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間,愛因斯坦得到了在溫特圖爾城的職業技術學校當幾個月教師的職位。1901年秋,愛因斯坦又失業了。下一個短暫的安身之處是夏富豪森——萊茵河畔的一座小城鎮,這裏以吸引了許多旅遊者的瀑布而聞名。愛因斯坦在工大時結識的哈比希特的家就住在這裏。由哈比希特推薦,愛因斯坦進了一所私立的中學生寄宿學校當補習教師。讓他把學生們教好以便應付畢業考試。他接手數學,並努力使它變得生動活潑和饒有興趣,破除了那些童年時給他本人帶來過不少痛苦的陳規陋習。但是,愛因斯坦和他的老板雅科巴·紐易莎對教學的觀點和目的不一致。補習教師表現出來的判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紐易莎不滿,於是愛因斯坦被解雇了。
愛因斯坦再次失業,而且無法重新謀得一個教師的職位。貧困和屈辱,不能使愛因斯坦降低人格。他不自怨自艾,也不乞求憐憫。他用幽默來排遣愁悶,在給一位同學的信中,這樣寫道:“上帝創造了驢子,給了它一張厚皮,這使驢子的處境比我有利……”
愛因斯坦把痛苦咽到肚裏,化做微笑和玩笑,去安慰親朋好友。
他常愛說:“我最後還有一條出路呢,我可以拿起小提琴挨家挨戶去演奏,這總能掙幾個錢吧!”
1901年12月11日,報上登出了伯爾尼專利局的“征聘啟事”:
“征聘二級工程師。應征者需受過高等教育,精通機械工程或物理學……”
愛因斯坦馬上趕到伯爾尼專利局,呈上了申請書。他來到局長辦公室,麵對著坐在辦公桌後麵的局長那一雙鋒利的眼睛,心在怦怦直跳。他知道,必須通過這場考核。父母親希望他生活安定下來;米列娃期待他找到個固定職業;他自己,受夠了學術界的冷淡,也把專利局的職位看作幸福的所在。
局長叫他坐下,拿出幾份專利申請書,要他當場提出意見。愛因斯坦缺少工程知識,不懂技術細節,這一點逃不過局長的眼睛。可是,愛因斯坦對新事物的敏銳反應和判斷真偽、對錯的能力,也引起了哈勒先生的注意。局長收起專利申請書,和愛因斯坦談起了物理學,從牛頓談到麥克斯韋。哈勒理論修養不高,但是多年的專利局工作,使他獲得了一種無與倫比的鑒別優劣的能力。他看出,這個說話溫和的年輕人,確實像老格羅斯曼介紹的那樣,是有天才的,他決定錄用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搬到了伯爾尼,未來物理學大師終於走到了輝煌的起點。
愛因斯坦是在1902年6月16日正式得到伯爾尼專利局的正式任命的,聘他為三級專家,實際上就是技術審查員,年薪3500法郎。
愛因斯坦應聘二級工程師,結果降為三級,名稱也改了。但是這些對於愛因斯坦都無關緊要。他終於有了固定的職業,不必再為生活操心。他可以在工作之餘,專心致誌地研究他心愛的物理學了,夠了,他滿意了。
愛因斯坦每天上午步行到專利局,走上四樓,坐在他那間狹長的辦公室裏,工作8個小時。當時,專利局裏使用的是一種長腿坐椅,那些審查專利的工程師和專家們養成了一個習慣:把坐椅往後一仰,雙腿翹到桌上,悠閑地審查圖紙。愛因斯坦不習慣這樣,他寧可緊張、聚精會神地伏案工作。有一天,他從家裏帶來一把鋸子,一聲不響地把椅腿鋸掉了一截。他又可按自己的習慣,整個身子都埋在桌子上的圖紙中。
愛因斯坦很快就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一個同事問他:“怎樣才能做一個好公務員?”
愛因斯坦微笑著看了這位同事一眼,慢吞吞地說,這有一個公式:
A=X+Y+Z,
在這個公式中,A是成功,X是幹活,Y是遊戲,Z是沉默。
愛因斯坦帶著懷疑的眼光審視這些五花八門的新發明。敏銳的直覺,使他很快就從複雜的圖紙中抓到了本質的東西。錯誤的、荒唐的、異想天開的,往邊上一扔;有價值和新穎有趣的新發明、新創造,分別寫出鑒定書,歸檔。一天的工作,往往不到半天就做完了。
這時,他就可以拿出小紙片來,做自己的物理學研究了。原來,這就是他那個成功公式中的遊戲Y呢!一行行數字,一個個公式,很快就寫滿了一張;一張張紙片,很快變成了一疊。他眼睛盯在紙上,耳朵聽著門外,一有腳步聲,就趕緊把紙片藏到抽屜裏去。因為局長規定,上班時間不準做私事。他“偷”上班的時間做私事。不,他是在發現自然的規律,這應該算是人類最大的公事。
8小時之後,愛因斯坦回到家裏,又繼續他那發現自然規律的工作,至於到什麼時候結束,那誰也不知道了。上班是有鍾點的,下班以後,時鍾上的那兩根指針對於愛因斯坦來說,其實已沒有任何作用。
有了固定職業後,愛因斯坦在克拉姆胡同49號租了一套便宜的住房,他可以考慮成家了。在定居伯爾尼之前,愛因斯坦就有了和米列娃結婚的打算。但愛因斯坦的雙親極力反對這門婚事。1902年,愛因斯坦為此事還與母親之間產生了暫時的不和,他的母親不論當時還是後來,一直都不喜歡米列娃。1902年,愛因斯坦的父親患心髒病,愛因斯坦回到米蘭父親身邊。父親終於在臨終之前同意了兒子的婚事。1902年10月10日,赫爾曼·愛因斯坦逝世,葬於米蘭。1903年1月6日,愛因斯坦和米列娃結了婚。1年多後,米列娃生下一個兒子,起名叫漢斯·阿爾伯特。兒子的出生,給愛因斯坦帶來快樂,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他本來已經拉著專利局和物理學研究這兩部沉重的車,現在又套上了家庭這部車。
一匹馬同時拉著三部車!
