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緒論

考試要點

①環境衛生學的定義;

②環境衛生學的研究對象;

③環境衛生學的研究內容。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1.環境衛生學的定義

環境衛生學是研究自然環境和生活居住環境與人群健康的關係,闡明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發生和發展規律,為製定環境衛生標準提供衛生學依據,並研究利用有利環境因素和控製不利環境因素的對策,預防疾病、保障人體健康的科學。

2.環境衛生學的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以人類為中心的環境,包括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生活居住環境。環境衛生學所研究的環境可分為原生環境和次生環境兩類。原生環境指天然形成,並且基本上未受人為活動影響的自然環境。在人為活動影響下形成的環境為次生環境。

3.環境衛生學的研究內容

環境衛生學的研究內容有以下幾方麵:

①環境因素和環境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②大氣、水體、飲用水和土壤的衛生;

③住宅和公共場所衛生;

④城鄉規劃衛生;‘

⑤環境質量評價;

⑥家用化學品和化妝品的衛生。

第二單元 環境與健康

考試要點

一、人類健康與疾病的生態學基礎

①全球氣候變暖;

②臭氧層破壞;

③酸雨;

④生物多樣性銳減。

二、人與環境的辯證統一關係

①健康效應譜;

②敏感人群。

三、環境汙染與健康

①急性中毒;

②慢性危害;

③致癌作用;

④致畸作用。

四、環境與健康研究方法①環境流行病學研究方法;②環境毒理學研究方法。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人類健康與疾病的生態學基礎

在生態係統中,人與周圍的環境進行著能量、物質和信息的交換和轉移,以維持人體

生理、生化和代謝功能,這樣。人體才得以正常生長發育、維持健康狀態和繁衍後代。因此,可以說生態係統是影響人類健康與疾病的生態學基礎。

當前,生態環境破壞所引起的重要環境問題有:

1.全球氣候變暖

當地球表麵大氣中COz和其他具有溫室效應的氣體,如CH3、NQ、03、氯氟烴類等含量增加時,地表氣溫即會上升。全球氣候變暖,在醫學上的重要作用是有利於齧齒動物、昆蟲等生長繁殖,從而一些蟲媒疾病(如瘧疾、乙型腦炎、出血熱等)的發病率將會增加。

2.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位於地球表麵上20.50公裏的平流層內。當大氣層中沒有其他化學物質存在時,o3的形成與破壞速度幾乎是大致相等的,但是當大氣中遭受含氯氟烴(如cCl3)、氯烴類化合物(如Ccl4、CH3CCl3)及溴代氟烴類(如溴三氟乙烷)的汙染時,此類物質在大氣中經光解產生遊離氯或遊離溴而加速了臭氧的消耗,因而臭氧層遭到破壞,其結果使太陽紫外線長驅直人,而使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發病率不同程度地增加。

3.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於5.65的降水,包括雨、雪、雹和霧等。酸雨除對水生、陸生生態係統造成危害外,對於人類健康可產生直接危害。倫敦煙霧事件中高危人群超額死亡大增就是最好的例證。

4.生物多樣性銳減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及其構成的綜合體。它包括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係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隨著人類的異常活動(如無限製采伐、掠奪性開采和過度捕撈狩獵等)導致物種滅絕的速度不斷加快,大量基因喪失,不同類型的生態係統麵積銳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