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一見嚴武和“燕山雙鷹”激鬥正酣,馬上一揮手,眾捕快便紛紛拔刀,直撲麵馬車旁邊的蘇媚兒!下手之狠出手之快,分明是欲置蘇媚兒於死地!蘇媚兒措手不及,臉上蒙麵薄紗一下被淩厲刀鋒蕩開!
嚴武顧不上“燕山雙鷹”,隻好轉身來保護蘇媚兒。他一手拉著蘇媚兒左躲右閃,一手舞劍拚命抵擋凶狠捕快們的攻擊。以寡敵眾,刹時間險象環生!
“燕山雙鷹”眼見嚴武抵擋不住,很快也出手加入戰團。他們的目的是把蘇媚兒完好無傷帶回長安,因此自然就和嚴武化敵為友,共同對付京兆尹衙門的捕快。雙方殺得難解難分。
有三位武功高手保護自己,蘇媚兒便置身事外,解下背後的“雷鳴古琴”席地而坐,神定氣閑彈奏起來!
躲在戰團之外的楊府管家楊洪偷眼一打量,頓時豁然開朗!怪不得這個布衣出身的女琴師,會令大唐帝國宰相心驚肉跳,寢食難安。甚至不惜動用京兆尹衙門捕快,也要置她於死地……
原來蘇媚兒的容貌,像極了貴妃娘娘楊玉環。其時六宮粉黛無顏色,楊貴妃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不免恃寵而驕。之前因和唐明皇李隆基鬧別扭,已經有兩次被逐回楊家。楊家所有人自然心驚肉跳,生恐唐明皇愛上別的妃子從而使楊玉環失寵,進而殃及整個楊氏家族。而安祿山也看到了這一點,就把深肖楊貴妃的蘇媚兒悄悄供奉在幕府,準備在適當時機,拋出這把殺手鐧,一舉摧毀楊氏家族勢力!
也許是受蘇媚兒鏗鏘激越琴音的影響,嚴武和“燕山雙鷹”精力暴漲,越戰越勇。本來人數占優的京兆尹衙門眾捕快漸漸招架不住。後來見自己人不斷倒斃,終於呼喊一聲,一哄而散。
“燕山雙鷹”和楊洪嚴武正莫名其妙,蘇媚兒突然按琴驚呼:阿弟!你也來了嗎?
接著便是一聲長嘯,一個年輕的勁裝少年從一棵大樹上一躍而下。手中的鐵胎強弩機頭大張,恐怖地對著楊洪和“燕山雙鷹”!
三 英雄所見明察千裏
“燕山雙鷹”和楊洪自知討不了好去,隻得怏怏掉頭而去。蘇媚兒蘇渙姐弟劫後餘生相見,自是一番欣喜。蘇媚兒連忙給弟弟蘇換引見嚴武:快來見過你姊夫……
蘇渙卻因姐姐險遭不測,對這個突然冒出的姊夫頗為不滿,隻是對嚴武淡淡拱了拱手。嚴武想起剛才格鬥的凶險,自己也深感不安,便訕訕道:受愚兄連累,阿弟恐也會不了長安了。不如我們一路同去川中投奔兩川節度使。那兩川節度使嚴白虎手握重兵雄踞川中,安祿山楊國忠權勢再大,對我們也鞭長莫及。憑你我兄弟的手段,要在嚴節鎮麾下謀個一官半職,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蘇渙冷冷一笑:大丈夫縱橫天下,豈肯依附於人?阿姊本已名動長安,功名富貴唾手可得。兄台欲求功名,又何必離長安奔成都,舍近而求遠?
嚴武臉色一紅,很快又恢複常態解釋道:蘇兄誤會了。那安祿山陰有異誌,且與當朝宰相楊國忠已經勢成水火,不能相容。為和楊國忠爭權奪利,遲早會背叛李唐朝廷禍亂天下。為了先擊垮楊家,甚至把令姊也作為一枚重要棋子……如此,我和令姊這才不得已離開長安。將來一旦天下有變,四塞之國川中便是朝廷唯一之依托,可望保存李唐一脈…….
蘇渙這才明白為何楊國忠手下必置姊姊於死地,而“燕山雙鷹”偏要拚命保護姊姊。而嚴武作為千牛衛一名普通軍官,對朝廷政局看得如此透徹如此明察千裏,端的是個人物。於是就收起輕漫之心,並開始為姐姐和嚴武擔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安知川中就沒有權傾朝野的楊國忠的密探爪牙?看到剛才被自己鐵胎強弩射殺的幾名捕快,蘇渙驀地靈機一動。
安祿山企圖利用姊姊與楊國忠鬥法,我們不妨也給他來個以假亂真!於是,蘇渙便讓嚴武脫下衣服,穿在一具與他身材相近的捕快屍體上。然後斬下那屍體頭顱,扶鞍上馬長笑一聲,揚鞭而去。
如此,待楊國忠的手下再追上來見到“嚴武”的無頭屍體,便會以為嚴武被蘇渙斬殺,蘇媚兒隨弟弟去而不知所終,不會進川中查訪了…….嚴武望著漸漸遠去的蘇渙背影,暗暗心驚。沒想到這個看似文弱的少年進士,機智決斷竟然處處不在自己之下……
四 物是人非玉消香冷
成都城內摩肩接踵,人流如織,熱鬧非凡。遊俠江湖多年的蘇渙來到繁華“錦官城”探望姊姊姊夫,已是“安史之亂”平定數年之後。
嚴武果然是個料敵先機的雄才。自從他與蘇媚兒逃脫追捕進入川中不到半年,安祿山楊國忠果然矛盾激化。安祿山便以為國除奸誅滅楊氏為名,起二十萬大軍殺奔長安。大唐天下頓時漁陽鼙鼓,煙塵四起。唐明皇李隆基不得已,隻得退出長安入蜀避難。途經馬嵬坡突發兵變,楊氏一門伏誅,連楊貴妃也未能幸免。
英雄識時勢,時勢自然造就英雄。隨著全國各路平叛大軍四起,因先見之明受到唐明皇李隆基賞識的嚴武自然集軍功而一路高升。到安史之亂平定,當年默默無聞的千牛衛中級軍官嚴武已經爵封鄭國公,身兼四川、劍南節度使,名聞天下,權傾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