這是奇跡,是人的智慧、精力和耐性極度發揮的奇跡。
5個星期以後,愛因斯坦寫成了《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以前他還寫了三篇論文,連同剛寫成的這一篇,一共有四篇了。在這四篇論文中,他挑了份量最輕的那篇寄到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這次,大門向他敞開了,他成了愛因斯坦博士。這一切,都發生在1905年。
在伯爾尼的歲月裏,愛因斯坦在科學上取得豐碩的成果,第一批研究結果的問世,就像閃電劃破了時代的夜空一般。1905年,對於26歲的愛因斯坦來說,是碩果累累的一年,對物理學史來說,則是革命的一年:相對論誕生出來了!
在這一年,來比錫出版的《物理學紀事》雜誌上發表了三篇論文,作者是同一個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一篇是討論布朗運動的,用最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分子的存在,它的作者在物理學史上占有光榮的一頁。一篇是發展普朗克的量子論,提出了光量子假設,它的作者將因此獲得科學界的最高獎賞——諾貝爾獎金。第三篇就是《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這是相對論的第一篇論文。它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它的作者的名字是和牛頓並列的。
一個26歲的青年,伯爾尼專利局裏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在物理學三個未知領域裏,齊頭並進,同時取得巨大成果,這在科學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新一代物理學家,則進行了物理學的第三次革命,創立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1906年4月1日,愛因斯坦在專利局幹了19個月後,終於升了一級,成了聯邦專利局的二級技術員,工資也漲到每年4500法郎。哈勒局長相當不錯,他按自己的職業眼光欣賞著愛因斯坦的能力,並在給上司的報告中,極力表揚愛因斯坦克盡職守,成績優異,並說他工作之餘堅持學習,獲得了博士學位。
可惜,哈勒先生不懂相對論,他以為博士頭銜遠遠勝過愛因斯坦發表的有關物理學的文章。所以,在給上司的報告中,他對這些文章隻字未提。
對於愛因斯坦來說,博士、晉級、工資除了養家糊口之外,實在沒有任何意義,他隻需要一個可以全身心研究相對論的環境。
一個百年難遇的天才難道就讓他這一輩子當個平凡的公務員嗎?
1907年,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的克萊納教授寫信給愛因斯坦,建議他向伯爾尼大學申請“編外講師”的職位,然後再申請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的教授職位。因為按當時的規定,先要當一段時間沒有薪水的“編外講師”,才能被任命為教授。
不過,到了1907年,他終於決定,在專利局工作的同時,提出到大學任教的申請。6月17日,他寄了一封信給伯爾尼州當局,內附他的博士論文以及已經發表的17篇論文的副本、所學的全部課程簡介。討論這件事時,有幾位教師發言表示讚同,但是實驗物理學教授表示反對。不知什麼原因,愛因斯坦忘記按照要求,隨申請一道寄去一篇授課資格的文章,即還不曾發表過的科學文章。愛因斯坦的申請被否決了,整個事也就耽擱下來。一向豁達的愛因斯坦不知怎麼突然急了,在大學吃了閉門羹後,竟又為中學教師的職務奔波了。
1908年2月28日,愛因斯坦收到一封信,通知他的申請被伯爾尼大學接受了,並授予他教課的權利。
愛因斯坦終於成了學術界的一員。
專利局的工作迫使愛因斯坦隻能在零星時間裏講課。
1909年3月,聯邦工業大學教師委員會秘密投票,以10票讚成,1票棄權通過了愛因斯坦的任職申請。
1911年初,從奧匈帝國波希米亞省的省會布拉格發來了聘書,請他去當布拉格德國大學的正教授,愛因斯坦接受了。
與蘇黎世相比,布拉格的待遇高,工作條件好。還有,馬赫是那裏第一任校長,開普勒曾經在布拉格附近工作過,這些都給愛因斯坦想象中的布拉格增添了一層誘人的浪漫主義色彩。
1912年秋天,愛因斯坦回到了母校!聘書的期限是10年。在蘇黎世工大,1912—1913年冬季學期,愛因斯坦講授過的課程有:解析力學、熱力學;1913年夏季學期有:連續介質力學、熱的動力學理論;1913—1914年冬季學期有:電和磁、幾何光學。此外,他還主持每周一次的物理學討論課。
1913年7月10日,在普魯士皇家科學院學部全會上,愛因斯坦以44票對2票,榮膺為正式院士。愛因斯坦在1914年4月去了柏林,並且在柏林一直定居到1932年12月。遺憾的是,米列娃沒有,她從此沒有再跟隨愛因斯坦了,他們分居了,一個家庭終於破裂了。
1916年初,愛因斯坦在《物理年鑒》上發表了長達50頁的論文《廣義相對論基礎》,以此暫時結束了他從1908年以來所從事的相對論研究。這篇論文是20世紀理論物理學研究的峰巔。
1955年4月18日1時25分——愛因斯坦與世長辭,終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