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義和團血染紫禁城!八強盜蹂躪天安門(15)(2 / 3)

隨後,吳永決定親赴榆林堡。

但忽然有義和團來了。一個首領大聲喝問:“你想幹什麼去?!”

吳永道:“前往接皇太後、皇上聖駕。”

首領厲聲說道:“他們皆已逃走,怎麼配稱為太後、皇上!”

吳永道:“皇上巡狩,全國以內皆可通行。比如我這個知縣,私行出境,才可以說是逃走;現在,皇太後皇上視察本縣,來此公幹,怎麼可以說是逃走呢?!”

那首領扭頭對他的同類說:“這簡直是二毛子口氣,應當宰了!”

義和團們大聲呼喚起來。吳永趕緊往屋後跑,對自己的仆人說:“隻要他們闖進二堂,立刻開槍,毋須顧忌。”

那個義和團的首領聽到了,很害怕,率領著眾人走了,但強迫縣城居民,每戶出一個人,頭上裹一塊紅布,各執燈籠,登上城頭,裝作防守的樣子。

是時京畿潰兵,日夜北行,如蟻如潮,絡繹不絕,都從城外經過。這些朝廷的士兵,都極為痛恨義和團,隻要見到有紅布蒙首的,就認為是“義和拳匪”,用大炮轟擊。這些被義和團脅迫的城民,根本沒有保護自己的武器,一旦遭遇進攻,豈不危險?吳永對此很是憂慮,但無法禁止。

這時,縣衙門中還有馬勇20名,裝械整飭,頗勇敢而能效命。吳永讓那個隊長當眾下令:“你等明日出8個人,隨我迎駕,可以整槍實彈,就從西門出去。有敢阻遏者,立刻發槍射擊,格殺勿論,一切後果有我承當。”

隨後,吳永向他的衙門裏麵的諸同寅布置一切。

吳永說:“我明日拂曉出城,各個城門都堵住了,隻得繞道出西門。但本縣的東門才是皇太後皇上按體製可行的輦道,總不能讓皇太後皇上的鑾輿也繞道西門進城吧!我走後,請諸君立即掘去土壤,洞開城門,並以堵城之土,將街心坑坑窪窪的地方填平。朝廷的軍隊就要來了,如果有人膽敢出頭違抗,必殺毋赦!”

這時,忽見已經派出的廚役踉踉蹌蹌地跑了進來,衣服袖子上血淋淋的。他說:“所攜帶的飯食,雇了兩輛驢車,馱載出城,才走了二三裏地,就被那些散兵遊勇掠去兩條驢,食物都給拋棄在地上了,還用刀砍傷我的右臂。我是去不成了!”

吳永無可奈何,說:“算了。”

但總得預備點什麼東西去呀。縣城裏沒有豬肉鋪,吳永命廚子宰了3頭豬,除了用來治辦宴席外,另外準備了大鍋3口,把豬的雜碎也都爛煮了。弄了一個晚上,等到總算停當的時候,一抬頭,東方已白矣。

吳永打了個哈欠,立刻帶領馬勇8人,策馬向西門而行。走出城外,也就八九裏地的樣子,忽然大雨如注,淋漓遍體。吳永尚衣補服,攜有紫呢外罩,便披上,冒著雨,還是向前趕。道路泥濘,風吹濕衣,寒冷徹骨髓,吳永哆裏哆嗦的,又困又乏,不可言狀。

忽然雨停了,吳永抬頭看,前麵有一馱轎,迤邐而來,有一個騎馬的人,是為前導。吳永不知何人,便站立在道路左側,恭敬以迎。

那騎馬的高聲問道:“來者是懷來縣令嗎?”

吳永答應道:“是。”

對方說道:“這是軍機趙大人。”

這時,那馱轎已至身畔,軍機大臣趙叔翹掀開轎簾,問:“往前麵去有沒有館舍呀?”

