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1 / 2)

最後念舊情的孔有德和李九成一幹叛將打開城門釋放了孫元化以及登萊官員宋光蘭、王徵、張燾等等。

三月底孫元化等人被押解進京後投入鎮撫司昭獄問罪。

其實按照孫元化的過失和山東造成的損失、死亡的人數,殺孫元化一百次都是罪有應得。

可是大明該死的官員何其多也,也不差孫元化一個,崇禎皇帝連殺人如麻挖了老朱家祖墳的張獻忠都能夠招安,為什麼不能給徐光啟老臉饒了孫元化的命?

曆史上的記載強調孫元化是死於迫害、是黨爭的犧牲品,這純粹是屁話,單單由於登萊叛亂導致建奴得到了許多紅夷大炮、西夷教官和幾百經過葡萄牙人訓練的炮手就足以殺孫元化的頭。

再看看東林黨認為的幾個迫害孫元化的主要政敵餘應桂、李夢辰、路振飛,他們經過曆史驗證哪一個不是鐵骨錚錚一直跟流寇、建奴戰鬥到死?

恰恰相反,大多數東林黨員先降流寇再降建奴,然後用他們的筆歪曲曆史事實,可惜難以自圓其!

現在的曆史如故,孫元化被關進昭獄吃了不少苦,徐光啟和周延儒多次請求皇帝留孫元化一命無果,眼看著孫元化就要被明正典刑。

孫元化的幾個兒子都已經成年,他們走投無路,隻能求告徐光啟救父親,孫元化能夠走上封疆大吏的高位其實跟徐光啟不無關係。

他乃是徐光啟的同鄉、東林黨的同誌外加基督教教友,還是師徒關係,因此他這個啟年的舉人居然跑贏了超過九成名列三甲的進士當上了登萊巡撫成為了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

總而言之科學家不適合做官,徐光啟做學問很行,做官其實很不行,如果他不抬舉不具備政治才能的孫元化,也就有可能避免登萊叛亂,也就不會送了愛徒的性命。

所以用人不當乃是害人不淺!前有崇禎重用袁崇煥害人害己,後有徐光啟抬舉愛徒導致白送了一支火炮軍隊給了建奴。

徐光啟聯絡首輔周延儒,聯絡東林黨求情給皇帝施加壓力都無果而終。

眼看著孫元化就要挨刀,他此時想到了關門弟子黃漢,派出心腹家人徐來福陪著孫家兩位公子來撫寧衛請黃漢拿個主意。

黃漢一回家就見到了急不可耐的孫和鼎、孫和鬥,這二人其實年紀都比黃漢大,老大孫和鼎大了黃漢足十歲。

但是黃漢不僅僅官位高,輩分也高,為了拉近距離,二人跪下磕頭,口中稱呼黃漢師叔。

孫元化一定是要救的,不僅僅因為他是不可多得的火炮專家,還因為他是徐光啟的弟子,自己的師兄。

在封建王朝有個特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孫元化跟自己有師兄弟關係,他被皇帝宰了那是赤裸裸打了黃漢的臉。

混朝廷沒有了麵子就會少了權威,豈不是會被別人肆意欺負?

黃漢立刻寫了一封信命令孫家老二立刻疾馳京師交給北鎮撫司同知李若璉,黃漢沒有為難李若璉,隻要他保證接信後沒有人能夠對孫元化用刑,給孫元化吃飽穿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