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分解寶寶產生的恐懼感(2 / 2)

因此,當寶寶表現出膽小畏懼時,父母不必感到過於擔心。因為在許多時候,恐懼並不影響寶寶的生活行為與社會活動。但如果寶寶的恐懼心理過度強烈,影響到了他正常的發展,就需要進行必要的幹涉了。另外,建立一種和諧安全的家庭心理氣氛,對克服寶寶恐懼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寶寶恐懼心理來自他們對外界的一種不安全感,所以,要想讓寶寶感覺到安全,父母就要多給寶寶們一些關心和愛,堅持做下去,寶寶們自然就會減輕他們害怕的心理情緒。

覺得害怕時該怎麼辦

當寶寶覺得害怕時,父母首先要承認他的恐懼感。當寶寶告訴你他害怕的東西時,比如鄰居家的獅子狗,或是床底下的妖怪時,你盡量要做到不能笑,要讓寶寶們清楚你理解他們那種害怕某個東西的感覺。如果父母表現得讓他放心和安慰,他就會明白感到害怕並沒有什麼,但是最好是去戰勝它。要讓寶寶說出他的恐懼或他害怕的東西,並客觀地處理寶寶的心理恐懼感。我認為,如果父母忽視了寶寶的心理恐懼感,那麼,他的恐懼感就無法消除了。

如果是過去的經曆讓寶寶感覺到害怕,比方說在他的屁股上或是胳膊上打疫苗,那麼,父母請不要對他撒謊,或是用甜言蜜語來哄他。但是,也不能將壞的一麵說得太詳細。要溫柔地給寶寶說,雖然打針可能開始會紮一下有點疼,但是,之後就不疼了,並且很快就會過去了。然後,再提出打完針以後,帶他去做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重要的是,在寶寶經曆疼痛的過程中要時刻陪著他,向寶寶表明你永遠支持他打針,並且不會拋棄他。

父母還可以在安全範圍內,幫助有4歲的寶寶了解一些嚇人的事情。比如通過圖書和錄像或實際的演示,當然父母要在場,將可能會讓寶寶害怕的事情展示給他看。這種有限的了解,可以讓寶寶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自如去應對那種恐懼感。當然,要避免給寶寶用電視或是圖書展示出的任何恐怖的血淋淋的,或是其他不適合他這個年齡段看的東西。比方說,如果寶寶因為怕從車上掉下來磕破膝蓋,而不敢騎自行車,你就可以讓他讀一讀一個寶寶成功地學會了騎車,而並沒有受傷的故事,可能會對他有用。

同樣地,如果他從電視上看到了,有一個小男孩和一些有趣而和善的妖怪成了好朋友,那麼,也許他就能克服掉他對床底下妖怪的恐懼感了。如果寶寶害怕動物,帶他到能喂動物和摸動物的兒童動物園去一趟,也許會有很大的意外收獲和幫助。另外,通過和同齡寶寶一起玩,他們也可能學會如何減輕自己的焦慮。如果寶寶覺得他有一定的控製能力,並且旁邊有一些小夥伴們,那麼,打扮成吵吵鬧鬧的妖怪,或是玩鬼屋遊戲便會很有趣,就不會讓他再感到害怕了。

斯波克博士箴言:

在日程生活中,有很多寶寶都害怕醫生,因為一見到醫生,就知道醫生要對自己“下手”進行打針,就會聯想到疼痛的感覺,因此,就會感到非常的害怕和恐懼。再加上醫生的形象又非常的具有代表性,嚴肅的神情和身穿白色的長衣,使得寶寶還沒有被打針之前就已經開始醞釀了這種恐懼的心理。因此,針對寶寶們的這種普遍的心理恐懼,父母可以和寶寶一起玩在醫生的診室裏看病的遊戲,這將會對害怕醫生的寶寶們非常有用。當然,最好是能準備是有一套有關醫生用品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