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複疑無路(3 / 3)

“皇上,今晚讓誰侍寢?”吃過晚飯張順喜邊收拾便問道。

“誰都不要。一會兒朕去承乾宮。今晚宿那裏。叫上太醫一起去。”永珩今天的心情似乎很好,微笑著吩咐。

“喳,奴才一會兒去傳旨。”張順喜也笑著回答。

“不用。”永珩聽他這麼說立刻阻止。張順喜一愣,不明原因。“朕想給她一個驚喜。事先不用傳旨。”永珩若無其事的回答。張順喜一笑,退了出來。

永珩在宮裏看了一會兒折子就帶著張順喜前往承乾宮。

“今年的李花開得不錯啊。”路過禦花園,一叢叢潔白的李花在月光下顯得分外優雅。永珩忽然想起那天和夙依兩人在梨花下對句的情景,不禁來了興致,上前折下一枝李花拿在手中把玩。“你說是這李花好看還是朕的芙嬪好看?”永珩笑著問一旁的張順喜。

張順喜一下愣住,不知如何回答。想了良久才道:“自然是芙嬪小主好看。”

“朕想把這枝李花送給芙嬪的,現在照你的意思是朕養的李花配不上芙嬪?

“不不不……”張順喜自知失言,立刻改口:“是李花漂亮。”

“那你的意思是,朕的芙嬪還比不上這枝李花?”見張順喜著了自己的道,永珩笑得越發燦爛。

張順喜這才發現皇帝在耍他。他怎麼答都不是,急得滿頭大汗。“好了不逗你了。”永珩收斂了笑容說到。

正當他們君臣說笑起興時,遠遠的飄來一陣歌聲。永珩細聽,卻聽到:

自從分別後,每日雙淚流.淚水流不盡,流出許多愁;

愁在春日裏,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裏,落花逐水流,

當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愁;……

“這是誰在唱歌?”永珩聽的歌聲悲涼,大動惻隱之心,故而問道。

“歌聲是從坤寧宮方向傳來的,八成是武皇後。”張順喜上前答道。“還有這個。”張順喜從懷裏掏出一塊錦帕,錦帕中仿佛包著東西。“這是坤寧宮的女官柳月給奴才的,讓奴才轉交皇上。”永珩接過錦帕,打開一看,錦帕中放著一個黃金發簪。發簪的一端雕著鳳凰頭,錦帕上寫著一段文字,正是:自從分別後,每日雙淚流.淚水流不盡,流出許多愁;愁在春日裏,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裏,落花逐水流;當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愁。

看著手中之物,永珩心中一痛。那個發簪正是他與武氏大婚之日親手給武氏帶上的。新婚之夜,他對武氏許下諾言,將來縱是後宮家佳麗三千他都將視她為至尊,天下的疆土永遠隻屬於他和她。武氏也說要為他生兒育女,輔佐他共成大業。未了,他將這隻純金發簪插入她發間……

那些事仿佛就在昨天,和著歌聲一起湧向他。當時的許諾七分真三分假。永珩明白真正能和他共守疆土的人已經不在了,不如做個順水人情,讓她高興。大婚之時永珩已經認命,認為隻要她能母儀天下,他就認她這個皇後。如今看到這個局麵,永珩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什麼味道都有。

“張順喜你先回宮吧,朕去皇後那裏坐坐。”永珩最終下了決心,收起錦帕歎了口氣說道。

“那這……”張順喜看了一眼手中的李花問道。

“扔了吧。”永珩冷冷的回答。然後徑直走向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