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分解寶寶產生的恐懼感(1 / 2)

對學齡前的寶寶來說感覺到害怕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恐懼心理本身就是人類的天性,它有助於人們應付新情況和避免危險。有些3~4歲的寶寶會害怕非常具體的東西,如蟲子、小狗或黑暗等。還有一些寶寶則害怕新環境或是害怕見生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某些事物有恐懼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寶寶的想象力很豐富,可能會對虛構的東西,如死亡、疼痛和災難等感到非常擔心。寶寶們由於幼小,所以,普遍都害怕受傷,他會想將身上哪怕是很小的傷口都蓋住。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和對所處環境的熟悉,他的安全感會逐漸增強起來,他對大部分事物的恐懼感也都會漸漸消失。

關於恐懼的心理感覺,我又想起了許多,每個人在每個成長階段肯定都會有一些特定的害怕情況,比如我在很小的時候,不喜歡別人用手來摸我的臉,或是一把將我給抱住,我清楚地記得4~5歲時,母親抱著我走在街上,遠遠地見到我很不喜歡見的一個叔叔向我們走來,因為他總是喜歡用他的手來捏我的臉,讓我感到很討厭,我催著母親快離開,可是母親卻要留下來與這個叔叔打招呼,著急的我甚至還一直用力地拍打著母親的臉,要求快走。這個片斷我一直都有很清晰的記憶,也因此我一直告誡自己和一些父母們,如果在一個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他不喜歡和生人接觸,他一旦出現焦慮的情況,父母要立即向他人解釋一下,然後將寶寶抱開,讓寶寶脫離這種感覺。

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

1.與寶寶生活經驗貧乏、知識欠缺有關。臨近晚上,由於寶寶們的知識經驗有限,既不清楚黑暗中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也不清楚身邊的親人去世是意味著什麼。於是,就按照他自己的想像和理解來解釋所謂的黑暗和死亡,由此產生了更多的害怕與恐懼。

2.寶寶自身的某些經曆會導致他們的恐懼心理。如果寶寶在年幼時,受到過很強烈的刺激,那麼,在以後碰到類似的強烈刺激的事物時,哪怕碰到的刺激會非常的輕微,也會引起他做出較為強烈的反應。比如一個寶寶曾經被一隻黑狗咬過,那麼,他下次看到黑狗時,便會感到非常的害怕,而且寶寶還有可能會由怕黑狗再到怕上所有的狗,繼而怕所上所有的四足動物,這是由於人的心理泛化而造成的。

3.寶寶容易受他人恐懼情緒的感染。寶寶在看到或是聽到他人處於恐懼心理狀態的情況時,即使自身處境並沒有任何引起恐懼心理的因素,他也會感到非常的坐立不安。比如寶寶看到其他人見到蛇以後的恐懼反應,他見到蛇以後也會大叫大喊。寶寶在聽了鬼怪故事以後,看到了帶有恐怖色彩的圖書和影視片時,由於無知以及大人們的消極暗示,他的內心裏也會產生恐懼感。

4.寶寶恐懼心理的形成與父母的教育不當也有著直接的關係。例如:寶寶的玩興正濃時,不肯睡覺。父母為了讓寶寶趕快入睡,所以就嚇唬說:“再不睡,妖怪就要來抓你了。”

5.當寶寶熟悉的環境要發生變化時。寶寶對自己所熟悉的情境,會有一定的應對方式和方法,但是,當他去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本來已經掌握了的對付方法就會“失效”,使寶寶感到焦慮和不安,從而產生恐懼的心理。所以要正確對待寶寶的恐懼心理,恐懼害怕是人類為了躲避傷害,而表現出的自我防禦反應,它不是一種可怕的不良行為習慣,相反有它積極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