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相信朋友錯了,而是因為金錢不能買到真正的朋友。有錢的人可能比沒有錢的人交友廣泛,但隻有“真心相對,肝膽相照”的才是知己。“酒肉朋友”隻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他們隻會在你身上打主意。比方說,當大家各自擁有一個蘋果的時候,“酒肉朋友”隻會想辦法連你那個也奪去;但若是真心朋友,即使隻剩一個蘋果,也會共同分享。所以,我們應該牢記那首《戒酒》歌中的話:“都說是人逢知己千杯少,危難時酒肉朋友見過誰?”我們更要明白:酒桌上的朋友,如同拿在手裏的假幣一般;酒桌上的友情,往往像喝酒一樣,當時酩酊大醉,但是一夜就醒。
酒話如同瘋言癡語,明白人都知道,說得越慷慨激昂,越斬釘截鐵,越是一錢不值,千萬不能相信他們,更不能把他們當作真正的朋友。酒桌上,燈紅酒綠中暗含著攻城掠地,稍不留意,就會滿盤皆輸,一潰千裏。
正如古人詩中所說:“結心可以同生死,結麵哪堪共貧賤?結麵”,要的就是麵子上的風光,高朋滿座,賓客盈門,一呼百應,一唱百和,不過是圖個熱鬧風光的場麵。“結麵”朋友,可以是成百上千,一旦有難,肯定是作鳥獸散。很多人都愛吹噓自己認識這個認識那個,真到節骨眼上用人,請他幫忙的時候,那個人撓著腦袋想了半天,噢,大概什麼什麼時候和他喝過一頓酒,他的酒量可不小,能喝八兩哪!“結麵”朋友,就記住了個“八兩”,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其實,酒桌上的朋友,多是逢場作戲。一起吃吃喝喝,熱鬧熱鬧也就罷了,別太當真,別太入戲。至於商場上功力深厚的“結麵”朋友,千萬要多留個心,酒不醉人人自醉,一旦被人稱兄道弟成了“鐵哥們兒”,你就算入了他的套兒了。試想,情同手足的哥們兒兄弟還能有二心嗎?還能斤斤計較嗎?還能暗中提防嗎?於是乎,糊裏糊塗把自己賣了,還替人家數錢呢。
當然,有很多人最後成為朋友、成為商業夥伴都是從酒桌上開始的。當今社會,酒精似乎成了衡量人際關係的標準,而那一杯杯灌進肚子裏的酒似乎已經成為了交情甚至友情的代名詞。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酒桌上,人們已經習慣把喝酒當成了一種手段,當成了一種證明感情的試金石,而本身的涵義已經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中國有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是“成事在酒桌”,生意場上的合作稍有失誤可以用“酒”補救。雖說酒桌上沒有真正的友情,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承認,現在這個社會,離開了酒桌,很多事情都談不攏、辦不成的。
商場上要結交社會名人
商場上結交名流可以獲得更切實的幫助。如果你立誌在商界幹出名堂來,首先就要想辦法接近商界名流,與其交往,建立良好的信賴關係。一旦與你建立了信賴關係,他就會考慮:“替這個人找個機會造就人才吧。”如此一來,你的命運可能會大有改觀,甚至可能一層層地脫胎換骨,一步步走入上層社會。可能你還沒有真正認識到,有名的人往往有深遠的影響力,一句讚許的話就可能使你受益非淺。
攀龍附鳳之心大部分人都有,誰都希望有個聲名顯赫的朋友,一個明星,或者隨便什麼大人物。如果能躋身於他們的行列,自己也就沾上了榮耀,在別人眼裏也就身價大增了。所以對於一個商人來說,用盡辦法,絞盡腦汁,一籌莫展的時候,適當地借助一下“名人”的名氣,或許可以讓你遇到的問題迎刃而解。當你身邊實在沒有合適的說客幫忙時,也可以從名人中拉一位借用一下他的地位和聲望,充當你與被求者溝通的媒介。
我們這裏所進的“名人”,是頻繁出現在媒體,曝光在大家麵前的,是大家眾所周知的。甚至隻要是你的周圍,身邊的圈子裏小有名氣的人都可以算作是“名人”,而借助“名人”效應,最主要的就是這個“名”。隻要牢牢抓住“名”,巧妙地加以利用,對你的人生、事業會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下麵介紹一些和名人交朋友的方法:
(1)提前了解名人的有關材料
這方麵的材料要盡力廣泛搜集,多多益善,力求全麵詳細。比如他的出生地、過去的生活經曆、現在的地位狀況、家庭成員、個人興趣愛好、性格特點、處世風格、最主要的成就、最有影響力的作品(歌曲、著作……)、將來的發展潛力、他的影響力所及的範圍。總之,凡是與他有關的材料,隻要能搜集到的就盡力去搜集。當然,也許你搜集到的有些材料是關於他的隱私的,那麼就要特別慎重,切忌不能輕易傳播出去,更不能作為日後“要挾”他的把柄,隻能作為你全麵地了解他的參考資料而已。
(2)托人引薦
這是比較常用的辦法,一般托那些與社會名人交往密切的人作為中間人引薦,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名人對與他交往密切者所引薦來的人,自會刮目相看,鄭重地對待你。