吳永道:“大人的公館,已有預備,隻是得信倉促,恐怕不很周到。”

趙叔翹道:“有住的地方就行啦。皇太後皇上又饑又寒,已經兩日兩夜啦!唉,洋兵打入紫禁城,勢不能不走。你隻要竭力供應,使皇太後皇上暫時得到安適就行。大駕隨後就到,你現在就可以前行迎駕,我就不多說啦。”

吳永上馬續行,終於抵達榆林堡。隻見堡中居民逃徙已盡,街市列屋盡閉,寂然沒有人煙。吳永尋至驛站,隻有管驛家丁董福一個人,尚留守未去。

董福說:“全堡已空,稍有餘物,也讓兵匪掠盡,無法可以搜集。驛馬隻有老弱5匹,其餘的都讓亂兵掠去啦。此堡隻有騾馬店3處,隻好選擇其較宏大整潔的,準備請聖駕小恬。桌子呀,椅子呀,床鋪呀,被縟呀,夾板門簾,朱拓字畫,均略有陳設。本想讓每店各煮綠豆小米粥一大鍋,但其中的兩店之粥,都讓諸軍吏卒掠奪一空,剩下的一店之粥,也差點被搶吃了,我再三央告,說這是預備給皇太後皇上禦用的,這才保存了下來。唉,現在剩下的,就這一鍋粥啦。”

吳永道:“現在,沒別的辦法啦,隻有全力保護這鍋粥,再也不要讓別人給搶劫了。要緊要緊!”

說著,吳永坐在店門口的石墩上,命馬勇荷槍侍立,保衛那鍋粥。

不一會兒,吳永看見肅親王乘馬先至。吳永曾在北京認識親王。

肅親王一見吳永就說:“皇太後乘延慶州肩輿,其後馱轎四乘,皇上與倫貝子共一乘,然後是皇後,然後是大阿哥,然後是總管太監李蓮英,各坐一乘。接駕報名時,四人轎及第一乘馱轎進了門,你就可以起立啦。”

吳永一一謹記。

很快,十餘匹導騎,馳聘而來,第一騎傳呼駕到。遙見4人抬藍呢大轎前行,將至店門時,吳永跪下唱道:“懷來縣知縣臣吳永跪接皇太後聖駕。”

後麵是一馱轎,吳永見其中對坐二人,便又接著高唱:“懷來縣知縣臣吳永跪接皇上聖駕。”

報名畢,吳永起立,還是坐在門外石礅上候命。

大隊人馬來了。吳永看到:雙單套騾車七八輛,是皇後瑾妃和慶親王的兩個女兒,還有宮女、女仆,各級的首領太監,陸續進了店門。各個王公大人的軍校,都散立街麵,或站在店鋪門外。騎步兵卒大約有數百人,紛錯不整,全都流露出饑疲的臉相,看來已經狼狽了好幾天了。

剛剛安靜下來,忽見一個太監走出門外,大呼道:“誰是懷來縣知縣?”

那太監眼露著賊光,挺著大肚子,聲銳而厲,仿佛在演京劇《法門寺》的樣子。吳永後來才知道,這太監就是崔玉桂,當時為二總管,後來代替李蓮英成為總管。

吳永馬上起立,道:“我就是吳永。”

崔玉桂又厲聲道:“上邊叫起,隨我走!”

吳永見其來勢洶洶,心想恐怕是皇太後皇上要有譴責,便私下叩問崔玉桂,問上意吉凶。崔玉桂道:“這誰知道!就看你的造化啦!”

說著,一把握住吳永的手,拉著就走,入院至正房門外聲報後,崔玉桂拉開了門簾,令吳永見駕。

是一套兩明一暗的房間,正中有一張方桌,左右有兩把椅子,太後穿著布衣,頭上椎髻,坐在右邊的椅子上。

吳永立刻下跪,報上自己的履曆,並摘下頭上的官帽叩頭。

這時,聽到太後問道:“你是旗人還是漢人?”

吳永奏道:“漢人。”

太後問:“是哪個省的人哪?”

吳永奏道:“浙江。”

太後問:“你的名字是哪一個‘永’字?”

倉促間,吳永想不起別的話,信口奏道:“長樂永康之永。”

太後說:“哦,是水字加一點耶?”

吳永應聲稱“是”。

太後又問:“你到任幾年啦?”

吳永奏道:“3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