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路易十四常以他的沉默寡言征服臣子們。他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朕即國王”,簡潔明了而又氣勢磅礴。“我會考慮的”是他用來回答大臣們請求或陳述一件事的簡短而有力的答複之一。
其實,路易十四年輕時曾經以高談闊論和喋喋不休而聞名。沉默寡言是他後來自我克製和修養的結果。在公開場合,別人會因為他的沉默而惶恐不安。“說得越多,自己的秘密和真實想法暴露得也就越多。”路易十四深諳此道,他從對方喋喋不休的話語中,抓住破綻或把柄,在需要的時候,就以此來製服他們。路易十四的沉默使周圍的人惶恐不安,他也以此牢牢地控製了他們,這正是他權力的基礎。
聖西蒙在描述路易十四時說:“沒有人像他一樣,懂得如何去用各種技巧抬高自己的言辭、自己的一抹微笑甚至是一抹眼神。他創造了差異,威望也因寡言而得到了提升。”少說多聽常點頭是所有人應該遵循的社交原則,因為言多必失。遵循這一社交原則會讓人受益無窮,因為個人的威望會因為沉默而得到提升,特別是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說那麼多的話,而是以沉默來代表你的所思所想,這樣既能使別人無法洞察自己的真實意圖,而且還會讓自己顯得更具權威,更加高深莫測。
首先是少說。少說不但可以給對方多說的機會,還可以避免暴露自己的內心秘密,更可以避免說錯話,得罪他人。
其次是多聽。曾有哲人說:“寧可把嘴巴閉起來使人懷疑你的淺薄,勝於一開口就證實你的淺薄。”這句話值得你深思。另外,多聽就不會聽漏別人的話,聽錯別人的意思,這樣,自己對對方的認識就不會是片麵的、錯誤的,並且對方說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
最後是常點頭。常點頭不是讓你隨聲附和,做個沒主見、沒個性的應聲蟲,而是避免成為別人眼中的“刺頭”。多點頭能表示你的關注和對對方觀點的讚同,即使有意見,也要先聽完對方的話後再提出,切忌中途打斷別人的談話。
(2)55%的信息都是通過身體語言來傳達的
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後,盡管美軍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滅,但是在國會議員中,還有為數不少的議員反對美國向日本宣戰。
在一次會議上,當大家為戰還是不戰而爭論不休時,羅斯福突然要站起來,因為他雙腿殘疾,所以平常總以車代步。當他掙紮著要從椅子上站起來時,兩名白宮的侍從慌忙上前想幫他一把,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羅斯福憤怒地將他們推開。
於是,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羅斯福搖搖晃晃地掙紮著,從椅子上緩緩地站了起來。然後他滿臉痛苦卻倔強地堅持站著,默默地看著周圍的人,一言不發。最後,國會做出決議:對日宣戰!
