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朽的科學家愛因斯坦(2 / 3)

1894年6月,愛因斯坦一家除愛因斯坦外,遷居意大利。留在慕尼黑的愛因斯坦借住在一位老太太家裏。父親要兒子讀完高中,取得畢業文憑。有了文憑,才能進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師的資格。這是父親為兒子謀劃的人生道路。

獨自一人在慕尼黑,本來就生性孤癖的愛因斯坦更是意氣消沉,心神不定。他十分思念家庭,又厭惡學校的教育。慕尼黑給了他清新寧靜的自然風情,給了他美妙動聽的音樂,也給了他深摯的宗教情感,可路易波爾德中學的6年生活,卻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回憶。有強烈獨立個性的愛因斯坦對一切驕橫權威的抵觸情緒,同當時德國推行的教育製度,實在是水火不容。

愛因斯坦無法忍受了,他在學校與在校外完全成為兩個人。在校外,愛因斯坦雖不愛說話,可心靈是恬靜自由的。他的同學在學校還在平麵幾何的淺水裏撲騰,他卻利用課餘時間暢遊在微積分大海裏。他整日與音樂為伴,以宗教般的狂熱做著理想和希望的夢。按照自己的思維,與學校教育格格不入的愛因斯坦,隻能孤獨地走著自己的路。

在校內,未來的物理學大師的成績,除數學外,他幾乎就沒有什麼好分數。老師們嫌他“生性孤癖、智力遲鈍”,責備他“不守紀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同學們大都視他為陌路人,從不來往。有一次,赫爾曼·愛因斯坦先生問學校的訓導主任,自己的兒子將來應該從事什麼職業,這位主任直截了當地回答:

“做什麼都沒關係。你的兒子將是一事無成的。”

1895年春天,大地回春。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當時的法律,男孩隻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學校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意大利與父母團聚。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裏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

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隻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隻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懷著解放的心情投入到意大利的懷抱。當心煩意亂的父母告訴愛因斯坦,他不能在米蘭上學,因為米蘭的德語學校隻收13歲以下的學生,愛因斯坦根本不想分擔父母的憂慮,他隻想盡情享受成功逃離路易波爾德中學的自由與暢快。

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登上了開往蘇黎世的列車。通過母親的關係,愛因斯坦獲準參加聯邦工業大學的入學考試。考試科目有政治史、文學史、德文、法文、生物學、數學、圖形幾何學、化學、物理學、圖畫,還加一篇文章。結果他落選了。那些需要記憶的課程,他都考得不好,加之沒有中學文憑。好在他的數學和物理學考得十分出色,引起了學校教授和校長的關注。

著名的韋伯教授派人通知他,如果他留在蘇黎世,可以破例特許他來旁聽自己的物理課。校長也十分欣賞愛因斯坦非凡的數學能力和淵博的數學知識,他給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善意的忠告:應當在瑞士的一所中學畢業後,過一年再來投考。校長還親自推薦了阿勞小鎮上的州立中學,這所學校無論在教學方法上還是教師的組成上都是最先進的。

愛因斯坦自己雖不想再進中學,因為慕尼黑中學生活在他心裏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但怎麼辦呢?繼續待在家裏無所事事肯定是不行的,愛因斯坦也不想再傷父母的心了。

愛因斯坦懷著懊喪的心情來到離蘇黎世不遠的阿勞鎮上。這依山傍水的小鎮,美麗如畫的景色,一點也引不起他的興致。踏進州立阿勞中學大門的愛因斯坦,心上仿佛壓著一塊大石頭。他寄住在溫特勒先生家裏。溫特勒先生是州立阿勞中學的教師,不僅知識淵博,而且深知教育心理學。他帶著愛因斯坦在學校裏到處散步參觀,並讓自己的妻子和七個孩子都與愛因斯坦交上了朋友。很快,愛因斯坦就在溫特勒先生家裏找到了溫暖,抑鬱的心情過去了,一個新愛因斯坦誕生了。

阿勞中學的老師教育思想開通、民主。19世紀初葉,瑞士偉大的教育學家佩斯塔洛齊曾在阿勞州附近活動過,他的民主和人道主義思想在阿勞州立中學十分盛行。他們不讚成用權威的棍棒和名利的誘餌當做教育的手段。他們主張學生自我負責,老師的責任就是向學生展示知識和科學的魅力,點燃他們好奇心的火花,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的智力自由地發展。溫特勒先生教德文和曆史。他純樸熱情,學識淵博,采集鳥類標本是他的業餘愛好。他常帶著學生到山裏去遠足,采集動植物標本。讓孩子們歡笑,來洗去歲月留在身上的塵翳,這是溫特勒先生最大的快樂。愛因斯坦與溫特勒先生朝夕相處,尊重他,熱愛他,他們成了好朋友。

愛因斯坦有生以來第一次喜愛學校了。老師這樣親切,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問、研究問題,第一次享受到這樣的民主和自由,愛因斯坦變了:他對生活的熱愛,他青春的朝氣和活力迸發出來了。路易波爾德中學裏那個怯生生、不多說話的少年,現在變成笑聲爽朗、步伐堅定、情緒激昂的年輕人了。他濃密的黑色卷發下麵,那一雙棕色的大眼睛裏,時常帶著嘲笑的神色。早年的那種靦腆已經痕跡全無了。有一位同班同學後來還回想起愛因斯坦的那種有力而又自信的步伐,臉上的那種微帶嘲諷意味的表情以及他的那種“不顧是否會冒犯別人而敢於表達自己意見的大無畏方式”。

