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陳奇瑜下獄,洪承疇不僅僅要總督三邊,又要兼轄五省,憑他如何竭力,也是顧此失彼。
山陝、河南旱災、蝗災不斷,赤地千裏遍地哀鴻,崇禎雖然多次下詔發糧賑災,奈何杯水車薪救不活千百萬饑民。
再加上各級官吏和宦官依舊敢貪墨救命糧,太多饑民鋌而走險,跟著流賊殺人放火打家劫舍者多不勝數。
闖王高迎祥和闖將李自成、老回回馬守應等等再次殺回陝西,橫豎死路一條的秦地青壯年多達二十餘萬加入他們的大軍。
他們如同蝗蟲般蹂躪鞏昌、平涼、臨洮、鳳翔諸府,導致三秦大地慘無日。
賊兵勢大,諸將不敢應戰,殺人如麻被流寇稱作“洪剃頭”的洪承疇一籌莫展,隻得命令山西、河南、四川、湖廣各路兵馬分道入陝。
發現官軍往陝西而來,又要形成包圍圈,學乖了的高迎祥、李自成等等賊骨頭又利用黃河險冰凍的便利殺奔河南。
出工不出力的左良玉龜縮在新安、澠池,保存實力,任憑十幾萬流寇通過防區,使得洪承疇四麵圍困的布置化為泡影。
曆史車輪進入崇禎八年,大明的開局就不太好。
流賊高迎祥、劉國能、張獻忠、羅汝才、馬守應等部由陝東出終南山,進入河南,連克陳州,靈寶、汜水等地,把燒殺搶掠幹得風生水起。
正月初六,流寇人馬十幾萬攻陷滎陽聲勢浩大,組織相對王嘉胤時代嚴密許多。
賊首高迎祥、張獻忠、老回回、羅汝才、革裏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橫王、混十萬、過星、九條龍、順王等十三家七十二營大會於滎陽,共議如何更加有效地進行燒殺搶掠。
闖將李自成脫穎而出,在滎陽大會上公開提出“分兵定所向”之策,這其實就是給各家劃地盤,進行分工合作,免得造成可供搶劫的資源浪費。
以革裏眼、左金王等等為首的賊兵攻擊四川、湖廣的大明官軍。
橫王、混十萬、射塌、改世王等等率領手下流寇對付陝西明軍,羅汝才、過星等等負責來自於黃河上遊的明軍。
李自成自己跟隨高迎祥夥同八大王張獻忠、掃地王曹威、扒地虎、括飛等等預備一直往東攻擊,爭取多打下一些流寇從來沒有染指的地方。
老回回、九條龍幾個反骨仔的人馬負責往來策應,發現哪一路同夥吃不消官軍攻擊予以增援。
活躍在河南、山西接壤的太行山中的“插翅虎”由於伏擊建奴人馬斬獲二三百名聲大噪,如今也是七十二營之中的一營。
曆史上沒這號人物,靳明虎的人馬是黃漢刻意培植的一股山賊武裝。
為何在滎陽開大會的流寇多出這個“插翅虎”營還是七十二營?估摸著事實上根本就未必真有七十二營,文人故弄玄虛杜撰出一個數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