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裏是對朝廷昭明心跡,分明是綿裏藏針,威逼朝廷不從調度!近距離從張清平靜淡定的眼神裏麵,趙構看到的不但是斷然的拒絕,更是對朝廷大臣弄巧成拙的譏諷。是啊!六萬人大舉南下深入南宋腹地,不但要耗費朝廷大量的軍資錢糧且無法保密,萬一他們不剿太湖水寇反而與楊幺真的沆瀣一氣呢?這個可惡的“膠東海梟”,恐怕早就算準了朝廷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明目張膽討官要爵來了!高宗皇帝驀地想到前線擁兵自重的諸位領兵大員。那韓世忠嶽飛劉琦等人隻知道借口北伐向朝廷要糧討餉,哪裏知道朝廷財政捉襟見肘的艱難!顯然,這個謀定而後動的“膠東海梟”,將來比韓世忠嶽飛等人會更難以駕馭。高宗皇帝下意識地瞪了羞愧的當朝宰相秦檜一眼,突然感到一種孤家寡人的莫名危機……
三 兵潰山倒之險
當朝宰相的意見還是要尊重的。高宗皇帝雖然沒有采納秦檜意見令張清去圍剿太湖楊幺,卻僅僅授了張清一個“樞密院遼東兵馬總管兼諸路招討使”的虛職。一應爵祿軍餉,待北伐功成之後再以實授官職兌現。
那遼東本是金國腹地。一旦越海奇襲失敗,張清自是無兵馬可以“總管”。縱然北伐成功,朝廷還可以另委以宋地官職,化解張清將來的擁兵自重。總之無論“瞞天過海”計劃成敗,朝廷絲毫不會失去什麼,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大宋皇帝“杯酒釋兵權”的集權策略,總是一脈相承套路嫻熟。
一些有遠見的朝廷大臣紛紛搖頭歎息:那張清雖然處江湖之遠不在廟堂,通過他僅僅幾句說辭便化解朝廷的調度機敏,便可見其深沉城府不弱於任何一位久曆宦海的官僚。朝廷的畫餅充饑虛於應付,又豈能騙得了他?至於“瞞天過海”北伐複國收複燕雲十六州,想都不要想了!
但南宋朝廷上下恐怕誰也沒想到,張清居然真的帶著一個不倫不類官職,日夜兼程北上回到膠東,自備家當以南宋樞密院特派大員身份,召集整合膠東海上各路水寇,於南宋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從海上向大宋軍民一向畏之如虎的大金帝國,悄悄發起了一場龐大的戰略反攻!
金兵主力大部被嶽飛韓世忠諸部牽製在江淮一線,張清跨海奇襲遼東的軍事行動出奇的順利!金國兵將自負弓馬天下無敵,哪裏想到一幫打家劫舍起家的海寇居然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繞過成山頭,趁海霧順水流,一夜之間橫渡渤海灣,突然在塘沽登陸!消息一傳開來,金國舉國震動!而張清則趁金國軍隊來不及集結,親率“海狼軍”以錢塘潮湧之勢,一舉摧垮金國的少量岸防部隊然後長驅直入,毫不費力便拿下了遼東通往中原地區的咽喉要地薊州城!
江淮一帶完顏宗弼麾下幾十萬金兵精銳同金國本土的海陸聯係,被徹底切斷!
南宋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金國上下事先居然毫無覺察!金國都元帥完顏宗弼得到後院起火消息時候,局勢已然無可挽回……
此時的江淮前線,金宋兩軍表麵上風平浪靜,實則靜水流深。雙方幾十萬大軍弓上弦刀出鞘,頻頻調動不斷調整部署完善各自的攻擊陣型,以期在大戰突發之時占得先機。局勢的錯綜複雜令雙方主帥如棋到酣處的博弈高手,絲毫無暇心有旁顧。一招不慎,便有兵潰山倒之險……
而偏偏就在這樣的時候,金國皇帝完顏亮連下聖旨,令完顏宗弼火速回師救援薊州,保衛金國本土安全!
對麵的韓世忠嶽飛等人顯然早已經完成了軍事部署,兩軍決戰隨時可能一觸即發。此時若班師回援薊州一旦宋軍趁機壓過來,手下就是有百萬雄師,在宋軍的衝擊之下也會一敗塗地,後果不堪設想!
完顏宗弼到底是征戰多年的金國統帥,鎮定下來之後一麵下令嚴密封鎖張清占領薊州消息穩定軍心,一麵頂住皇帝完顏亮接二連三的聖旨嚴令,傳檄金國本土令所有留守部隊全部向薊州集結,日夜不停輪流圍攻襲擾張清的“海狼軍”。縱然不能奪回薊州城,也要讓張清北上無力,南下不能,為江淮一線的大軍回援爭取寶貴時間。
同時,完顏宗弼又親派幹員達魯花赤渡江南下,向南宋朝廷要求兩國停戰,重開和談。
由金國主動提出停戰和談,這還是兩國開戰以來頭一遭!高宗皇帝趙構自然倍加重視,下旨令宰相秦檜連同樞密院掌院大臣趙充國親自主持。“膠東海梟”張清一去無音,北伐複國畢竟遙遙無期。而南宋朝廷,卻迫切需要一段安定的時期來休養生息了!
兩國兩軍對壘之間的和談,向來隻是戰爭間歇間的一個強者宣言。這次同樣也不例外,金兵雖然主動提出兩國同時退兵並把難以固守的襄陽六郡歸還給南宋,卻要求南宋在上一次和談盟約的基礎上,向金國再增加一倍的歲幣。
以增加一倍歲幣換回襄陽六郡,這與一向奉行綏靖政策的宋帝國而言,無疑還算是一樁比較劃算的交易。連參與和談的主戰派大臣趙充國也不禁扭頭向宰相秦檜示意。既然朝廷消極北伐,能夠如此輕易收回襄陽六郡,也是一個不錯的收獲了。
宰相秦檜卻頓時心中雪亮:江淮前線沒有大的戰事而金兵主動要求和談且一下做出這麼大的讓步,看來膠東張清“瞞天過海”奇襲遼東之策,恐已然見功了……
於是,秦檜便不理會趙充國的暗示,斷然拒絕了達魯花赤提議:襄陽六郡本就是我大宋國土,貴國既然主動歸還給我大宋,自行退兵便是,何來兩國同時退兵的道理?至於一倍歲幣,我大宋寧願用來撫恤戰死沙場的烈士,也不會再多付你們金邦一文銅錢。請轉告你們的都元帥完顏宗弼,能戰則戰,我大宋幾十萬大軍在江淮嚴陣以待。不能戰,則退到薊遼之北,還我“燕雲十六州”!我大宋堂堂天朝,豈能繼石敬瑭為兒皇帝之邦也?
秦檜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便是一向對這位當朝宰相頗有腹誹的趙充國,不禁也暗暗擊掌讚歎:這才是我們大宋朝宰相應有的氣派!
見南宋參加和談的官吏們群情激昂,金國和談大員達魯花赤冷笑一聲,起身便走。隨員慌忙跟出去阻攔:完顏宗弼元帥要求我們無論如何,也要通過和談拖住南宋軍隊爭取時間,如今和談不了了之,我們該如何向都元帥交代?
達魯花赤哈哈一笑:南朝人有句話說,漫天要價,著地還錢。他們的宰相如此強硬,正是要我們“著地還錢”來者,和談怎會不了了之?放心吧!我要在談判桌上,為我們都元帥謀來十萬精兵!
四 死兵全國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