1896年秋天,愛因斯坦在阿勞中學順利地以下列分數(規定最高分數為6分)拿到了中學畢業證書:德語5分、意大利語5分、曆史6分、地理4分、代數6分、幾何6分、圖形幾何學6分、物理學6分、化學5分、自然曆史5分、繪畫(美術)4分、繪畫(技術)4分。

在阿勞的生活,更堅定了愛因斯坦不做德國人的決心。在慕尼黑的時候,他就曾經向父親要求放棄德國國籍。一個孩子,要放棄自己祖國的國籍,這多少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在,愛因斯坦再次懇求父親答應他的要求。父親性情隨和,經不住兒子的一再懇求,就向當局寫了申請。當局接受了申請,在付了3個馬克之後,愛因斯坦便獲得了一份1896年2月28日由烏爾姆地方簽發的文件,正式宣布愛因斯坦不再是德國公民。10月29日,愛因斯坦考上了瑞士聯邦工業大學,而且是一個無國籍的大學生。

從1896年10月到1900年8月,是愛因斯坦大學生活的4年。他就讀的是蘇黎世工業大學的教育係。其實,這個教育係應本稱為物理—數學係,專門培養物理、數學教師。像大多數充滿好奇心的大學一年級新生一樣,愛因斯坦的選修課程也是五花八門,從日晷投影、瑞士政治製度到歌德作品選讀,樣樣都有。但他很少去聽物理學和數學的主要講課。教授物理學課的韋伯是位傑出的電工學家,但在物理學方麵,他的講授內容愛因斯坦早已熟悉。愛因斯坦寧可自己直接攻讀物理學大師麥克斯韋、基爾霍夫、波爾茨曼和赫茲的著作。大學期間,愛因斯坦對數學,他曾鍾愛的數學改變了看法。數學分支太多、太細,每一個細小的分支都可以消耗一個人的終生。可在物理學中,特別是在理論物理學中,很容易找到本質的東西。你隻要鑽進去,再鑽進去,自然的奧秘就呈現在眼前了。

經常曠課的愛因斯坦每當考試時就得提心吊膽了。幸好,他的同班同學格羅斯曼筆記記得非常出色,考試前,這些筆記就成了愛因斯坦的救命船。

格羅斯曼總是準時去聽明可夫斯基和其他教授講授的高等數學的各章節的課,愛因斯坦和他很要好,後來吸收他參加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工具的製訂工作。格羅斯曼把自己的課堂筆記本借給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對科學研究的理解在守舊的教授們那兒,被視為離經叛道、胡思亂想。在他們眼裏,愛因斯坦是個糟糕的、叫人頭疼的學生,能否畢業都成問題呢!

有一次上實驗課,教授照例發給每個學生一張紙條,上麵把操作步驟寫得一清二楚。愛因斯坦也照例把紙條捏做一團,放進褲子口袋。過了一會兒,這張紙條就進了廢紙簍裏。原來他有自己的一套操作步驟。愛因斯坦正低頭看著玻璃管裏跳動的火花,頭腦卻進入了遙遠的抽象思維的世界,突然,“轟”的一聲,把他震回到現實世界中來。愛因斯坦覺得右手火辣辣的,鮮血直往外湧。同學、助教、教授都圍了上來。教授問明情況,就憤憤地走了。他向係裏報告,堅決要求處分這個膽大包天、完全“不守規矩”的學生。前不久,因為愛因斯坦不去上他的課,他已經要求係裏警告愛因斯坦。未來的物理學大師果真受到了處分。一個不聽老師話的學生能成材嗎?

十幾天以後,愛因斯坦看到教授迎麵走來,想躲已經來不及了。教授走到愛因斯坦麵前,目光很自然地落到他那隻包著繃帶的右手上,教授歎了口氣,心裏又同情又遺憾。教授再次歎了口氣,說:“唉,你為什麼非要學物理呢?你為什麼不去學醫學、法律或語言學呢?”

愛因斯坦並未意識到教授的話中話,教授認定,一個不循規蹈矩的人是進不了物理學殿堂的。

誠實的愛因斯坦老老實實地回答:

“我熱愛物理學,我也自以為具有研究物理學的才能。”

教授迷惑了。一個不守規矩的學生還加上一份固執,他搖了搖頭,再次歎了口氣,說:

“唉!……”

“算了,聽不聽由你,我是為你好!”

曆史得感謝愛因斯坦的“不守規矩”和固執。假如當初愛因斯坦真聽了這位教授先生的“忠告”,物理學真不知要蒙受多大的損失呢!幸好,固執的愛因斯坦是有自信的。他繼續走自己的路,繼續刻苦攻讀物理學大師的著作,不為守舊教授們的態度而退縮。

1900年秋,愛因斯坦通過了畢業考試,拿到了文憑。他的朋友們也都在工大畢業了。米列娃除外,她在下一學年結業,但沒得到文憑——當時文憑是不發給婦女的,代替文憑的是一份結業證明書。

愛因斯坦步入了漫長的求職道路。他替蘇黎世聯邦觀象台做過計算工作。為了尋求固定工作,他不得不考慮加入瑞士國籍。1901年2月,愛因斯坦花掉了自己的全部儲蓄,回答了有關祖輩們的健康和性格問題,並向當局保證不酗酒之後,才獲得了瑞士國籍。這個新公民沒被征入瑞士聯邦軍隊,因為發現他是平足還有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