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俗話說“貨賣一張皮”,“皮”很美,不但能賣,而且能賣上好價錢。中國古代就有“買櫝還珠”的典故,可見包裝的重要性。好的包裝可以增加貨物的“賣相”,能帶給顧客賞心悅目的感覺,勾起顧客的購買欲,給顧客一個感性的購買理由。所以,包裝對於產品來說不僅僅是簡單物質性享受,更是一種精神性追求。

包裝是沉默的推銷員

產品包裝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價值和銷售,起著“沉默的推銷員”的作用。設計合理的包裝不僅起到保護產品、便於運輸和攜帶的作用。而且方便使用、美化產品、促進銷售,能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給產品包裝的過程中,要防止欠包裝和過包裝。欠包裝會因包裝質量不佳,使產品在裝卸、銷售過程中受到損耗或質量受到影響;過包裝則會因大大增加產品的成本而帶來不必要的利潤損失。

世界著名飲料企業百事可樂曾幾次借助包裝更新手段改變、強化其品牌形象,進而提升並鞏固了市場地位。

最初被稱為“布拉德飲料”的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晚出世12年。也正因如此,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百事可樂公司曾三次準備將自己出讓給可口可樂公司,可均遭到可口可樂公司的拒絕。此後不久,正當古茲(時任百事可樂公司總裁)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點子改變了百事可樂公司的命運,那就是更新包裝。百事可樂的第一家裝瓶廠比可口可樂晚了8年,但其包裝瓶的容積與可口可樂的相同,都是6盎司。當時的飲料均是同樣容積的包裝瓶。百事可樂認為,如能改用12盎司的包裝瓶裝百事可樂來銷售,想必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為了降低包裝成本。古茲用回收的啤酒瓶子裝百事可樂來銷售。這種品牌包裝更新策略,在“百事可樂,忠實伴侶,數量加一倍,價格仍5分”廣告的支持下,收到了非常好的銷售效果。使百事可樂絕處逢生。1936年,百事可樂盈利200萬美元,1937年更是賺420萬美元。

20世紀90年代中期,百事可樂為了再次挑戰市場領先者——“紅色”的可口可樂。決定在1996年放棄代表百事可樂視覺形象的紅、白、藍三色包裝色調,而改換包裝顏色:統一換成“藍色”。

1996年4月,百事可樂公司在英國南部的特威克機場把一架超音速協和式噴氣客機整個漆成藍色的百事可樂標誌。以此為始(在此之前,曾在巴林的一個小型的購物區做過初試),百事可樂公司將在海外20多個國家中的百事可樂運貨車、冷藏車和瓶罐等均統一換成藍色。為了使這次藍色包裝策略收到佳效,百事可樂公司決定展開強大的宣傳攻勢,甚至想將一麵藍色的百事可樂旗送上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百事可樂的這次統一換成“藍色”新包裝的行動,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對百事可樂的視覺識別,為衝破長期以來“紅色”(可口可樂)對消費者視覺、心智的包圍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

百事可樂實現包裝更新的支持點在迅速適應著競爭環境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包裝策略是和企業其他的營銷策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彼此之間互相聯係、互相滲透。包裝策略與產品的品牌策略、價格策略、營銷途徑策略等共同服務於企業的經營策略。

企業要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正確的市場營銷觀念的指導下,開展有效的營銷活動,采取有效的營銷策略,使企業更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擴大市場占有率。