找中間人需要注意的是:你要讓中間人盡可能地了解你,並獲得中間人的充分信任和欣賞,這樣他才會有積極性去引薦。中間人對一個不太了解的人,或不太賞識的人,是不會輕易出麵引薦的。貿然引薦,會令名人不高興,也會降低了他自己在名人心目中的“印象分”。
(3)自己主動結識
這也是較多結交名人心切的男女通常采用的辦法,即“冒昧”地給名人寫信、打電話,主動提出結識要求,這種方式也不乏成功的案例。需要提醒一點的是:當你“冒昧”地給名人寫信,而且又希望名流能回賜佳音時,千萬別忘記隨信附上寫好地址、姓名並貼足郵票的信封。
(4)容易結識名人的場所
對於政界要人、影視明星、歌星、球星、巨富等名人來說,他們經常會出入一流的地方。這些一流的地方就是結交名人的理想場所,隻要努力尋找,到處都有。比如高爾夫球場、高級賓館的健身娛樂場所(遊泳池、保齡球館、咖啡廳)、一流的影劇院和音樂廳、高級商場等,甚至高級理發店、酒吧都有可能是名人出入的地方。
出入一流的地方,不知不覺就會培養出一流的習慣和氣質,這就是所謂近朱者赤。常去一流的地方,了解一流場所的規矩,也可體會到一流人物的生活方式。即使未結識上名流,能學到一些東西也是值得的。
(5)不要刻意尋訪名流
一些名流不是你想結識就能結識上的,有時再費心機也是徒勞的。因此,不要刻意去尋訪名流,本著自然的態度,隨緣而定,有緣分的話,你也許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與之相識;沒有緣分的話,就是近在咫尺也無緣相會。比如你想當場得到作家、歌星、球星、影視明星的親筆簽名並不難,但因此而與之相識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
(6)要有信心和誠意
名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取決於崇拜者的多少。一般來說,名人於自己的崇拜者是很客氣、很歡迎、很感激的。如果想結交你所崇拜的名人,就要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信心。比如,可以寫信請教,因為寫信很簡便,名人又能收到。當然,你的信要有獨特的地方,提的問題新鮮,甚至能啟發他思考問題,能引起名人的興趣,那肯定會得到滿意的回答。托人介紹去結識名人或者到有名人參加的社交場合去接近他們,結識他們,也是與名人主動交往的一種形式,更要表現出自己慕名而訪的誠意。俗話說:“心誠則靈”,隻要心有誠意,總有一天能得到名人的理解和青睞。
(7)不卑不亢,稱讚不宜過分
跟名人打交道,不要拘謹也不要太直太露。舉止言談,要落落大方,不要給人以諂媚、討好的感覺。每個人都會對名人懷有敬佩之情,如果很真實地表達你的欽佩之情,適當地奉承一下也未嚐不可,但一定要讓他感覺你的稱讚是發自內心,發自肺腑之言。因為他們聽慣了吹捧話,甚至有些麻木,你再多而又俗套的吹捧也難以打動他的心和引起他的興趣,要想衷心地讚美的話,不妨找些別人尚未想到的話題。
(8)以平常心對待名人
名人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樂,也會有很多缺點,切不要把他們“神化”,風光的外表之下也許有不為人知的地方。你既要想到他同樣可能有令人失望的地方,也要理解名人的苦衷,不要因為你寫信、求見,受了名人的冷遇就橫加指責,大肆嘲弄。要知道,一個名人的社交機會太多,崇拜者也很多,因此有可能顧不過來,可能造成某種失誤、失言。如果你能體諒、支持他們,真心誠意地批評幫助他們,名人也會感激不盡的,甚至會因此跟你結為知己、至交。
(9)慎重選擇話題
交談前,一定要對你所崇拜的名人所從事的職業、專長有一定的了解。如果第一次給人留下了好印象,就為今後打交道打下良好的基礎。交談中,你的真本領會使名人刮目相看,甚至引為知己。初次交談時間不要過長。切忌班門弄斧,不懂裝懂,說些外行話。談他的成就時,一定要多談一些他最為得意的成績,而不要“抓不到重點”。最好選擇一些能顯示出你對他關心的問題,如最近去了哪些地方?身體狀況如何等。這些話體現了你一直在關心名人,處處為名人著想。
要保持談話輕鬆,不要談起那些令人沮喪的而且純屬你個人的事。不要告訴他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不痛快、你的疾病,以及你所遭受的多種不公正,因為這些與名人無關的話題太沉重,太令人沮喪,又隻屬於你的私事。
(10)不要怠略“背運”的名人
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一定有他一些特殊的才識、天賦,即使此時正走“背運”,你一定不要忽略,相反這正是結識他的絕佳機會。他走下坡路時,很多崇拜者會棄他而去,正當他深感世態炎涼、人情淡漠,你此時去結識他,多說一些相信他、鼓勵他的話,會令他十分感動,所謂患難見真情,他一定會視你為知己,日後東山再起,你就是他的座上賓。
在與“背運”的名人結識時,當你們相互還不十分熟悉時,千萬不要談及他的近況,而是把話題集中在他過去顯赫的成績上,既能把他帶到過去的輝煌時光從而受到鼓舞,又避免揭傷疤。當你們已十分熟悉後,再聊他現在的日子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