凡的凡人卻說個不停。小b 別人會從你的言行中看扁你的。
《偶像·遊擊》
“並非你欺騙我,而是我不再相信你,這才使我震動。”
相反,我憎惡長期的習慣,它在我身邊就像暴君,使我的生活空氣凝固。有些事物的形態表明,似乎必然會由此產生長期的習慣,比如單一的工作職務,總與同一個人共處,一個固定的住所,始終如一的健康狀況等。是呀,我對自己的所有痛苦和疾病——一直是我的缺憾——是感激不盡的,因為它們留給我幾十條後門,使我得以逃脫長期的習慣。
但話又得說回來,我最不能忍耐之事,也是最可怕之事,就是完全沒有習慣地生活,完全隨機應變地生活,那樣無異於放逐我,是我的西伯利亞。
《快樂的科學》
人們以自己的原則想對自己的習慣加以壓製,或者辯護,或者尊敬,或者辱罵,或者隱藏:——具有相同原則的兩個人因而很可能想要某種根本不同的東西。
為了擁有正確的思想,熱情和熱衷是必要的。如此才能《善惡彼岸》
《善惡彼岸》
我以為大多數人不大相信高昂的情緒,因為那僅是瞬間之事,至多不超過一刻鍾。少數人由體驗而知高昂情緒可以持續較長時間隻是例外的情形。
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亦即代表軒昂情緒的人,至今還隻是一個夢,隻是一種迷人的可能性罷了,曆史尚未給我們提供任何確切的實例。盡管如此,倘若一係列有利的先決條件被創造和被固定下來,曆史也可能會“娩出”這類人。可惜這些條件目前無法湊齊,哪怕最樂觀的偶然機會也無法將它們湊齊。
也許,使我們心靈為之驚懼的下列特殊情感對未來人卻屬正常:在高昂和低落的情緒中動蕩;忽上忽下的感受;一種類似不停登梯和在雲端安歇的情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