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山發現前方阻截的明軍不是打著“紅旗軍”旗號冷笑連連,他怪笑道:
“看來明軍被‘紅旗軍’接連戰勝我大清軍養肥了膽子啊!居然也膽敢在野外攔截我們這路擁有幾萬的人馬。”
多積禮道:“來得好,本官正愁戰馬太少以至於都沒有了備用,這一戰少能夠繳獲兩三千匹。”他對身邊的親兵道:“傳令結陣,全軍保持馬速注意不要滑到。”
阿山道:“多積禮大人,堵截的明軍將領有些門道,他們展開的人馬正好攔住了我軍上岸的必經之路,如果不能從這裏離開河麵,就必須繼續向前三十餘裏才會有一段河堤坡度能夠滿足。”
多積禮滿不在乎道:“明軍認為我軍歸心似箭勢必不願意戀戰來尋便宜,如果不狠狠地給予他們教訓,我們即便放棄從這裏上岸,再往前走三十裏,結果還是要麵對這些明軍。”
阿山道:“我軍豈是隨便什麼人都敢捋虎須?本官就不信了,明國有了黃漢難道所有的軍隊都脫胎換骨了?這一戰本官就要把他們打回原形!”
話間清軍一萬餘騎已經結陣完畢,多積禮揮舞虎槍大聲喝道:“兒郎們衝啊,殺光前麵的明軍奪馬!”
阿山吼道:“兄弟們狠狠地殺,把明軍殺得膽寒,免得他們總是陰魂不散窺視我大清軍。”
清軍陣列頓時爆發出一陣陣呐喊,絕大多數騎兵都在打馬加速,祖大弼、祖大成見前麵阻截的明軍不是宿敵“紅旗軍”放心大膽率領幾千麾下往前衝。
這時祖寬、祖克勇、徐昌勇三人根本沒有加速,他們直領的兩千多人漸漸地落在了後麵。
見清軍騎兵衝陣,明軍陣列頓時銃炮齊鳴、抬槍中三兩重的鉛彈也激射脫膛,幾十上百箱百虎齊奔、一窩蜂全部噴射而出,霎時間清軍有幾百騎栽了。
可惜抬槍和百虎齊奔等等火器隻能幹一輪,抬槍是因為槍管太長裝填速度慢,百虎齊奔等等都是一次性使用。
就在車載抬槍忙著裝填之時,劉之綸中軍大纛旗揮舞,壓陣的左右翼騎兵在虎大威、周遇吉、黃得功、劉全、孫應元、劉合、李重鎮等等將領率領下開始跟清軍對衝,步兵也結陣跑著挺進。
明軍陣列中軍的文官武將沒有穩坐釣魚台,因為另類文官盧象升此時頂盔摜甲手中揮舞二十幾斤的大砍刀親自率領家丁隊衝鋒。
三十六歲正是男子漢的大好年華,賦異稟的盧象升力大無窮,此時熱血澎湃滿是為國殺敵的豪情。
與眾不同的太監方正化怪笑著打馬狂奔,身邊三個武術家太監方竟功、方竟忠、方竟勇緊追慢趕。
兵部尚書劉之倫不會騎戰,他此時擼起袖子奮力擂鼓為大軍壯聲威。
文官、太監都如此這般剛猛,渴望建功的周遇吉、黃得功、虎大威、李重鎮等等將領更加不惜命,都身先士卒往上衝。
官老爺不惜命,都在親自衝鋒,英雄氣感染了所有的明軍基層兵丁,用士氣如虹來形容都不太準確。
盧象升的中氣很足,高亢的呐喊聲傳出老遠:“好漢們!為國盡忠正是此時,隨著本督殺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