皇軒葡萄酒源自法國的著名釀酒區,選用當地優秀的葡萄品種,並由法國資深釀酒師釀製而成。因此,這一點成為了皇軒葡萄酒與其他國內品牌的產品在中國進行市場競爭的主要賣點。從產品本身來說,皇軒是產自法國的葡萄酒,那麼,在產品包裝尤其是酒標設計中更要遵循法國葡萄酒的酒標設計,來體現自己獨特的身份。“皇軒禮帶係列”葡萄酒是定價在中檔的大眾消費產品。在其酒標設計中,以“禮帶”圖形化的訴求方式代替了繁雜的文字訴求,更加直觀、清晰。“禮帶”象征著品質的高貴且給顧客一種貴賓的禮遇感覺,將“皇軒”作了擬人化的表現,使品牌名稱又具有聯想空間,表現方式比較直接,適合一般的大眾消費者。皇軒葡萄酒工藝設計考究,采用鋁紙燙金工藝,強調品質感,包裝的精美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買理由。紅、綠兩種色彩區分了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紅綠與金色的陰陽互動又將普通幹紅、幹白與高級幹紅、高級幹白清楚地劃分。四款酒采用同一主體圖形,主要以色彩的互動關係去做產品區分,簡單又形象統一,加強記憶,同時也節約了傳播成本。皇軒葡萄酒一經推出,在市場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

包裝固然要突出產品的賣點,但是包裝更要以人為本,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這對於終端攔截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設計就是溝通,如何從包裝上表達消費者能讀懂易接受的訊息是至關重要的。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接觸葡萄酒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多,但是,由於國內飲酒習慣與國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大多數人對葡萄酒知識缺乏了解,所以無法形成對葡萄酒較普遍的飲用習慣。所以。皇軒葡萄酒尋找到了適合和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包裝。

但是,一種包裝無論如何經濟適用、如何出色地起到了保護和存儲產品的作用,如果不能起到推銷的作用,那就是失敗的。事實上,包裝最重要、最實際、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誘使顧客買下商品。

包裝不僅僅能使商品賣個好價錢,還能夠開拓新市場。一種商品如果既沒有明確的大廣告指引,顧客也沒有明確的購買目標的話,精美誘人的包裝就成為刺激顧客購買欲的重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顧客購買商品,就是在購買包裝,因為商品包裝是深入消費者心理的宣傳手段之一。

(1)求實心理。包裝的設計首先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也就是實實在在的價值。盡管包裝精美的商品比包裝較普通的商品更能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如果包裝華而不實的話,則會對長遠的商品銷售不利。比如老年人健康滋補品,如果包裝華麗,就會使其“形式大於內容”,隻能作為禮品偶爾性地購買,缺乏長遠發展的動力。

(2)求信心理。商品包裝應該突出廠名、商標,以減輕購買者對產品質量的懷疑心理。

美國百威公司的銀冰啤酒包裝,就是一個反映消費者求信心理的例子。當銀冰啤酒冷藏溫度達到最適宜時,其商標就會在瓶子包裝上顯示出來,這樣就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最佳的風味,更可以驗證商品的貨真價實,使消費者的求信心理得以滿足。

(3)求關心理。包裝應該是藝術的結晶,精美的包裝能激起消費者高層次的需求,而深具藝術魅力的包裝則能給購買者帶來美的享受,這是顧客形成長久型、習慣型消費的重要驅動力。大凡世界品牌,其包裝都十分考究,既有藝術的美感,又不流於膚淺的豔俗,這也是世界品牌能夠長期受到消費者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總之,一種優雅且成功的包裝,能夠讓生意變得順暢而持久。

(4)麵子心理。人都有較強的麵子情結,很多消費者都會因為麵子心理而做出超過自己支付能力的購買行為。精明的生意人往往能夠通過消費者這種麵子心理找到市場,腦白金的包裝與宣傳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5)炫耀心理。消費者的心理滿足需求遠比實用需求高,這就會表現為一種炫耀消費,此種消費是基於人們的炫耀心理。炫耀性商品的消費宣傳有助於獲取市場,尤其在時尚商品方麵,消費品的炫耀性本質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例如手機、手表等商品鑲嵌寶石,就是基於炫耀心理的包裝設計。對消費者來說,炫耀重在擁有,獲得的是心理上的滿足感。

