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關注寶寶的心理健康(1 / 2)

寶寶的健康問題是家庭成員和幼兒園老師們最關心和聊的最多的話題,我們都知道,一個完整的健康理念不僅包括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狀態,還包括適應社會能力的健全狀態。寶寶的成長階段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可將寶寶的未來基本定型,所以,寶寶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而寶寶都需要一個美好的童年,造成寶寶心理負擔的原因有很多重,而寶寶屬於不成熟階段,一些微乎其微的事都可能對寶寶造成心理上的陰影。所以,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入手,來關注寶寶們的心理健康。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幼兒們的心理健康,其實,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社會適應能力並不難,難的是父母是否具備和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是否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為寶寶創設出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環境。

關注寶寶的心理成長

刺激性語言對寶寶產生負麵影響。據我所知,有很多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寶寶時,尤其在寶寶們很調皮的時候,對待他們非常的嚴厲,甚至會當著寶寶的麵使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比如:“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回事,不是給你說過了,不要這樣的嘛,怎麼還這樣”“你怎麼不動動你的腦子”“不準你再這樣調皮了”等等。

或許父母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想通過語言來刺激一下自己的寶寶,父母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生活當中的這些強硬的話語,命令式的語言,也不是隻出現了一次,而是有可能是出現在每一天裏。如此長時間的刺激,幼兒們怎麼會受得了,怎麼會不感到壓力和鬱悶。因此,多半情況下,寶寶們對父母的表現是敬而遠之。

當然,如果是在幼兒園這樣一個集體的大環境中,父母對幼兒當眾批評,後果是將會嚴重傷害寶寶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寶寶可能在今後的人生當中,都難以原諒自己的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因而在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父母必須要引進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運用新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寶寶,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

濫用對寶寶的表揚。有一些父母認為,對寶寶的賞識不就是,對他們多說幾句好聽的話嗎?其實不然,賞識的語言應當在適當的時間和情境下進行提出,而不是濫用或是亂用,如果是不合時宜的亂用或是濫用,久而久之,寶寶們便會對父母的讚揚不屑一顧。再者他們的心裏也會失去原本的具有成長和進步的動力。賞識是對寶寶們心理上的激勵,若寶寶的心理始終處於對讚賞飽和的狀態,水滿則溢。那麼,再多的讚賞都會失去它應有的意義。因此,要讓父母對幼兒充滿賞識的激勵性言語發揮作用,就要讓父母的賞識成為甘露,慢慢滋潤寶寶的心田。

父母身邊的教育

對於寶寶而言,最好的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在寶寶身邊所進行的教育,所以,父母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和內涵才是最重要的。首先,父母應當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覺得自己的寶寶與其他的寶寶有什麼不一樣,也不要對自己的寶寶有急於求成的心態,寶寶雖小,但是,大人們有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和舉止表現,從事實上來講,也都不會逃過寶寶們的法眼的。因為寶寶們對於大人的情緒反應,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大人們有這樣的想法,那麼,在很迅速的時間內,寶寶就會接受到這種對他不利的信號。

其次,沒有哪一個寶寶就是笨的,聰明的寶寶都是被鼓勵出來的,所以,父母要多鼓勵寶寶,在很多時候,寶寶們隻有在得到他人肯定和鼓勵時,才會繼續和更加努力地表現他自己的優點長處,也才會在他的某一長處或優點處進一步深入發展,進而變得更加優秀,甚至成為了他一生都要追求的目標。

由於寶寶由於經常受到父母們適當和適宜的肯定和鼓勵,他們總是沉浸在一種父母給予的愛和自由中,因此,這類寶寶不僅在心理上比其他的同類寶寶健康,而且在長大以後,也更加容易成為社會棟梁。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的教育是如影隨形的根深蒂固的一種教育,對於寶寶們心理健康與將來是否成才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在生活中,父母比較容易產生比較的心理,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家裏的寶寶不論在哪一方麵,都不如其他家庭裏的寶寶。這樣勢必就會對自己家寶寶,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厭惡和不喜歡的感覺,進而促使父母在語言上刺激寶寶。在很多方麵,都對寶寶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長此以往,如果父母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教育思維模式,寶寶將會一味地受到來自於父母的這種異樣的眼神和舉動,長此下去,寶寶當然就沒有了會幫助他積極進步的心態,他也將會處處覺得敵人一等。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想要培養出健康且全麵發展優秀的寶寶,那麼,你就一定要在心理上引起足夠的重視,麵對凡事自己不要太敏感,不要總是有一種不正確的比較心理,要順其自然,放開心思,來正確引導你的寶寶,寶寶自然也會感覺到你變了,那麼,在不久的時間內,你將會發現他也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