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光與曝光。
測光與曝光概述。
有人說,攝影的關鍵是構圖,攝影是從構圖開始的。但我們必須明白,構圖首先必須有“物質”,在攝影中,這個“物質”不是簡單地指被拍攝對象,因為被拍攝對象並沒有留在畫麵上——留下的隻是影調。
在攝影的畫麵中隻有影調,我們能看見各種物體,隻是這些影調給我們形成的幻覺而已。
既然是這樣,攝影應該是從控製畫麵的影調開始的。
測光和曝光的目的就是控製畫麵的影調。
畫麵影調的控製是通過控製曝光量來完成的,影響曝光的主要因素有:照明光的強度,被拍攝物體的反光率,感光度,周圍環境的影響,主觀表現的需要。
其中照明光線的強度、被拍攝物體的反光率、周圍環境對光強度的影響共同決定了被拍攝物體反射出來的光到達成像器的強度,這些因素的綜合效果我們把它統稱為亮度。最後影響成像的是亮度,所以在攝影中,我們需要測量被拍攝物體到達成像麵的亮度。
一般感光度、光圈、快門共同決定了曝光量。感光度越高,得到相同的亮度的影調,需要光的亮度越低;感光度越低,得到相同的亮度的影調,需要光的亮度越高。我們在測光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感光度的影響。
有人說,在圖中看見了兩個人的頭像,這沒有畫麵呈現出一係列的影調錯,因為它把畫麵中的白色當成了背景,所看見的影像當然是兩個人的頭像。如果我們把黑色當作背景。
又能看見什麼呢?我們看見的是花瓶一樣的形狀通過測光,我們就可以得到滿足一定曝光量的光圈和快門組合。利用這組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就可以刻畫我們所需要的影調。攝影是用光書寫的藝術,也可以說是用影調來書寫的藝術。曝光的目的就是我們能自由地用影調來書寫。
6.2
測光。
測光是測量被拍攝物體反射光到達鏡頭的亮度,以確定為滿足一定曝光量的光圈和快門組合。
一定曝光量指的是什麼?這是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是這樣規定的:測光係統檢測反光率18%的灰板反射到鏡頭的光線強度,然後經曝光後,把它生成中灰色影調。
18%的灰板就是中灰色的,最後在測光後我們得到的影調也是中灰色的。在這裏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測光的原理就是對被拍攝物體影調的準確表現。
不過這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我們拍攝的對象是反光率18%的灰板。如果測光對象不是反光率18%的灰板,結果會怎麼樣呢?當對著雪地測光,然後曝光,我們會發現本來亮度很高的雪地變成了中灰色;對著木炭進行測光,然後曝光,本來漆黑的木炭也變成中灰色了。這不是測光原理有問題,隻能說測光原理非常的客觀——它會把測到的亮度,生成標準的中灰影調。
完成測光的器件,一是獨立式測光表,二是照相機自身的測光係統——內置式測光表。由於感光度會對曝光產生影響,在測量前,要向測光表先輸入感光度的數值,然後在拍攝位置把測光表對準被拍攝物體,就可以從表中讀出曝光量。請一定記住,測光表是以一定角度去感知拍攝物體反射光強度的,這個角度隻有和拍攝的方向一致,測光結果才準確。
測光表測得的是EV值。
EV值也就是曝光量。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使用測光表測得的EV值呢?我們最終是需要使用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去完成曝光,一定的EV值是和一係列光圈和快門組合相對應的。每個EV值對應著一係列的光圈和快門組合。比如EV值為9,那條紅色的斜線上的EV值就是9。我們沿著紅色的線看下去,f11和快門1/4、fi.6和快門1/15,這兩種曝光組合的曝光量的EV值都是9。有些測光表不需要我們先測得EV值,然後通過EV值去找對應的光圈和快門組合。可以在測量EV值的時候,在測光表上輸入光圈和快門其中一個數據,另一個數據就可以從測光表中直接讀出。
獨立式測光表測出來的數據隻具有參考價值,照相機不能直接使用。因為每個照相機鏡頭裏麵光學元件數量不一樣,光線每經過一個光學元件,強度會損失10%~20%,在拍攝時有些照相還會使用濾光鏡,這些都會造成光線的損失,而獨立式測光表在測量被拍攝物體亮度時沒有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為解決這個問題,一般使用內置式測光表。
內置式測光簡稱TTL,意思是測量通過鏡頭後的光線,這樣就考慮了鏡頭和濾光鏡等對光線的損耗。測光的光敏元件(SPD)緊挨著取景器(在圖中用A表示的位置)。這樣,光線經過鏡頭傳到取景器時,也就傳到了光敏元件。在測光時,照相機會自動檢測感光度,然後根據設置的光圈和快門中的其中一個值,測出另外一個值。不過TTL也有一個缺陷,當我們按動快門瞬間,反光鏡抬起,如果光線強度發生了改變,先前測量的值就失去了意義。
內置式測光也可以測量膠片上反射光的強度(圖中B的位置),這種測光模式我們稱為TTL-OFF。TTL-OFF測光由於是測量光圈收縮時實拍光圈,比光圈全開時雜散光小,因此成像質量高。
在具體的測光操作中,對於獨立式測光表,我們一定要先輸入感光度。
相機可以自動檢測到感光度。
我們可以測出EV值,也可以測出曝光組合中光圈和快門中的一個值。
定另一個值)。
關於測光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平均測光。完成測光表的數據設置後,我們把獨立式測光表放到照相機拍攝位置,對準被拍攝體進行測光。照相機內置測光,直接把鏡頭對準被拍攝物體。測光區域是照相機或獨立式測光表視角所覆蓋的所有區域。如圖6-6所示,圖中紅色、橙色、黃色區域就是測光區域,從下麵山峰一樣的圖我們可以看見,紅色區域在取景框中央,它的參考值最大。橙色和黃色依次遞減。所以平均測光,也叫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影響平均測光準確度的兩個重要原因如下:
首先,要保證測光區域和拍攝區域一致。獨立式測光表視角相當於鏡頭的標準視角,如果在拍攝時,我們使用長焦或短焦,獨立式測光表的測光區域和拍攝區域就不一致了,測光的準確度就會降低。即使是照相機內置測光,也要保證測光時鏡頭焦距和拍攝時鏡頭焦距一致。
其次,測光區域內有大麵積高亮度的物體或大麵積低亮度物體的時候,測光的準確度也會降低。特別是拍攝的主體被大麵積高亮度的物體或大麵積低亮度物體包圍的時候,主體的測光準確度降低。如果主體被大麵積高亮度的物體包圍,我們會得到主體會變暗的畫麵。主體被大麵積低亮度物體包圍,我們會得到主體會變暗的畫麵。
在實際拍攝中,平均測光主要用於室外風光攝影。在風光攝影中,地麵景物中亮度高的物體和亮度低的物體分布相對均勻,測光也就比較準確。但是我們還是應盡量避免單一亮度的物體大麵積出現,比如天空、草地、海麵等。
(2)中央重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主要以中央部分區域為主,周圍區域為輔。中央重點測光是為了突出中央區域的物體,而兼顧周圍空間的氣氛,特別適合人像攝影。
在中央重點測光中,如果主體沿著豎直或橫向分布,將會影響測光的準確度。在中央重點測光中,也應該避免大麵積亮的物體和大麵積暗的物體出現。
(3)點測光。平均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都是一種粗略的測光方法,點測光卻是一種精確的測光方式。點測光可以精確測取單個物體局部的亮度。如果我們在攝影中需要精確表達單個物體的細節,那麼就需要使用點測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