(6)攀比心理。消費水平有不同的層次,這往往反映出了消費者所處的階層、身份以及地位,消費者的攀比心理就是從這種社會認同中產生的。與炫耀心理相比,攀比心理表現的是“你有我也有”,在這方麵,電子產品的銷售宣傳體現得最為明顯。這是由於電子消費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其攀比心理比較重。比如說電腦產品的包裝與宣傳,廠商就給所有的消費者塑造了這樣一個觀念:電腦普及。這樣,大多數還沒有電腦的人都會有股衝動。

產品包裝必須講究三個基本原則。①適用原則。包裝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商品。因此,首先要根據產品的不同性質和特點,合理地選用包裝材料和包裝技術,確保產品不損壞、不變質、不變形等,盡量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包裝材料;其次,要合理設計包裝,便於運輸。②美觀原則。產品包裝具有美化商品的作用,因此在設計上要求外形新穎、大方、美觀,具有較強的藝術性。③經濟原則。在符合營銷策略的前提下,應盡量降低包裝成本。

其實,不同牌子的商品質量隻有細微的差別,有的甚至毫無差別,然而,由於包裝的存在,人們往往會形成心理差異,而精明的生意人就是利用這種心理差異來展示商品的特征。事實上,包裝就是心理經濟時代的必然產物,比如酒、月餅等商品,要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打的就是心理戰。人們消費的重點不在於商品,而在於心情。

企業為了充分發揮產品包裝的促銷作用,在包裝設計上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形成了不同的包裝策略。現代商業活動中,商品包裝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大多數商品都有包裝,而且有些商品對於包裝的依賴性非常強,如果沒有更吸引人、更別出心裁的包裝,就無法打開銷路。

廣告是商品的軟包裝

廣告的目的是讓別人記住你和你的產品,就是從情感、視覺、聽覺等各種感覺出發,全方位、大肆地渲染產品、品牌,以“攻心為上”的策略,直搗人們的思想陣地和心理巢穴。其實,廣告就是做生意的一種心理攻勢。

德爾惠集團副總裁何苦曾經說過:“廣告其實就是跟人們打個招呼。”這句話極其經典,廣告確實如此。把產品、品牌用金錢層層包裹、藝術層層修飾、語言層層表白,攻入人們的內心深處。真正有價值的廣告就如同打招呼一樣,隻是通俗一語卻能夠命中人們的內心,獲得人們的關注,進而引起感情的共鳴。

相傳大詩人李白沿途飲酒做詩來到揚州,剛下船,就聞到一股奇異的酒香。李白很好奇,就聞著酒香一路尋去。李白走進了一條長長的酒巷,酒香也越來越濃。李白到了巷子的深處,最終找到了酒香的源頭。李白要了一壇酒,打開酒壇,頓覺酒香沁人心脾,於是他放開懷抱,大喝起來。自從李白喝了這酒,一傳十,十傳百,酒的生意迅速火爆起來,這種酒從此聞名遐邇。這就是“酒香引來酒中仙,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典故。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買賣要做好,至少需要兩個條件:第一,產品質量出類拔萃;第二,廣告效應好。如今,“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經被賦予更深層次的內涵。過去酒不多,好酒更少,因此巷子再深,人們都會覓蹤而至。而現在酒多,好酒也多,相互之間就有了比較,人們的選擇範圍也變得廣泛起來。

人們不需要再去主動尋酒,酒就會自動尋上門來,因為商家們競相推銷自己的“好酒”,廣告便應運而生。有了廣告,好“酒”自然就不怕巷子深。但如果沒有廣告,沒有宣傳,在當今這個蓬勃發展的經濟時代,別人就不一定知道你的產品。因此,無論是大生意,還是小買賣,廣告都是必需的宣傳後手段。

讓對方記住,是廣告成功的第一步。恒源祥曾經有一段經典廣告,廣告畫外音是“羊羊羊”,首先以羊聲抓住人們的注意力,給人留下印象。2008年新春期間,恒源祥的新廣告在電視台播放長達60秒,期間把“恒源祥是北京奧運會讚助商”連續說了十幾遍,生怕大家不知道一樣。其實,這就是“打招呼”的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強化、加深入們對恒源祥的印象,並提高品牌的認知度。

