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1 / 2)

見到了東平侯,已經是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的曹化淳欲言又止,最後還是王承恩不想打啞謎告訴黃漢錦州不穩的消息。

黃漢見二位內相是真心實意來討教,沒有多什麼,但是讓他們大可放心,即便反了遼鎮祖家軍,寧遠、山海關人馬也足以堅守住關寧防線。

隻不過朝廷必須厚待堅守遼西的將士們,不能讓幾大萬將士們缺糧少餉,也千萬不能抽調兵力跟建奴相比處於絕對劣勢的“新關寧軍”。

建議朝廷加大薊鎮防區的建設力度,特別要注意大安口、龍井關、古北口等等薊鎮長城關隘,避免重蹈覆轍。

北方守住外長城防線,西邊守住內長城,南邊以黃河為界派遣重兵嚴防死守,使得京畿之地不會再次被建奴蹂躪,更加杜絕流寇燒殺搶掠。

隻要能夠確保京畿重地順府、永平府、保定府、廣平府、大名府、河間府長治久安,大明的根本就不會被動搖。

黃河真沒有藏私,出的話都是真知灼見,建議皇帝萬萬不要拆東牆補西牆,嚴防死守京畿之地,使得這個人口密集區不被兵災禍及而誕生出幾百萬流民是底線。

這其實是在做不到全殲流寇的情況下采取幹脆讓河南、陝西、山西那些已經被打爛的地方做戰場,不惜讓那裏千裏無雞鳴也要確保京畿之地的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兩個內相完全聽明白了,又討教了許多如何安民的方法後才施禮道謝後回了紫禁城。

當晚上,曹化淳和王承恩就把東平侯的見解回稟子,崇禎提防、猜忌黃漢是因為黃漢能力超群,黃漢的建議他聽得很認真。

黃漢斷言即便祖大壽獻錦州投敵,黃沂州、楊大郎、楊大年率領的以薊鎮、山海關、寧遠三位總兵節製的人馬形成的六七萬“新關寧軍”足以應對來自於建奴的攻擊,固守寧遠防線毫無懸念。

這個結論使得連續幾個晚上失眠的皇帝放心了,當晚睡了一個踏實覺。

第二早朝,皇帝就直接下旨派遣黃得功帶領京營人馬四千駐守衛輝府一線,派遣周遇吉率領四千人馬協守古北口一帶三百裏長城,派遣孫應元協防內三關也給了四千京營人馬。

賜予方正化尚方寶劍,賦予這個監軍大太監更大權力,他不僅僅提督京營還負責監督整個京畿之地的駐軍,發現作奸犯科的將佐可以先斬後奏。

方正化得到子重用當然盡心盡力,他立刻帶領幾個心腹太監和一個千總京營騎兵開始巡視內長城和薊鎮關隘。

守好京畿之地就是穩住大明根本是東平侯在禍亂不已的情況下提出的新構想,京師所有的文官武將都高調表示支持。

人不為己誅地滅,不少京官的家都在京畿之地生活,在管不了其他人安全的情況下,能夠保證自己和家人安全無虞再好不過,支持率自然百分百。

崇禎還有密旨下達給洪承疇,意圖當然是防範於未然,盡可能削弱祖大弼、祖大成等等率領的幾千遼鎮人馬。

崇禎七年底的洪承疇有可能是大明最有權的封疆大吏,也是最累的官員,他還應該是責任最重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