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書信沒有封口,孫和鼎、孫和鬥看過後差一點哭出聲。
他們也嚐試走北鎮撫司的門路,誰知銀子花了不少,根本沒有一絲用處。
見師叔一出手就用吩咐的語氣讓紅極一時的錦衣衛同知李若璉關照父親,當然激動不已。
拿到這樣的書信已經不虛此行,年紀在二十六七歲的孫和鬥連夜疾馳趕往京師。
黃漢又寫了一封密折走六百裏加急送往京城,內容是他有了大破建奴的妙計,由於事關機密,因此請求麵聖詳談。
要救孫元化怎麼著也得去京師活動啊!自己乃是駐防金州前線的薊鎮總兵官,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跑去京師,總要誘惑崇禎下達聖旨召見自己才行。
要得到崇禎的破格接見就必須有忽悠得這位年輕皇帝找不到北的由頭,“大破建奴”這四個字足以。
不能專門為了救孫元化去京師,因為這樣做適得其反,屬於強驢級別的崇禎保不準會直接殺了孫元化。
黃漢趕去京師獻計,最後順便給崇禎提一句廢物可利用。
闡明寧遠布防的紅夷大炮最初都是孫元化的設計,現在時過境遷許多大炮需要保養維修,能不能請皇帝晚一年殺孫元化,讓孫元化去寧遠服役一年,利用這一年時間重新配置寧遠的紅夷大炮。
崇禎有性格缺陷,你好好的跟他協商不定根本達不到目的,但是騙他基本上是一騙一個準,曆史上張獻忠、李自成、左良玉、祖大壽、洪承疇、吳三桂等等,哪個沒騙得崇禎團團轉?
利用聖旨到來的時間差,黃漢安排了許多大事,首先當然是把借貸的銀子還清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地主老財有老高家作保才肯借貸銀子給黃漢,主要是擔心武人不講信譽,萬一不還銀子,人家手裏有兵,誰敢找上門理去?
見本金、利息一錢不少還了回來,地主老財一個個如釋重負,有了這一次的合作,相信下一次再要調用他們的銀子應該容易許多。
明末的經濟發展嚴重畸形,一方麵是不超過百分之五的地主老財、達官貴人掌握了大量資金,另一方麵是上千萬老百姓完全活不下去了。
黃漢已經在琢磨著開設原始的銀行,此時在大明叫做錢店,又叫錢鋪、錢莊、兌店、錢肆、錢桌或錢攤。
倭國買回來的二十五萬石糧食到港太及時,幾十艘船直接去了寧遠、金州等等港口卸載。
有了這些糧食,不僅僅送去高台堡、前屯衛、寧遠南的一萬幾千戶、十餘萬山東屯民的口糧有了著落,還能夠運十幾萬石去京師和周邊十幾個衛星城銷售。
京師包括周邊精米的價格已經漲過了二兩銀子的整數關,賣出十幾萬石精米恐怕能夠換回超過三十萬石雜糧。
給衛所軍和屯戶發放本色是五鬥雜糧,精米、白麵隻有正兵才能夠享受。新來的屯戶當然也是給雜糧五鬥一個月,家中人口多需要借貸糧食度日也是借給他們雜糧。