當然,要做好生意,不僅要用打招呼的辦法混個臉熟,還應該用些奇妙的絕招吸引對方。作秀就是絕招之一,這個方法往往能夠讓人很快記住你。作秀在美國是一種文化,無論是找工作,還是介紹研究成果,都要“秀”上一段。事實上,作秀就是一種深入人心的廣告手段,它抓住的是人的好奇心。

廣告是一種重要的營銷手段,就算巷子不深,也應該適時地進行宣傳。有些公司,策劃著更有創意的廣告以宣傳自己的品牌,對廣告追求創新理念。有些經營者則采取一些比較隱秘的廣告手段,比如著名企業譚木匠集團。

譚木匠集團是一家生產實用工藝品的企業,主要產品為木梳。一直以來,譚木匠集團既沒有采取經銷商的方式來經營產品,更沒有采取媒體廣告的方式來推廣產品,而是采取加盟店的方式來銷售產品。店內的每一個銷售人員都需要詳細地向顧客介紹產品的工藝以及保健用途。譚木匠集團不僅要求職員具有良好的禮儀,更要有耐心,其中反複介紹產品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譚木匠采取的這種宣傳手法效果非常好,不僅省下了高額的廣告費用,還得到了高層次的廣告效應。

事實說明,幾乎任何產品都離不開廣告宣傳,這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商品銷售策略。因為它可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又可以給商家帶來更好的收益。

然而,不是所有的廣告都能起到如此好的效果。廣告不在於大小,而在於是否能引起消費者的關注,而大部分廣告宣傳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就在於商家沒意識到這點。

有位經銷商花了5萬塊錢做了一個特別大的戶外廣告,幾個月下來,銷售量卻沒有達到理想目標。後來,有人問起這次巨型廣告的效應,他說:“假如你在最繁華、最高的大廈上投放了一塊大型戶外廣告,與此同時,兩邊緊挨著兩塊比你的廣告牌還要大的戶外廣告。作為對這裏的廣告位最為關注的人,你現在能告訴我:除你的品牌之外,另外兩個廣告牌是哪個品牌在做嗎?”很多人都回答不出來,隻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大略地描述廣告的某些特點或廣告語大概的內容。由此可見,如此巨大的廣告都沒在最關注人群的心中留下什麼印象,又怎麼會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所以,廣告宣傳要想引起消費者的關注,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廣告設計應考慮受大眾的喜歡。一般而言,普通的消費者是很少刻意去看廣告的。大多數消費者麵對廣告,都習慣一掃而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廣告不能在短時間內給人們留下印象的話,那麼就等於失去了一次宣傳機會,隻有等下一次宣傳機會的到來,然而,如果廣告內容依舊如此無趣,消費者下次也一定會一掃而過。

在廣告設計中,有一個“3.15原則”。這個原則指出,廣告的主要訴求應該讓觀眾在3秒鍾內明白,廣告表達字數不超過15個。隻有在這個範圍內的廣告,才能最大限度地讓觀眾記在心裏。因此,廣告應該提煉好核心廣告語,遵循“3.15原則”設計廣告內容,讓內容先進入消費者的視野,提升廣告效應。

其次,廣告主題也應緊貼消費者利益。廣告傳播的低層次要求就是讓消費者記住商品,高層次要求就是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一般來說,品牌的知名度隻能給消費者提供購買參考,在廣告中,利益關注比品牌知名度關注更重要。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看到讓人大倒胃口的“俗廣告”,其廣告效應非常好;而一些專業人士覺得很好的廣告,卻賣不動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雅廣告”盡管設計得“引人入勝”,但是並沒有“扣人心弦”,沒有從消費者的利益角度闡述廣告主題,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廣告中所描述的東西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怎樣的特別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