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導少先隊員努力在學校生活中體驗,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是隊員學習知識的主陣地,但是僅僅學習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注重培養隊員各方麵的能力。可以通過組織隊員走訪各行各業的創新人才,了解他們創新的事跡,幫助隊員體驗創新的價值和意義,樹立創新誌向,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創新勇氣,掌握創新技能。也可以通過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小考察、小論文等活動,通過創辦“少年科學院”、“紅領巾創造學校”,讓他們接觸現代科技,學習和運用電腦、網絡等技術,了解科技進步的成果,體驗科學技術的巨大力量,在體驗中培養崇尚科學、反對迷信,追求真知、勇於探索的精神,增強對信息的收集和運用的能力。在引導隊員體驗學習生活時,一定要發揮隊員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好學上進的積極性。
(3)引導少先隊員在社會生活中體驗,以加快他們的社會化進程。社會對隊員們來說比較生疏,所以帶領他們到社會生活中去體驗更為重要。要發揮少先隊的組織作用,在老師的帶領下,組織隊員開展“當一天小交警”、“清潔隊跟班一日”、“我是小記者”等活動,引領他們走進社會,接觸三百六十行的勞動者,了解各行各業的勞動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價值,體驗社會職業的作用及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在社會體驗中還可以讓隊員們了解社會規範,增強法紀觀念,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可以讓隊員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崇高情感。
(4)引導少先隊員到大自然中去體驗,培養健全美好的心靈。大自然孕育了人類,人類離不開大自然。可以通過開展遠足活動,讓隊員體驗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更加自覺地推廣實用科學技術,培養隊員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還可以幫助隊員們建立“手拉手地球村”,組織他們開展學校周圍的植樹活動、環境綜合整治維護活動。
心理輔導應遵循的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最新定義:“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進一步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隊員的心理健康與否,對隊員身體健康、身體發育和學習影響極大。因此,作為負責少先隊工作的團幹部,首先應確立素質教育思想,改變以考試分數來衡量隊員的片麵標準,把發展和培養隊員健全人格和個性特點,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作為輔導隊員的指導原則,從而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輔導工作。
對隊員進行心理輔導時,應與隊員彼此心靈相融,產生思想上的“共振”。要放下自己的主觀臆斷,設身處地從隊員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尤其要幫助隊員自我表達、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心理輔導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它不是一般的安慰和同情、忠告和建議以及簡單的命令限製和批評指責,而是一門教育藝術、一門科學。
學生作為學校教學活動中的“唯一主體”,在人格上與團幹部是完全平等的。因此,對隊員的人格尊重,本身就是對隊員無言的心理輔導。在心理輔導中應做好以下幾點:接納,給隊員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關心,使隊員重新感到自身的價值,產生積極改變的動力;專注,輔導員要專心聆聽隊員的心聲;平等,杜絕“我教你聽”、居高臨下的方式;信任,相信每一位隊員都有其獨特的價值,相信他們的可塑性。
對隊員的心理輔導,不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團幹部一次成功的心理輔導,甚至可以改變一個隊員一生的命運,因此輔導時對接受心理輔導的隊員應以誠相待,隻有這樣才能獲得受輔導者的信任,使他們願意表露自己內心的一切,從而能對症下藥,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