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理了你?到底為什麼這麼做?我真想扇他兩巴掌,可我忍住了。
考不好,家裏……就會不讓我上學了。他低下頭,眼圈紅了,囁嚅著說。
你學得好好的,為什麼不想上學了?想到他曾在主題班會上說過“將來我要考醫學,當一名醫生”的理想時,我越發納悶不已。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決定放學後去他家家訪家訪。
騎了二十多裏山路,終於來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幾經打聽,找到張洋洋家。眼前的一幕讓我驚呆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三間破舊的房屋,男主人瘦的皮包骨頭,一條腿瘸著,一看就是久病的緣故,女主人個子矮矮的,一隻手翻卷著。我的到來讓這對貧困殘疾夫婦十分激動和驚慌。
女主人不知所措地又是給我讓座又是倒茶,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一點茶葉。男主人一臉的愧疚。
老師,是不是孩子惹禍了?女主人小心翼翼地問道。
老師,他要是不聽話,您替我狠狠教訓他。男主人發狠話說。
不,您誤會了,我來家訪是想表揚您的孩子,他不但學習優秀,並且尊敬老師,經常幫老師做好事,老師同學都誇他呢……我微笑著,把原本到嘴的那些話壓了下去。
那就好好那就好。女主人放下心來,顯得很開心。
走出張洋洋的家,我心裏很不平靜。回到學校,我再次找到張洋洋。在操場上,張洋洋終於向我敞開了心扉。原來,幾年前父親上山打石頭不幸致殘,早也幹不了體力活,是殘疾的母親家裏家外,靠著一隻手養活一家三口,好幾年都沒穿一件新衣服。他想考不好父母就會不讓他上學了,去打工賺錢,母親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我心裏一顫,多麼懂事孝順的孩子,我差點誤會了他。如果讓這樣一個優秀的學生因為貧困失學,那將是我當老師的失職,我也會愧疚一輩子!
幾天後的一天,張洋洋的母親拿著一張300元彙款單找到我,那張彙款單上寫著彙款人地址是市區某街道某號,彙款人“你們的親戚”。在彙款單附言中寫著娟秀的一行字:您的孩子是一個非常有孝心有前途的孩子,這點錢給孩子改善生活,他太需要補充營養了,不要問我是誰,我是真心想幫助你們的人。
老師,我們從沒有城裏的親戚,麻煩您替我查一查,把錢退給人家。張洋洋的母親請求我說。
人家一片好心,您就不要客氣了。拿著用吧。我勸說道。
不行,我們不能拿這錢,您一定要幫我給人家退回去。張洋洋母親堅決地說。
沒有真實姓名根本無法查到誰寄的錢啊。我看這樣吧,您如果實在覺得欠了人家一份情,您就好好支持孩子上學,這錢就算是咱借人家的,等張洋洋考上大學能賺錢了再還人家也不遲啊……
聽我這麼說,張洋洋的母親總算收下了這筆錢。
此後,每個月的這一天,張洋洋家都會收到寫著同樣落款的300元錢。
張洋洋的學習更加用功了,氣色也好起來,頭發開始變黑了。我從內心裏感到從沒有過的快樂。
那每月一張300元彙款單的寄款人,除了我、妻子和在市區工作的女兒之外,恐怕這世上不會再有第四個人知道。
老師也犯過你這樣的錯誤
自從一個月前當了初二(10)班的班主任,我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這些孩子實在太難管了,班裏時不時冒出個事,比雨後的春筍冒得還快。不學習、上課搗蛋的那是家常便飯,打架、破壞公物之類的事情摁倒葫蘆瓢起來,搞得我焦頭爛額,真想把這個班主任給辭了,可又有些於心不甘:我這個一直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教主任,難道就這樣輕言放棄?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可麵對各種製度形同虛設,麵上批評教育無效的情況,我該怎麼辦?一連幾天我茶飯不思地冥想。那天無意中翻看兵法名著《三十六計》,眼前豁地一亮,我決定調整管理策略,采取各個擊破的方針。先抓個典型,給個厲害,殺雞駭猴,看誰還那麼膽大妄為,無法無天!
正在我為抓搗蛋大王王小萌當典型,還是愣頭青趙二虎當典型的事猶豫不決的時候,這不,班裏又出事了。
牛亞麗的30元錢不見了!那是她準備買飯分的錢。牛亞麗的家境很不好,這30元錢對她來說不亞於一筆10萬元的巨款。牛亞麗說,下課的時候她把錢放在課桌洞的文具盒裏,上課時就發現不見了。看著牛亞麗淚眼汪汪的樣子,我心裏很生氣又著急。給她墊上這30元錢好說,可這樣做會不會縱容那個“拿錢”的學生?不給她,那她吃飯咋辦?經過一番思考,我決定先進行調查,揪出那個“賊”,給牛亞麗一個交代,同時也給那個“拿錢”的學生一個教訓、給全班學生一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