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南宋孝宗時期軍事訓練的加強(3 / 3)

地方主管軍訓將領或官員要對轄區內軍訓開展定期檢查,軍訓情況經常上報樞密院,樞密院檢查後,每年底在臨安進行抽查,甄別上報情況是否屬實,賞罰有當,“宜戒飭帥、憲司並措置提督官常切督責,仍每月取責逐處教閱人數、個人事藝、元來鬥力有無升進、退墮並當職官職次、姓名,保明詣實,繳申樞密院,置籍,候歲終抽摘,赴行在按拍。”

三、水軍訓練的勃興

完顏亮南侵之後,意識到海防重要性的南宋政府才加速水軍建設,據王曾瑜先生考證,宋孝宗時期先後設置的水軍部隊有二十餘支,大部部署在從武昌至常熟的江防要地和從嘉興府杭州灣之澉浦到欽州的海防要地,配置重點為長江下遊至兩浙沿海路,以保衛都城臨安為主要任務,而沿海負責稽查走私的水軍也兼有作戰任務,在國防緊張之時經常被抽調應戰。

這一時期加強沿海和內地水軍建設與訓練的舉措根本上為宋孝宗積極備戰、力圖北伐的戰略服務的。許多臣屬也上奏建議加強水軍建設和訓練,“而水陸之技,各盡其長,備禦之方,始得其要矣。”

其中號稱南宋最大規模水軍的許浦水軍,宋孝宗年間袁說友奉命檢閱此支水軍訓練:“出入如風馳,進退如電掣。”訓練情況看來非常精細。

乾道六年(1170)陸遊入蜀途經鄂州,見到鄂州水軍訓練:“二十五日觀大軍教習水戰。大艦七百艘,皆長二三十丈。上設城壁樓櫓,旗幟精明,金鼓鞺鞳,破巨浪往來捷如飛翔,觀者數萬人,實天下之壯觀也。”這是南宋比較強大的兩支水軍部隊,訓練情況比較理想。

四、軍訓的影響及不足

宋孝宗如此重視軍訓令金世宗也頗為忌憚,大定二十六年(宋朝淳熙十三年,1186),金世宗對輔臣說:“朕聞宋軍自來教習不輟,今我軍專務遊惰,卿等勿謂天下既安而無豫防之心,一旦有警,軍不可用,顧不敗事耶。其令以時訓練。”

但武將素質始終是困擾軍事訓練重要難題,淳熙七年(1180),朱熹上書宋孝宗,指出:“今將帥之選,率皆膏梁騃子、廝役凡流,徒以趨走應對為能,苞苴結托為事”,完全不具備領軍資格,並且多為向高官行賄得到職位,“以故到軍之日,惟務裒斂刻剝,經營賈販,百種搜羅,以償債負。債負既足,則又別生希望,愈肆誅求。”隻關心升官發財,對軍事訓練漠不關心,“至於招收簡閱、訓習撫摩,凡軍中之急務,往往皆不暇及。”盡管士兵尚算努力,但是管軍者盡屬無能之輩,嚴重影響訓練正常開展。

許多將領置朝廷法令於不顧,根本就不重視軍事訓練,淳熙十五年(1188)王卿月在瀘州看到的已經是“時忘戰日久,士卒驕惰”。

此時期軍事訓練的強度可能令許多士兵難以承受,寧願做廂軍逃避訓練:

按禁軍著令,惟郡守兵官得破不堪披帯之人充當直外,其餘百役專用廂軍。向來一概混役,禁卒各有事務,未嚐講武。自陛下修明軍政以來,此等或憚肄習之勤勞,或戀司局之優厚,率作緣故,降就廂軍。春秋二揀,百計不赴。其尤黠者,則徑降剩員,終身不揀。是以禁軍尚有怯弱,廂軍反多強壯。

整體來說,宋孝宗時期加強軍事訓練的措施,對南宋軍事訓練發展產生了非常良好的效果。隨著宋孝宗時代的結束,軍事訓練也慢慢有所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