運用身體語言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如在傾聽對方講話的過程中,為了表示你沒“走神”在認真傾聽,眼睛應看著對方,並不時地以輕微的點頭或搖頭來表達你的觀點。身體可略微向前傾,切忌把整個身子靠在沙發上朝後仰;也不要東張西望;或不停地用手摳鼻子、撓頭發;也不要翹起“二郎腿”,不停地搖晃;或在沙發上不停地扭動身子。這些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有時並不是話說得越多越好,因為更多的信息是通過身體來傳達的。科學研究表明,在所有的交流過程中,55%的信息都是通過行為舉止來傳達的。
不管你談話時抱著什麼樣的心理,你的身體都會把這些信息透露出來。同樣的道理,其他人的身體也會把這些信息傳遞給你。如果意識到這些,你就能夠更加準確地從對方的身體“讀”懂他人,從而把握社交的主動權。
所以,有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言語來表達,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以傳達內心的想法,而且,還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讚美別人,抬高自己
商場上,聰明的商人總是把讚美當作一種習慣,對別人的可讚之處毫不吝嗇的大加讚美,使得人們樂於同他在一起。
實際交往中,人人都需要讚美,要讚美首先得發現美,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用心靈去感悟值得讚美的東西,那樣你的讚美才顯得不空洞和虛偽。
人不僅需要物質獎勵,還需要精神鼓舞。滿足一個人的這兩樣需求就可以調動他的積極性。
羅伯特在一家鋼鐵公司工作多年,是一位科室主管。羅伯特觀察到,公司總裁每次演講都非常的精彩。
於是,羅伯特稱頌公司總裁的演講如何受到眾人的好評,如何振奮人心總裁聽到後果然很高興,並開始留意羅伯特。
以後,羅伯特屢屢讚美過很多人,均被總裁看在眼裏。一年後,羅伯特被任命為公司的副經理。
許多人納悶,就問總裁怎麼會做這個決定。總裁說:“羅伯特最大的資產就是能發現他人的長處,而且具有讚美他人的品質。”
無論哪個人都期盼得到稱讚和肯定,這樣,他們的自信心和力量也會增強許多。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一句短短讚揚的話語,可以改變別人的一生,也能為自己創造新的生機。
讚美貴在精湛、濃鬱和恰到好處,它如同綿綿的溫馨,使人感到純美的感情。言出於心,擲地有聲,使別人自願同你接近。“贈人以言,重於珠玉;傷人以言,重於劍戟。”適度的稱讚是智者駛入他人心靈的加速器。
比利在即將被選為副經理時,忽然有一位董事表示反對,這個意外的出現,使比利的任命擱置下來。
比利從朋友那打聽到這個董事有收藏古籍珍本的嗜好,每當遇到知音和稱讚時就非常興奮。
比利打電話給這位董事,真誠地說:“如果在你的書室能欣賞到被人們讚譽的寶書,將是我一生的榮幸。”
於是,董事邀請比利來到自己的書室,並向比利介紹了部分古籍的來曆。
比利一邊看一邊由衷地稱讚,感謝董事讓他大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並時不時地向董事投去欽佩和敬仰的目光。
通過這次交流,董事對比利當副經理的事完全讚成。而比利也敬佩董事的博才,兩人成了知心的朋友。
讚美別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別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於發揚被讚美者的美德和推動彼此友誼健康地發展,還可以消除人際間的齟齬和怨恨。
讚美別人是一件好事,但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讚美別人時要審時度勢,掌握一定的讚美技巧,主要技巧包括:
(1)因人而異
人的素質有高低之分,年齡有長幼之別,因人而異,突出個性有特點的讚美比一般化的讚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對於老年人,他們總希望別人不忘記他當年的業績與雄風,同其交談時,可多稱讚他引為自豪的過去;對青年人不妨語氣稍為誇張地讚揚他的創造才能和開拓精神,並稱讚他的確能夠前程似錦。
(2)情真意切
雖然人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但並非任何讚美都能使人高興。能引起對方好感的隻能是那些基於事實、發自內心的讚美。相反,如果無根無據、虛情假意地讚美別人,他不僅會感到莫名其妙,更會覺得你油嘴滑舌、詭詐虛偽。真誠的讚美不但會使被讚美者產生心理上的愉悅,還可以使你經常發現別人的優點,從而使自己對人生持有樂觀、欣賞的態度。
(3)翔實具體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非常顯著成績的時候並不多見。因此,交往中應從具體的事件入手,善於發現別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長處,並不失時機地予以讚美。讚美用語愈翔實具體,說明你對對方愈了解,對他的長處和成績愈看重。讓他感到你的真摯、親切和可信,你們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
(4)合乎時宜
讚美的效果在於見機行事、適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飲到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當別人計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時,開頭的讚揚能激勵他下決心做出成績,結尾的讚揚則可以肯定成績,指出進一步的努力方向。
許多人之所以很難與人相處,就是因為吝嗇自己的讚美,不願把溫暖人心的讚美之言奉獻給別人。要知道,真誠的讚美可以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