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1 / 2)

劉之倫和盧象升、方正化的襲擊計劃獲得成功,由於有“紅旗軍”一部忽然殺出,結果還好於預期。

清軍後隊徹底栽了,丟了一半人馬外加七成以上的旗丁和包衣奴才,大車和大牲口丟得幹幹淨淨。

“紅旗軍”攻擊迅猛,清軍發現腹背受敵前有阻截無心戀戰,趙坤、顧準等等在傷亡很的情況下得了不少斬獲和大量繳獲。

唐王的兩千人也沒有兩手空空,得到了三百級斬獲,其中有韃子兵一百餘,建奴二十幾,繳獲了戰馬二百餘匹。

明軍得到了大量糧食物資、幾千副皮甲、鐵甲和超過八十萬兩白銀的繳獲一個個顯得無比亢奮。

激動不已的劉之倫當場就寫了捷報派遣功夫太監方竟勇帶上幾人急馳京師報捷,他知道皇帝無比牽掛他們這路人馬,想著第一時間讓皇帝分享到大勝清軍的喜悅。

方正化還拿來繳獲到的兩麵清軍甲喇額真大旗交給方竟勇,囑咐他一路高喊大捷,盡可能讓更多軍民得知明軍取得“黃河大捷”。

捷報傳達京師後,崇禎果然龍顏大悅,他甚至於比得知“紅旗軍”在寧武關下打敗了奴酋的主力人馬還要高興。

大明需要強軍,但是敢戰之兵都集中在征虜大將軍麾下使得崇禎寢食難安。

現在經過實戰證明方正化、劉之倫的兵也具備強軍風範,以後得重點扶持。

盧象升的雄軍雖然能戰,但是此人跟唐王不清不楚,不能大用!

崇禎已經在琢磨著收回盧象升的兵權,明升暗降把他遠遠地丟去南方做個不領兵的從二品承宣布政使。

劉之綸的奏疏陳述了臨陣起義的祖寬、祖克勇、徐昌勇在此次“黃河大捷”中起到的作用,為他們請功。

崇禎皇帝高調表態,投降建奴的前大明文官武將隻要選擇回歸大明既往不咎,他不但沒有追究祖寬等等的罪責,還給了總兵官、副將待遇給了不少賞賜。

雖然吳三桂身受重傷從今往後不可能再為軍隊效力,但是掌握公平原則賞罰分明是“紅旗軍”的根基。

“紅旗軍”鎮撫官經過現場考證和尋找當事人求證,認定吳三桂陣斬瓦克達,理當獲得“朔州大捷”的首功。

捷報送達京師後,“朔州大捷”的功臣得以加官進爵,吳三桂被崇禎給予太子太保、蔭一子錦衣衛千戶的榮勳。

隻不過不知道重傷失去了一條腿有可能高位截癱的吳三桂還能不能生出兒子?

但是吳襄很高興,吳三桂雖然勇武但是庶出,長子吳三鳳和三子吳三輔才是嫡出。

他已經得到消息,失去聯係的長子原本是被羈押在昭獄,如今已經被皇帝下旨釋放,不日就會來山西看望二弟。

皇帝給了吳三桂世蔭不可能浪費,即便吳三桂將來沒有子女,可以過繼大哥或者三弟的兒子,一樣是吳家的榮勳。

吳三桂的人馬折損了一半,還有五百多負傷,估摸著一半人將要致殘,還具備戰鬥力能夠上陣的隻有八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